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和數和運算教學內容:數的意義、數的讀法和寫法(教材91-94頁,96頁的1-2題)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等有關概念,理解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能運用這些概念來解決有關的問題。
理解掌握整數、分數、小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讀寫這些數。教學過程: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四單元---(整理和復習)。
本單元內容不僅是本冊教材的一個重點,也是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內容是對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的總結和概括,同時又是中學數學知識的重要基礎。為此,必須認真地學好本單元,要積極主動地搞好整理和復習,使學過的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復習數的意義舉例說說,小學階段學習了哪些數?教師板書: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理解整數、自然數、0之間的關系。
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0、1、2、3……。整數 自然數 0: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 比0小的數(以后學習的內容)練習73頁“做一做”理解小數與分數之間的關系。
提出問題:小數與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 小數分幾種情況,劃分的根據是什么?當學生總結后,可歸納如下: 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 小數 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
整數和小數位順序表,理解整數與小數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填寫教材74頁整數和小數數位順序表。
請學生觀察數位順序表,回答問題:什么叫數位?整數與小數之間有什么聯系?練習教材75頁上的“做一做”。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及有關術語。
舉例說說什么叫百分數。練習教材75頁下的“做一做”3.復習數的讀法和寫法請同學們總結整數的寫法。
請同學們想一想:小數和分數應怎樣讀?怎樣寫?練習教材76頁上的“做一做”鞏固練習做78頁練習十五中第1題、第2題中的(1)全課小結第二課時數的改寫 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的改寫方法,能正確熟練地把一個較大的多位數改寫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和求近似數;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分數改寫以及分數、小數、百分數之間的互化。進一步理解整數、小數、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這些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過程:1.講述復習內容,提出目標要求2.復習數的改寫(1)讀出下列各數:235800 345000 345000000當學生讀出來以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將這兩個數分別改寫成以萬、億作單位的數?如何求一個整數近似數?把一個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與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人什么聯系和區(qū)別? 235800=23.58萬 345000000=3.45億 235800≈24 345000000≈3億應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改寫成以萬、億或其它單位的數,得到的是準確值時,用等號聯接兩個數,而求近似數,得到的是近似值,用約等號聯接兩個數。(2)復習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并比較與求整數近似數人何相同點?讓學生講清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然后,找出二者相同點:一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
“舍”或“入”都是由規(guī)定位數的下一位數值決定的。完成教材76頁下的“做一做”復習分數之間的改寫和分數、小數、百分數之間的互化。
先讓學生舉例說說分數有哪幾種,然后做練習,2)分數 小數 百分數1/20 0.75 45%舉例說說怎樣判斷一個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復習數的大小比較練習教材77頁的“做一做”鞏固練習教材78頁第2題中(2)題、79頁3題、4題。教材79頁5題、6題。
第三課時數的整除;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除、約數、倍數、公約數、公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質數、合數、互質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能被2、3、5整除數的特征等概念,并進一步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進一步理解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教學過程:今天我們復習有關數的整除的知識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這部分知識的要領較多,它又是有關運算和解決這些概念,掌握有關概念的聯系。復習數和整除由“整除”這個基本概念引出有關概念。
舉例說說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約數和倍數。如24÷6=4 36÷12=324能被6整除 36能被12整除思考:3÷2=1.5 6÷1.5=4這兩個式是否表示整除關系?為什么?總結整除的概念:應注意兩點:1)被除數和除數(不等于0)必須是整數: 2)商也是整數且沒有余數。
進一步理解質數、合數、互質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把24、36分解質因數,通過分解來進一步理解上述概念)舉例說說能被2、3、5整除數的特征,以及偶數與奇數。
通過上述分析過程,逐步形成下列板書:教材81頁上的“做一做”復習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并說出根據。1/2=()/4=6/()=()/20 6/18=()/6=3/()=1/()在()里填“>”“12.05()12.050 1.402()1.420 0.03()0.0300 0.08()0.8舉例說說小數點移動位置后,小數大小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完成81頁下的“做一做”鞏固練習完成教材練習十六中第1、2題。
寫出能同時被2、3、5整除的最小兩位數。完成教材練十六中第3、4、5、6題。
練習十六第7~12題。第四課時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教學要求:通過要求,使學生進一步。
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靈活地運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從內容中體會思想以及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幾種常用方法,提高閱讀水平,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學準備: 1、學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提綱);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體會、歸納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并學會靈活地運用,做到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概念入手,揭示課題。 明確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有哪些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內容;二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三是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復習,梳理方法。 (一)復習抓住主要內容的方法 1、復習課文 復習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
2、討論,小結,讓學生明確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基本方法。 (如:連接各部分意思,提問題想答案……) (二)復習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 1、復習課文 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到的思想,要求學生思考:怎樣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課文 內容 思想 從重點詞句段體會 《荔枝》 圍繞荔枝寫了“我”跟母親之間的幾件事。
