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消防安全常識 一、基本知識1、燃燒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著火源。
2、常見的火源有:明火、高溫物體、火星、電火花、強光等。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災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電不慎、用油、用氣不慎、吸煙不慎、玩火、燃放煙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簾、衣物、沙發(fā)、書籍、煤氣罐等。二、學校及公共場所防火1、禁止攜帶煙花爆竹和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進校。
2、實驗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專門庫房存放,隨用隨領,不要在現(xiàn)場存放。3、注意經常檢查電器設備的安裝使用情況,用完后要切斷電源。
4、不帶火種不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灑精等)去公共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三、山林防火1、教師和家長帶孩子外出野游、打獵、放牧、采藥時不要帶火種進山,更不準在山林地區(qū)吸煙。
2、學校組織學生到山林地區(qū)旅游時,嚴禁組織野炊、篝火晚會等活動。四、家庭防火1、安全使用爐火 (1)煙囪要遠離電線、頂棚、木墻壁和木門、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爐體周圍應有防護或離開可燃物0.5米以上。(3)清除爐灰、爐渣時不要亂倒,不可接觸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
(4)生火時千萬不要用汽油、柴油和灑精等引火。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氣 (1)液化石油氣灶具不能放在臥室、辦公室、陽臺或倉庫、禮堂等公共場所內,以防漏氣失火。
(2)正確掌握開關的使用方法,用畢切記關閥門、開關,閥門壞了要及時更換。(3)使用液化氣時,要有人看管,不可遠離,隨時注意調節(jié)火頭的大小,防止湯水外溢澆滅焰,引起跑氣。
(4)液化氣罐要直立擺放,不能倒放,更不能用火烤。(5)如發(fā)現(xiàn)有氣漏出,應立即采取措施:打開門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風換氣,然后查找漏氣部位。
五、滅火基本知識1、隔離法:這是一種消除可燃物的方法。2、窒息法:關閉門窗,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qū),減少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
3、冷卻法:用水或其他滅火劑噴射到燃燒物上,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迫使物質燃燒停止;或將水和滅火劑噴灑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溫度,避免火情擴大。4、對輕微的火情緊急應付措施: 形成火災的,應及時報警。
對突然發(fā)生的比較輕微的火情,同學們也應掌握簡便易行的,應付緊急情況的方法。(1)水是最常用的,木頭、紙張、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撲滅。
(2)用土、沙子、浸濕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蓋在起火處可以有效滅火。(3)油類、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撲救,可用沙土或浸濕的棉被迅速覆蓋。
(4)煤氣起火,可用濕毛巾蓋住火點,迅速切斷氣源。(6)電器起火,不可以用潮濕的物品捂蓋。
水是導體,這樣做會發(fā)生觸電。正確的方法是首先切斷電源,然后再滅火。
六、報警 一旦發(fā)生火災,要迅速打電話“119”向消防隊報警,并立即組織人員撲救。撲救時要先救人,然后再盡量挽回損失,先斷電然后救火,并注意順風救災,特別是野外火場。
滅火時一般就地取材,如用水、砂、土等滅火器材,特別要設法控制火勢蔓延。嚴禁動員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山林火災的撲救工作。
同時要加強不準中小學生參加撲救森林火災的教育管理,遇有自發(fā)撲救森林火災的情況,學校和有關部門應及時加以勸阻,以防止發(fā)生不必要的人身傷亡事故。報警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報清、報全單位和街、巷名稱,不要用簡稱。
2、要說明是什么物質著火和火勢大小。這樣便于消防隊根據燃燒對象采取對應方案。
3、報警后,應由熟悉情況的人迎候消防車或指引通道,以便迅速滅火。七、自救與逃生1、樓房火場逃生 (1)要鎮(zhèn)靜。
要明確自己所在的樓層,要回憶樓梯和樓門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圍的火情,不要盲目開窗開門,不然會助長火勢,也不要盲目亂跑,跳樓,造成不應有的傷亡。(2)要選好逃生辦法,不要驚慌失措。
如必須從煙火中沖出樓房,要用濕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頭臉,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進,以免窒息。如樓道雖已有火,但火勢不大,就從樓梯沖出去。
