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形:天生的形態(tài),天然的形體或指天體的形態(tài)。
死氣:陰暗沉悶的空氣。老君:中國道教對老子的神化稱(chēng)呼,又稱(chēng)"太上老君"。
月虛:忌造成門(mén)、開(kāi)張、開(kāi)店。重日:適合做吉事,不適合做兇事。
復日:魁罡所沖擊的日子。這天忌為兇事,利為吉事。
五虛:屋宅的五種弊病‘一虛;宅門(mén)大內小,二虛;墻院不完,三虛;井灶不虛,四虛;宅地多屋少、庭院廣,五虛。’朱雀:它是代表南方的神獸,代表的顏色是紅色,代表的季節是夏季。
河魁:叢辰名,月中的兇神。據星命術(shù)士的說(shuō)法,陽(yáng)建之月,前三辰為天罡,后三辰為 河魁;陰建之月則相反,這一天諸事宜避。
死神:即死亡之神,居住在冥府。死神常穿一身黑斗篷,手中拿著(zhù)一把巨大的鐮刀。
干支紀日與公歷換算 干支紀日 干支紀日,60日大致合2個(gè)月一個(gè)周期;一個(gè)周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下去。
確定的文獻指出干支紀日始于魯隱公三年夏歷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 因為儒略歷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
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20日,合80年。這就是說(shuō),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儒略歷月日日期會(huì )反復一次循環(huán)。
(公元4年本來(lái)應為閏年,但因為公元前45年開(kāi)始實(shí)施儒略歷后,“每隔3年”加一次閏日被誤為“每3年”加一次閏日,所以羅馬皇帝屋大維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閏以修正錯誤置閏。 ) 因為公歷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
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1940日,合8000年。這就是說(shuō),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公歷月日日期若沒(méi)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會(huì )反復一次循環(huán),但整體而言,假設未來(lái)從不改公歷,每800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公歷月日日期才會(huì )反復一次完整的循環(huán)。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2月18日,合農歷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1992年2月18日,都是是“甲子日”。 干支紀日與公歷的換算 從已知的公歷年份計算干支紀年: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數是地支。
從已知日期計算干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數月i=0,偶數月i=6,C是世紀數減一,y是年份后兩位,M是月份,d是日數。 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lái)算。
[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數是地支。
干支紀日,60 日 大致合2個(gè)月一個(gè)周期;一個(gè)周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下去。確定的文獻指出干支紀日始于 魯 隱公三年夏歷二月己巳日(公元 前720年 2月10日 )。
因為 儒略歷 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 最小公倍數 是29220日,合80年。這就是說(shuō),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儒略歷月日日期會(huì )反復一次循環(huán)。(公元 4年 本來(lái)應為閏年,但因為公元 前45年 開(kāi)始實(shí)施儒略歷后,“每隔3年”加一次閏日被誤為“每3年”加一次閏日,所以羅馬皇帝 屋大維 下令 前5年 、前1年 、4年 停閏以修正錯誤置閏。)
因為 公歷 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1940日,合8000年。這就是說(shuō),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公歷月日日期若沒(méi)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會(huì )反復一次循環(huán),但整體而言,假設未來(lái)從不改公歷,每800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公歷月日日期才會(huì )反復一次完整的循環(huán)。 1912年 ( 中華民國 元年) 2月18日 ,合農歷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 1992年 2月18日 ,都是是“甲子日”。
干支紀日與公歷的換算
從已知的 公歷 年份計算干支紀年: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數是地支。
從已知日期計算干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 C + [ C / 4] + 5 y + [ y / 4] + [3 * ( M + 1) / 5] + d - 3
z = 8 C + [ C / 4] + 5 y + [ y / 4] + [3 *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奇數 月i=0, 偶數 月i=6,C是 世紀 數減一,y是年份后兩位,M是月份,d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lái)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數是地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2.8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