《一夜的工作》 講作者在陪同周總理審閱一篇稿子時,目睹總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2、討論、小結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
[即:邊讀邊問為什么(抓住主要詞句段)] 三、綜合運用,拓展延伸。 1、剛才,我們已經復習了抓住主要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師想檢查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了這些方法。
2、分發(fā)提綱,出示短文《借鏡子》,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 3、師生共同評議、交流。
4、師小結,鼓勵:瞧!大家已經能夠把從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靈活地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了,真聰明! 四、布置作業(yè),鞏固提高。 回去請同學們從課外讀物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運用我們學過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第 二 課 時 (三)復習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1、復習課文(仍以上述課文為例),想想這些課文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體會到的? 2、討論、小結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閱讀課外短文,要求運用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
突出復習特點 發(fā)揮主體作用 ——“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閱讀復習課設計說明 安溪實小 林毅斌 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是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習能力,提高閱讀水平的重要途徑?!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根據復習課的特點,我們確定;以通過復習,使學生靈活地運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從內容中體會思想以及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幾種常用方法,提高閱讀水平,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為教學目標;以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體會、歸納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并學會靈活地運用,做到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教學的重難點,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指導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現說明如下: 一、營造和諧環(huán)境 激發(fā)自主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此,教學中我們努力做到: 1、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復習 語文教材中選用的課文內容豐富,有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文體各異,有記敘、說明、議論……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存在差異。
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投入到復習中去,我們采用教師推薦與學生自選相結合,通過推薦典型性的課文,如11冊的《開國大典》《荔枝》《只有一個地球》《一夜的工作》《鳥的天堂》,12冊的《十六年前的回憶》《詹天佑》《草船借箭》《賣火柴的小女孩》等課文讓學生選擇;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課文復習。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復習 語文學習活動強調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自由度以及各種顯性的自主參與活動條件,讓學生主動實踐,親身體驗,弘揚個性。在學習方式上,我們努力把學生的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統(tǒng)一起來。
獨立性的學習,我們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確確實實地讀書思考,復習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文章表達的思想。合作性的學習,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小組的交流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對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和體會文章思想的見解。
在學習方法上,我們積極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復習課文,既可以按照自己平時養(yǎng)成的習慣進行學習,也可以按照自己平時最常用的方法進行學習,從而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如復習課文時,可以是默讀、輕聲讀、誦讀等等,也可以是邊讀邊畫、邊讀邊想、邊讀邊議等等。
二、把握復習重點 啟發(fā)自主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為促進學生真正掌握“把握文章思想內容”的方法,并能夠做到靈活運用于閱讀實踐活動之中,我們著重從三個方面來引導: 1、從自主復習中 引導感知方法 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課文,讀一讀、想一想,引導學生通。
1.鉆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
在鉆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一般應包括知識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課時教學目的要訂得具體、明確、便于執(zhí)行和檢查.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制定教學目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手段等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考慮其可能性.
2.明確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在鉆研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明確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及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說教材重點才重要,其它知識就不重要.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寫教案時,主要考慮這樣幾類知識常常是學習的難點:①概念抽象學生又缺乏感性認識的知識.②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③現象復雜、文字概括性強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闡述的知識.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識.⑥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難的知識.
3.組織教材,選擇教法
根據教學原則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設備條件來組織教材考慮教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材的組織是多種多樣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組織結構.但不論是那一種結構都必須圍繞中心內容,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貫穿重點,確定講解的層次和步驟.同時,在選擇教法上,還必須充分重視考慮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
4.設計數學程序及時間安排
對于上課時如何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題;新授課的內容如何展開;強調哪些重點內容;如何講解難點;最后的鞏固小結應如何進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時間問題,都應在編寫教案前給予充分的考慮.
5.設計好板書、板畫
板書、板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板書的設計可以從鉆研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入手,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入手.
