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的形式有很多。但是總結起來(lái),不外乎點(diǎn)、線(xiàn)、面、體四種形式。
點(diǎn)式:獨立基礎
線(xiàn)式:條形基礎
面式:筏形基礎
體式:箱形基礎
比如《11G101-3》P7基礎標注“DJj1,400/300/300”表示“DJj”表示1號階梯形普通獨立基礎,“400/300/300”表示臺階從下到上的尺寸。《11G101-3》P8基礎標注“DJp1,400/300”“DJp1”表示1號坡形普通獨立基礎,“400/300”表示臺階從下到上的尺寸。
擴展資料:
對于大多數設計人員、施工技術(shù)人員、工程造價(jià)人員來(lái)說(shuō),從應用傳統分離式表示的結構施工圖過(guò)渡到應用平法設計的施工圖,對識圖、算量都存在著(zhù)極大的挑戰,而框架剪力墻結構又是混凝土建筑結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平法設計計算來(lái)處理該部分的鋼筋的長(cháng)度、根數、重量并設計出鋼筋圖形等一系列工作是十分繁復的。
以平法制圖規則為基礎,結合具體的鋼筋構造識圖,通過(guò)計算實(shí)例對工程中遇到的各種構造節點(diǎn)的設計及計算規則做了詳細的介紹。本書(shū)內容系統,實(shí)用性強,方便讀者理解掌握,可供設計人員、施工技術(shù)人員、工程造價(jià)人員以及相關(guān)專(zhuān)業(yè)大中專(zhuān)院校師生學(xué)習參考。
參考資料來(lái)源:搜狗百科—11G101圖集精識快算: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
條形基礎 標注
條形基礎的這個(gè)標注是不是有問(wèn)題,缺了很多東西,對么???
答:按圖是條形基礎底板TJBp的集中標注。
集中標注內容為:條形基礎底板編號、截面豎向尺寸、配筋三項必注內容,以及條形基礎底板底面標高(與基礎底面基準標高不同時(shí))、必要的文字注解兩項選注內容。
您的圖告知是:01#條形基礎TJBp,8跨,兩端外伸,的條形基礎坡形截面底板,h1=250,h2=150。(條形基礎底板編號、截面豎向尺寸,完成)。但您這Y一注,使讀圖人沒(méi)了方向!因這Y是基礎梁加腋梁時(shí)的代號和條形基礎TJBp不合拍。 如改成,B:?12@100/8? @200 表示條形基礎底板底部配置HRB335級橫向受力鋼筋,直徑為?12,分布間距100;配置HPB300級構造鋼筋,直徑為?8,分布間距200。(配筋)就完成了這三項必注內容。“兩項選注內容”視條件而定。
JZL一般指的是井字梁或條形基礎梁在這里應該指的是條形基礎地基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jzl3(1B)800*800y:指的是條形基礎梁,兩端懸挑,截面高度,寬度均為800mm,Y指梁加腋,呈倒T形設置
Φ18@200@200(4):指的是箍筋為一級鋼,間距200mm,4支箍(后面的@200是否標注錯誤,在這里我也不知道它的意思)
B11Φ25;T8Φ25:在這里B表示梁底通長(cháng)鋼筋,B是英文底部的開(kāi)頭字母bottom,表示梁底部鋼筋為11根直徑為25的一級鋼筋,T表示梁頂通長(cháng)鋼筋,T是英文頂部的開(kāi)頭字母top,表示梁頂部鋼筋為8根直徑為25的一級鋼筋(是否為二級鋼,三級鋼符號打不出來(lái)?個(gè)人認為不會(huì )全是一級鋼)
YΦ25@170;Φ10@200: Y還是加腋,指的是條形基礎,受力鋼筋是直徑為25的一級鋼間距170mm,分布鋼筋是直徑為10的一級鋼間距200mm.
