一、鈉、鉀的測定 (一)標本要求 血漿或全血鉀比血清低0.2~0.5mmol/L,是因為血液凝固時(shí)血小板破裂釋放出一部分K+。
因此,報告時(shí)必須注明是血清還是血漿。 測血鉀時(shí),無(wú)論是血清還是血漿標本一定不能溶血,輕微溶血(500mgHb/L)就可引起血鉀升高3%。
維持細胞內外鉀平衡是依靠細胞膜上的Na+-K+ATP酶,如果分析前全血標本被冷藏過(guò),糖酵解被抑制,Na+-K+ATP酶不能維持內外平衡,而造成細胞內鉀外移,使測定結果增高。在25℃存放1.5小時(shí),血清鉀會(huì )增高0.2mmol/L,4℃存放5小時(shí)會(huì )增高2 mmol/L。
相反,也會(huì )因為標本分離前被儲存在37℃,由于糖酵解增強,使血鉀進(jìn)入到細胞內而血鉀降低。如果白細胞數量增加,即便在室溫放置也會(huì )引起血鉀降低。
血鈉測定標本可以在2~4℃或冰凍存放,紅細胞中僅含血漿中的1/10,即便是溶血也不會(huì )造成多大影響。 脂血標本可高速離心分離后用離子選擇電極方法檢測。
(二)測定方法 1.火焰光度法 火焰光度法(FES)是一種發(fā)射光譜分析法,具有精密度高、特異性好以及成本低廉等特點(diǎn),被為血清(漿)鈉、鉀測定的參考方法。 2. 離子選擇電極法 離子選擇電極法(ISE)儀器上裝有含玻璃膜的鈉電極和含液態(tài)離子交換膜(滲有纈氨霉素)的鉀電極。
ISE檢測原理是檢測電極表面電位的改變,比較測定電極與參比電極表面電位變化的差值大小來(lái)估計樣本中含量。 3.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分為兩類(lèi):一類(lèi)是酶法,另一類(lèi)是Na+、K+被結合到一類(lèi)大環(huán)發(fā)色團時(shí)發(fā)生光譜的改變。
(1)酶法:Na+測定的酶法原理是在Na+離子存在下β-半乳糖苷酶水解鄰-硝基酚-β-D-半乳吡喃糖苷(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ONPG),在420nm波長(cháng)可測定產(chǎn)物鄰-硝基酚(發(fā)色團)顏色產(chǎn)生的速率。 K+測定酶法例子是利用色氨酸酶,一定量的K+會(huì )增強酶的活性,用測定該反應酶活性的改變來(lái)判斷K+濃度。
酶法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可以與火焰光度法比較,但膽紅素及溶血有一些影響,脂血標本因影響大而不能測定。 (2)大環(huán)發(fā)色團法 二、氯的測定 臨床常用氯的檢測方法有:汞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庫侖電量分析法及最常用的ISE法。
(一)標本要求 氯測定可用血清、血漿、尿液、汗液等樣本,Cl-在血清、血漿中相當穩定,肉眼可見(jiàn)的溶血不會(huì )造成有意義的干擾,因為紅細胞中Cl-的濃度只是血清或血漿中的一半。 (二)方法學(xué)評價(jià) 1. 汞滴定法 2. 2. 分光光度法 3. 3. 庫侖電量分析法 4. 4. 離子選擇電極法 離子選擇電極法(ISE)法是目前測定Cl-最好的方法,因為Cl-電極總是與Na+、K+電極配套使用,僅需要50μl~100μl血清、血漿或全血就可測出Na+、K+ 、Cl-的含量。
簡(jiǎn)便、快速、準確,是臨床使用最多的方法。
1、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過(guò)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氯化銀沉淀)產(chǎn)生,證明有Cl-。
2、用鉑絲蘸取少量溶液,置于酒精燈上灼燒,火焰呈黃色,可證含有Na+。
3、為了消除干擾,可取原試液加飽和氫氧化鋇至呈明顯堿性,引入試液中的 Ba2+ 應繼以碳酸銨除之,最后用灼燒法除去銨鹽。殘渣用水加熱浸取后,按1:8的滴數加乙酸鈾酰鋅試劑,并用玻璃棒摩擦管壁,如有檸檬黃色結晶形沉淀生成,證明有Na+存在。
4、可以取樣分兩份,向其中的一份中加入AgNO3,有白色沉淀生成;用潔凈鐵絲蘸取另一份溶液,然后在酒精燈上灼燒,火焰呈黃色,證明溶液中含NaCl。
5、取樣品細粉5.0g,置瓷蒸發(fā)皿內,滴加新配制的淀粉混合液(取可溶性淀粉0.25g,加水2ml,攪勻,再加沸水至25ml,隨加隨攪拌,放冷,加0.025mol/L硫酸溶液2ml、亞硝酸鈉試液3滴與水25ml,混勻)適量使晶粉濕潤,置日光燈下觀(guān)察,5分鐘內晶粒不得顯藍色痕跡,則為NaCl。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氯化鈉
苯甲酸鈉的檢驗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1.0g,加水10ml使溶解,溶液應澄清無(wú)色.
氯化物法
取本品0.50g,置30ml瓷坩堝中,加硝酸溶液(1→10)2ml,混勻,于100oC干燥至無(wú)明顯濕跡,加碳酸鈣0.8g,用少量水潤濕,在100oC干燥后,于電爐上低溫炭化,再在600oC馬福爐中灼燒10分鐘,冷卻后,用硝酸溶液20ml溶解殘渣,濾過(guò),濾液置50ml比色管中,用水15ml洗滌瓷坩堝,洗液并入濾液中,加水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碳酸鈣0.8g,加硝酸溶液22.5ml溶解,濾過(guò),濾液置50ml比色管中,加15.0ml標準氯化鈉溶液,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在兩溶液中各加硝酸銀試液0.5ml,搖勻,避光放置5分鐘后比較,供試品溶液的濁度應淺于對照溶液的濁度(0.03%).
硫酸鹽法
取本品0.40g,用水40ml溶解,邊攪拌邊慢慢加入稀鹽酸4ml,靜置5分鐘,濾過(guò).取續濾液20ml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量取標準硫酸鉀溶液2.4ml,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稀鹽酸2ml,加水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在兩溶液中各加氯化鋇溶液5ml,搖勻,供試品溶液的濁度應淺于對照溶液的濁度(0.12%).
鄰苯二甲酸法
取本品0.1g,加水1ml和間苯二酚硫酸溶液[取間苯二酚0.1g溶于稀硫酸(1→10)10ml中]1ml,于120~125oC加熱蒸去水分,繼續加熱90分鐘,放冷,殘渣用水5ml溶解.量取1ml,加入氫氧化鈉溶液(43→500)10ml,搖勻,在紫外光燈(366nm)下檢視.另取鄰苯二甲酸氫鉀61mg,精密稱(chēng)定,置100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和間苯二酚硫酸溶液1ml,同法處理,供試品溶液的熒光強度應弱于對照溶液.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2.5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