本單元教學分數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數的意義,掌握了分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編排的。
能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為教學分數除法打下基礎。教學內容以計算為主,包括分數與整數相乘、分數與分數相乘。
教學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應用于分數連乘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去;在探索算法、總結法則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的能力。下表是全單元教學內容的編排。
分數與整數相乘 用乘法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例1) 用乘法求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例2)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例3) 練習八 分數乘分數 分數乘分數(例4、例5) 分數連乘(例6) 練習九 倒數 倒數的意義,求倒數的方法(例7) 練習十 “整理與練習” 教材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 第一,以計算法則的教學為編排主線,把運算的意義、方法以及實際應用的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優(yōu)化了全單元的內容結構。
乘法運算的范圍從整、小數擴大到分數,其意義、算法以及實際應用都有較大的發(fā)展。因此,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法則、解決實際問題是本單元的三個重要內容。
教材以計算為主線,在研究算法的過程中體會運算意義,通過運算概念的完善、發(fā)展,進一步理解算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背景中教學計算知識,應用學到的算法解決實際問題。意義、法則、應用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優(yōu)化了知識結構,能充分發(fā)揮教學的功能和價值。
如,例1從做綢花要用多少米綢帶的實際問題引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問題,把原來的乘法概念擴展到分數范圍,激活已有的知識經驗;應用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知識,體會并得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既解決了做綢花的實際問題,又解決了新的計算課題。又如,例2為解決做綢花的實際問題列算式10*1/2和10*2/5,聯系現實的數量關系體會這些算式的具體含義,得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的結論,發(fā)展了乘法的意義。
在計算兩個乘法算式時,鞏固了分數與整數相乘的算法。 第二,知識發(fā)展線索清晰,前后聯系緊密,各道例題的教學任務明確。
下圖是本單元教材里的計算知識結構圖。 先教學整數乘分數,后教學分數乘分數,符合簡單到復雜的編排原則。
而且,整數乘分數還能與整數乘法建立聯系,應用整數乘法知識,為分數乘法的教學開好頭。 整數乘分數先是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再是求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前者在運算意義上與整數乘法一致,算法是例1的重點。正由于運算意義和整數乘法一致,可以把整數乘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相同,體會并得出整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
后者在運算意義上有很大的擴展,乘法不僅能求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還能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是例2的教學重點。而例2的算法,在前面已經解決了。
分數乘分數先教學基礎知識,再培養(yǎng)計算技能。例4和例5要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認識遷移到分數乘分數,深入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還要解決分數乘分數的算法,并形成統(tǒng)攝分數乘整數、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
所以,這兩道例題著重教學基礎知識。例6教學分數連乘,鞏固計算法則的同時,培養(yǎng)分子、分母交叉約分的技能。
第三,編排“倒數”知識,為分數除法作準備。分數除法經常要轉化成分數乘法進行計算,轉化需要倒數的知識。
因此,本單元在分數乘法的教學基本完成以后,編排了有關倒數知識的一節(jié)教材和一個練習,為下一單元的教學提前作準備。 一、例1——著重教學分數與整數相乘的算法。
首次教學分數乘法,教材除了從實際問題引出,還盡量與整數乘法靠近,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構建新運算的意義與算法。創(chuàng)造遷移的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寫出分數乘法算式;營造探索的氛圍,放手讓學生創(chuàng)新分數乘整數的方法。
例1的第(1)個問題求3個相同分數的和。在代表1米綢帶的線條圖上,已經表示出做1朵綢花用的綢帶3/10米,要求學生繼續(xù)涂色表示做3朵綢花所用的米數。