JZL5(2B)800*1200Y 基礎主梁(編號5),2跨,B代表2端有外伸,尺寸為800*1200mm,Y代表加腋梁。
B11?25;T2?22+6?20 B代表下部通長(cháng)鋼筋,11根直徑25mm;T代表上部鋼筋,2根直徑22mm+6根直徑20mm。在計算墻下條形基礎的寬度時(shí),一般采用公式B=N/(R-D@Y).由于這種計算方法重復二次計算縱橫墻交叉處承栽面積,因此計算的結果帶有負誤差,從而嚴重地影響了計算精度和結構的安全度.以一個(gè)簡(jiǎn)化的基礎平面為例,導出計算誤差較小的建議公式,以改進(jìn)墻下條形基礎寬度的計算方法。
ф10-200(4) 表示箍筋直徑10mm,間距200mm,4肢箍。N6?18;Lф8--400 N代表抗扭鋼筋,6根直徑18mm。
如下圖:ф10-200(4) 表示箍筋直徑10mm,間距200mm,4肢箍。N6?18;Lф8--400 N代表抗扭鋼筋,6根直徑18mm。
擴展資料:條形基礎基礎粱平法識圖(1)基礎梁集中標注示意圖。基礎梁集中標注包括編號、截面尺寸、配筋三項必注內容。
(2)基礎梁編號表示方法。基礎梁集中標注第一項內容是基礎梁編號,由“代號”、“序號”“跨數及是否有外伸”三項組成。
(3)基礎梁截面尺寸標注。基礎梁集中標注的第二項內容是截面尺寸。
基礎梁截面尺寸用b*h表示基礎梁截面的寬度和高度,當為加腋梁時(shí),用 表示,其中 為腋長(cháng), 為腋高。(4)基礎梁配筋標注。
1)基礎梁配筋標注內容。基礎梁集中標注的第三項內容是配筋。
基礎梁的配筋主要標注內容為:箍筋、底部、頂部和側向縱向鋼筋。2)基礎梁箍筋信息。
當設計采用一種箍筋間距時(shí),標注鋼筋級別、直徑、間距與肢數(箍筋肢數為括號內的數字)。當設計采用兩種箍筋時(shí),用“/”分隔不同箍筋,按照從基礎梁兩端向跨中的順序標注。
3)底部、項部及側面縱向鋼筋。以B打頭,標注梁底部貫通縱筋(不應少于梁底部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1/3)。
當跨中所注根數少于箍筋肢數時(shí),需要在跨中增設梁底部架立筋以固定箍筋,采用“+”將貫通縱筋與架立筋相連,架立筋標注在加號后面的括號內。以T打頭,標注梁項部貫通筋。
標注時(shí)用分號“;”將底部與頂部貫通縱筋分隔開(kāi)。當梁底部或頂部貫通筋多余一排時(shí)“/”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kāi)。
以G打頭標注梁兩側面對稱(chēng)布置縱向構造鋼筋的總配筋值(當梁腹板凈高 不小于450mm時(shí),根據需要配置)。(5)基礎梁平面表示法原位標注。
1)梁端部及柱下部區域底部全部縱筋。梁端部及柱下部區域底部全部縱筋是指該位置的所有縱筋,包括底部非貫通筋和已在集中標注中標注的底部貫通筋。
2)基礎截面尺寸變化。條形基礎底板平法識圖(1)條形基礎底板集中標注示意圖。
條形基礎底板集中標注包括編號、截面豎向尺寸、配筋三項必注內容。(2)條形基礎底板集中標注編號表示方法。
條形基礎底板集中標注第一項內容是條形基礎編號,由“代號”、“序號"‘‘跨數及是否有外伸”三項組成。(3)條形基礎底板截面豎向尺寸標注。
條形基礎底板截面豎向尺寸用“ / /。..”自下而上進(jìn)行標注。
(4)條形基礎底板及頂部配筋。1)條形基礎底板底部配筋。
2)雙梁條形基礎(包括頂部配筋)。以T打頭,標注條形基礎底板頂部的橫向受力鋼筋。
當為雙梁(或雙墻)條形基礎底板時(shí),除在底板底部配置鋼筋外,一般尚需在兩根梁或兩道墻之間的底板頂部配置鋼筋,其中橫向受力鋼筋的錨固從梁的內邊緣(或墻邊緣)算起。參考資料:條形基礎(建筑學(xué)名詞)_百度百科。
以JZL1為例,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說(shuō)明如下:1.JZL1,基礎梁編號;2.2B,2表示基礎梁的跨數,B表示兩端有懸臂;3.400*800,梁的寬度乘高度;4.Y500*300,基礎底板的厚度為:根部500mm、邊緣300mm;5.Φ8@200(4),基礎梁箍筋的級別為Ⅲ級鋼、直徑8mm、間距200mm、肢數是4;6.B5Φ22基礎梁的底部配筋;7.T4Φ22基礎梁上部配筋;8.YΦ12@150,Φ8@300基礎底板的配筋:受力鋼筋的級別為Ⅲ級鋼、直徑12mm、間距150mm;分布鋼筋的級別為Ⅰ級鋼、直徑8mm、間距300mm。
希望能幫到你。
1#基礎主梁,一跨兩端帶挑,截面寬650、高800,翼板寬2400、板邊高300,板根部高300+300;
箍筋Φ14間距200(四肢箍);梁底筋4Φ20;翼板底筋Φ12間距140、翼板分布筋Φ8間距300. HRB400級(全部一個(gè)等級)。
這個(gè)集中標注里,缺項是腰筋、拉鉤筋和梁的上部鋼筋。上部鋼筋見(jiàn)原位標注。沒(méi)有什么加腋!
理解 B:4∮25;T:4∮20,B表示梁底部(下部)貫通縱筋為4∮25。準確。
但條形基礎中沒(méi)有“JZL”這個(gè)代號。“JZL”嚴格的說(shuō)應是井字梁的代號。
條形基礎梁及底板編號應符合表3.2.1規定的代號:
JZL曾在:11G101-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 條形基礎 筏形基礎及樁基承臺)第30頁(yè),梁板式筏型基礎構件編號 表4.2.1,下面注中:出現過(guò)【例】JZL7(5B)。證明該【例】JZL7的代號“JZL”與井字梁的代號“JZL”相重了!與梁板式筏型基礎構件編號 表4.2.1中基礎主梁代號“JL”也矛盾了!
所以16G101-3(替代11G101-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及樁基承臺)把它修正為:【例】JL7(5B)。
參考資料:11G101-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 條形基礎 筏形基礎及樁基承臺)、16G101-3(替代11G101-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及樁基承臺)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2.8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