通過涂色,體會實際問題里的數學問題是“求3個3/10是多少”,看到做3朵綢花用的綢帶是9/10米,激活已有的乘法概念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知識。于是,一些學生會列加法算式3/10+3/10+3/10,另一部分學生會列乘法算式3*3/10或3/10*3。
比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實現原有運算概念的遷移:求幾個相同分數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比較簡便。分數乘法算式和整數乘法算式一樣,不區(qū)分被乘數和乘數,求3個3/10是多少,算式3*3/10和3/10*3都可以。
讓學生研究分數乘整數的算法,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加工成“分子與整數相乘,分母不變”,獲得新的計算方法。尤其是在方框里填數: 3/10+3/10+3/10=□+□+□/10=□*□/10,經歷“分子相加”轉化成“分子與整數相乘”的過程,建構了新的計算方法。
例1的第(2)個問題求做5朵同樣的綢花一共用綢帶的米數,不再從分數加法過渡到分數乘法,直接寫出乘法算式,并用分數乘整數的方法計算。把例1的學習成果作為例2的教學資源,進一步體驗應用分數乘整數解決相同分數連加的問題比較簡便,鞏固運算的意義和方法。
這道例題還指導了分數乘法中的約分,“兔子”卡通先把分子與整數相乘,再把積約分化簡?!按笙蟆笨?。
教學內容:小學六年制數學第十二冊──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的復習; 教學目的: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關于圓柱和圓錐的基礎知識,進一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的關系,熟練運用所學公式計算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幻燈片、電腦制圖 教學過程 : 一. 出示課題,引人復習內容; 1.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行“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的 復習”; 板書課題 2.圓柱體的體積怎么求? 板書:V圓柱=Sh 3.圓錐體的體積怎么求? 板書:V圓錐=1/3 Sh 4.公式中的 s、h分別表示什么?1/3表示什么? 小結:求圓柱體和圓錐體的體積,首先要正確應用公式。
板書:1.正確應用公式 當題目中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底面積,只給出底面的半徑、直徑或周長時,求它們的體積必須先求出什么? 二. 基礎練習 根據已知條件求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底面積(幻燈出示) 計算這些形體的體積: (1)S底=1.5 平方米 h=5 米 求V圓柱 (2)S底=1.5 平方米 h=5 米 求V圓錐 (3)r=10分米 h=2 米 求V圓柱 (4)C=6.28米 h=6 米 求V圓錐 (1)、(2)兩題條件相同,所求不同; 板書:2. 圓錐體積一定要乘 1/3 (3)、(4)兩題都要先求出底面積; 板書:3. 單位名稱要統(tǒng)一 三. 實際應用練習: 我們還可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幻燈出示) 1.一根圓柱形鋼材長2米,底面周長為6.28厘米,如果1立方厘米鋼重8克,100根這樣的鋼材重多少千克? 默讀后問同學:做這道題前有沒有準備工作要做?(單位要統(tǒng)一) 2.一個圓錐形麥堆,底面直徑4米,高1.5米,按每立方米麥重700千克算,這堆麥重多少千克? 默讀后問同學:要注意麥堆是什么形狀? 請兩位同學板演,其余在本子上自練; 3.小結:在解這兩題時都用到了什么計算? 四. 提高練習: (幻燈出示)在一只底面半徑為30厘米的圓柱形水桶里,放入一段底面半徑為10厘米的圓錐形鋼材,水面升高了5厘米,這段鋼材高為多少? (電腦出示圖案)觀察水面變化情況,求什么? 1.鋼材是什么形狀?求圓錐體的高用什么方法?h=3V/S,3V表示什么? 2. S可以通過哪個條件求?( r=10厘米) 3.體積是什么呢?(電腦屏幕逐步演示) (1)當鋼材放入時水面上升,取出時水面下降,和什么有關? (2)放入時水面為什么會上升? (3)圓錐體占據了水桶里哪一部分水的體積? (4)上升的水的體積等于什么? (5)求圓錐形鋼材的體積就是求什么? (6)求這部分水的體積可通過哪些條件求?(r=30厘米,h=5厘米) (7)板演,同學自練; 五. 圓柱體、圓錐體之間的關系是很密切的,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電腦出示畫面、公式) 1.當圓柱體與圓錐體等底等高時,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逆向) 2.當圓柱體與圓錐體體積相等,底面積相等時,圓錐的高是圓柱的3倍; 3.當圓柱體與圓錐體體積相等,高也相等時,圓柱的底面積是圓錐底面積的1/3,圓錐底面積是圓柱底面積的3倍。 六、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
圓的復習課教案 -、學習內容 有關點、直線、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復習。
二、學習目標 1、了解點和圓、直線和圓、圓和圓的幾種位置關系 。 2、進一步理解各種位置關系中,d與R、r數量關系。
3、訓練探究能力、識圖能力、推理判斷能力。 4、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形象思維,并能解決簡單問題。
三、學習重點 切線的判定,兩圓外切、內切與兩圓圓心距d、半徑R、r和的數量關系的聯系。 四、學習難點 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及靈活應用。
五、學習活動概要 問題情景引入――基礎知識重溫――綜合知識應用 六、學習過程 (一)、圖片引入,生活中的圓。 (二)、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1、問題引入:點和圓的位置關系有哪幾種?怎樣判定。
復習點和圓的位置關系,點到圓心的距離d與半徑r的數量關系與三種位置關系的聯系。 2、練習反饋 如圖,已知矩形ABCD的邊AB=3厘米,AD=4厘米。
(1) 以點A為圓心、4厘米為半徑作圓A,則點B、C、D與圓A的位置關系如何? (2) 若以A點為圓心作圓A,使B、C、D三點中至少有一點在圓內,且至少有一點在圓外,則圓A的半徑r的取值范圍是什么? (三)、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 1、知識回顧: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及交點,三種位置關系與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與半徑r的數量關系間的聯系。 2、分組活動:全班分為三組,各代表相交、相切、相離。
當出示的問題是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是哪組代表的,那組的同學起立,看那組同學反應最快。 已知⊙O的半徑是5,根據下列條件,判斷⊙O與直線L的位置關系。
(1)圓心O到直線L的距離是4 (2)圓心O到直線L的垂線段的長度是5 (3)圓心O到直線L 的距離是6 (4)圓心O到直線L上的一點A的距離是4 (5)(圓心O到直線L上的一點B的距離是5 (6)圓心O到直線L上的一點C的距離是6 3、要點知識重溫:圓的切線 出示圖形,同學們重溫切線的有關性質及判定。 4、知識應用 1)、已知AB是⊙O的直徑,BC是⊙O的切線,切點為B,OC平行于弦AD,求證:DC是⊙O的切線。
2)、在以點O為圓心的兩個同心圓中,大圓的弦AB和CD相等,且AB與小圓相切于點E,求證:CD是圓的線。 (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1、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列舉反應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實例,以投籃為例。 2、知識回顧: 1)圓和圓的五種位置關系 2)兩圓外切、內切時,圓心距d與半徑R、r的位置關系。
3、搶答 1)兩圓圓心距為4㎝,兩圓半徑分別是1㎝、3㎝,則兩圓位置關系是---- 2)兩圓外切,半徑分別是1㎝、3㎝,則圓心距為―― 3)兩圓半徑分別是1㎝、3㎝,圓心距是2㎝,則兩圓位置關系是―― 4)兩圓相切,半徑分別是3㎝、1㎝,則圓心距是―― 5)兩圓內切,圓心距為4㎝,一圓半徑是5㎝,則另一圓的半徑是―― 4、活動與探究 已知圖中各圓兩兩相切,⊙O的半徑為2R,⊙O1、⊙O2的半徑都是R,求⊙O3的半徑。 。
第一單元《負數》易錯點知識匯總及練習題 第一單元《負數》易錯點知識匯總及練習題 知識匯總一、負數的定義 1、以前所學的所有數(0 除外)都是正數,也就是說正數前面的“+”是可以省略不寫的! 2、負數的定義:在正數前面加上“-”就是負數。
3、負數前面必定有“-”如果前面不是“-” (可能沒有符號或者是“+” )都是正數(0 除外) 。 4、0 既不屬于正數,也不屬于負數,它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練習: 1、將以下數字按要求分類 5 1 1 1.25、、-7、3、3.011……、-5 、0、2 、-0.03 3 2 7正數 2、寫數下列數相對的負數形式負數自然數非正數3 1 7 、7、、3 、+ 2 + 0.33……、5 3 19二、負數的作用 1、負數是在人為規(guī)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出現的。 2、負數常用來表示和正數意義相反的量。
3、在選擇用正數還是負數表示時,首先看是否規(guī)定了正方向。 4、一般含有褒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含有貶義的量則用負數表示。
例:零上 5°用+5℃表示;零下 5°用-5℃表示。收入 2000 元用+2000 元表示;支出 500 元用-500 元表 示。
練習: 1、如果﹢20%表示增加 20%,那么﹣20%表示什么? 2、某日傍晚, 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 2 攝氏度下降了 7 攝氏度, 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3、正常水位為0,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記作_____________,低于正常水位0.3米記作______________。正常水位為5米,現在水位為6.3m 記作 ,低于正常水位2.5m 記作 。
攝氏度。4、按照要求回答:一個學生演示,教師提出要求規(guī)定向前走為正。
(1)向前走2步記作_________________。 (2)向后走5步記作_________________。
(3)“記作6步”他應怎么走? “記作-4步”呢?5、看圖答題與北京時間相比,東京時間早1小時,記為+1時;巴黎時間晚7個小時,記為-7時。以北京時間為標準,表示出 其他時區(qū)的時間。
悉尼時間:____________ 倫敦時間:______________ 6、判斷題 (1)0可以看成是正數,也可以看成是負數( (2)海拔-155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 ) )(3)如果盈利1000元,記作+1000元,那么虧損200元就可記作-200元( (4)溫度0℃就是沒有溫度( ))7、常見負數的意義 (1)地圖上的負數: 中國地形圖上,可以看到我國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圖上標著8848,在西北部有一吐魯 番盆地,地圖上標著-155米,你能說說8848米,-155米各表示什么嗎?這兩個高低是以誰為標準的? (2)收入與支出 收入:2600元, ( ) 教育支出:300元 ( ) 娛樂支出:500元 ( ) 。 (3)電梯間的負數 -3層是什么意思?是以誰為標準的? 8、以學校為起點,往東走為正,往西走位負,小明從學校走了+50m,又走了-100m,這時小明離學校的 距離是( ) 。
9、食品包裝上常注明: “凈重500±5g, 表示食品的標準質量是 ” ( ) 實際沒袋最多不多于 , ( ) , 最少不少于( ) 。 三、負數的讀法和寫法 1、讀法:在所讀數的前面加上“負” 2、寫法:在所寫數的前面加上“-” 練習: 零上 16 攝氏度 零下 3 攝氏度 四、認識數軸 1、數軸的要素:正方向(箭頭表示) 、原點(0 刻度) 、單位長度(刻度) 。
2、正方向:根據題意要求確定正方向,一般以向上或向右為正方向。 3、原點:也就是數字 0 所在的位置,一般根據表示數字的分布情況來確定,如果需要表示的正負數差 不多相等時原點在數軸中間;如果正數比負數多得多原點偏左;如果負數比正數多得多原點偏右。
4、單位長度:由所要表示多的大小來決定刻度之間距離的大小,如果數字偏大刻度距離可以適當小一 些,如果數字偏小刻度距離可以適當大一些。單位長度不一定每個刻度只能表示 1。
例:正方向寫作: ( 寫作: ()或( ))讀作: 讀作:-4-3單位 長度-2-1012345原點五、用數軸表示數 1、在已給數軸上表示數:根據數字在對應的刻度上描點表示。 2 2、對于非整數的表示:將刻度進一步細分如 ,需要將 0—1 之間線段分為 3 等分則 2 等分處為該數。
3 3、對于負數的表示:負數都在 0 的左面,正數都在 0 的右面。例:+3.5 在 3 和 4 中間,而-3.5 在-3 和 -4 中間。
練習: 1、在數軸上表示下列個數 1 1.75 -4 313 450-3.22、寫出下列各點表示的數 A B -8 -6 -4C -2D 0 2E 4F 6 8G 10六、根據數軸比較數的大小 1、0 左邊的數都是負數,0 右邊的數都是正數; 所有的正數都大于負數;所有的負數都小于正數 2、在數軸上越靠右邊的數越大,越靠左邊的數越小; 3、負數比較大小,不考慮負號,數字部分大的數反而小; 4、0 大于所有的負數,小于所有的正數。 練習: 1、比較大小 -6.5 -6.6 1.5 4 7 0 9 7 -9.83 2負數 < 0 < 正數0 3 8-0.05 3 5 0.5-2.75 1 10 5 8+2.75 -0.1-2.5-3.5---10.11.01-0.50.6252、在數軸上表示下列個數,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5 -3.5 5 2 -1.75 1.25 0 -2 1 2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① 5,2,-1,-4,( ),( ) )② -10,-5,0,5,10,(),(第一單元自我檢測題一、填空題 1. 寫出下面溫度計上顯示的氣溫各是多少,并讀一讀。2. 一棟大樓,地面以上第 5 層記作+5 層,地面以下第二層記作( )層,地面以下第一層記作( 3. 汽車前進 36 米記作+36 米,后退 10 米記作( 。
1.鉆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在鉆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一般應包括知識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課時教學目的要訂得具體、明確、便于執(zhí)行和檢查.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制定教學目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手段等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考慮其可能性.2.明確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在鉆研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明確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及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說教材重點才重要,其它知識就不重要.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寫教案時,主要考慮這樣幾類知識常常是學習的難點:①概念抽象學生又缺乏感性認識的知識.②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③現象復雜、文字概括性強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闡述的知識.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識.⑥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難的知識.3.組織教材,選擇教法根據教學原則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設備條件來組織教材考慮教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材的組織是多種多樣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組織結構.但不論是那一種結構都必須圍繞中心內容,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貫穿重點,確定講解的層次和步驟.同時,在選擇教法上,還必須充分重視考慮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4.設計數學程序及時間安排對于上課時如何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題;新授課的內容如何展開;強調哪些重點內容;如何講解難點;最后的鞏固小結應如何進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時間問題,都應在編寫教案前給予充分的考慮.5.設計好板書、板畫板書、板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板書的設計可以從鉆研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入手,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入手。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