若樓梯壞了沖不出去,可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陽臺、水漏管、或用繩子系在牢固的門窗、重物上從窗口滑下。如果在二三層又無上述辦法被迫跳樓的,要跳向一些有彈性的物體,來緩沖跳樓巨大的力量。
如果各種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斷,應退室內、關閉門窗,有條件的可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也可向窗外扔小東西、打手電以求救。2、在失火的樓房內不可使用電梯 火災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因為電梯井直通大樓各層,煙、熱、或容易涌入,由于煙囪效應,乘客可能窒息,在高溫下電梯會失控甚至變形,救火時,水容易流到電梯內在水漬的作用下,會造成觸電的危險,乘客很容易被困在里面危及生命。
3、人身著火自救方法 如果身上著火,千萬不能奔跑。要脫去衣帽,來不及可撕開扔掉。
如再來不及可臥倒在地上打滾,或跳到池塘、水池、小河中。若其他人在場,可用濕麻袋、毯子等把人身上的火包起來,切不可用滅火器直接向著火人身上噴射,因為藥劑會引起傷口感染。
八、樓道里為何不可以堆放物品 樓梯平時供人們上下樓使用,一旦發(fā)生火災和其它突發(fā)事件,。
燃燒是物體快速氧化,產生光和熱的過程。
而燃燒是必需三種東西并存才能發(fā)生,分別是可燃物如燃料,助燃物如氧氣及溫度要達到燃點——熱量,稱為燃燒三要素——火三角。燃燒的條件 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可燃物達到著火點 與氧氣接觸(空氣) 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
通常講的燃燒一般是要有氧氣參加的,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的燃燒可以在無氧的條件下進行,如氫氣在氯氣中燃燒、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燒等.燃燒的定義 燃燒標準化學定義:燃燒是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 燃燒的廣義定義:燃燒是指任何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比如金屬鎂(Mg)和二氧化碳(CO2)反應生成氧化鎂(MgO)和碳(C),該反應沒有氧氣參加,但是是劇烈的發(fā)光發(fā)熱的化學反應,同樣屬于燃燒范疇。
燃燒的種類 (1)閃燃 閃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體揮發(fā)出來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后,遇火源發(fā)生一閃即滅的燃燒現(xiàn)象。發(fā)生閃燃現(xiàn)象的最低溫度點稱為閃點。
在消防管理分類上,把閃點小于28℃的液體劃為甲類液體也叫易燃液體,閃點大于28℃小于60℃的稱為乙類液體,閃點大于60℃的稱為丙類液體,乙、丙兩類液體又統(tǒng)稱可燃液體。 (2)著火 著火指可燃物質在空氣中受到外界火源直接作用,開始起火持續(xù)燃燒的現(xiàn)象。
這個物質開始起火持續(xù)燃燒的最低溫度點稱為燃點。 (3)自燃 自燃指可燃物質在空氣中沒有外來明火源的作用,靠熱量的積聚達到一定的溫度時而發(fā)生的燃燒現(xiàn)象。
自燃的熱能來源: a.外部熱能的逐步積累,多是物理性的。 b.物質自身產生熱量,多是化學性和生物性的。
(4)爆炸 爆炸指物質在瞬間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和氣體,并以巨大壓力急劇向四周擴散和沖擊而發(fā)生巨大響聲的現(xiàn)象??扇細怏w、蒸氣或粉末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發(fā)生爆炸的濃度稱爆炸極限,其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最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
低于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燒,高于上限的,雖不爆炸,但可燃燒。 (5)核聚變 在核聚變的時候會產生發(fā)光發(fā)熱的現(xiàn)象,例如太陽表面。
燃燒形式 1.擴散燃燒 可燃氣體和空氣分子互相擴散、混合,其混合濃度在爆炸范圍以外,遇火源即能著火燃燒。 2.蒸發(fā)燃燒 可燃性液體,如汽油、酒精等,蒸發(fā)產生了蒸氣被點燃起火,它放出熱量進一步加熱液體表面,從而促使液體持續(xù)蒸發(fā),使燃燒繼續(xù)下去。
萘、硫磺等在常溫下雖為固體,但在受熱后會升華產生蒸氣或熔融后產生蒸氣,同樣是蒸發(fā)燃燒。 3.分解燃燒 是指在燃燒過程中可燃物首先遇熱分解,分解產物和氧反應產生燃燒,如木材、煤、紙等固體可燃物的燃燒。
4.表面燃燒 燃燒在空氣和固體表面接觸部位進行。例如,木材燃燒,最后分解不出可燃氣體,只剩下固體炭,燃燒在空氣和固體炭表面接觸部分進行,它能產生紅熱的表面,不產生火焰。
5.混合燃燒 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在容器內或空間中充分擴散混合,其濃度在爆炸范圍內,此時遇火源即會發(fā)生燃燒,這種燃燒在混合氣所分布的空間中快速進行,所以稱之為混合燃燒。 6.陰燃 一些固體可燃物在空氣不流通,加熱溫度低或可燃物含水多等條件下發(fā)生的只冒煙無火焰的燃燒。
燃燒過程 1.不同狀態(tài)物質的燃燒 自然界里的一切物質,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都以一定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存在。固體、液體、氣體就是物質的三種狀態(tài)。
這三種狀態(tài)的物質燃燒過程是不同的。固體和液體發(fā)生燃燒,需要經過分解和蒸發(fā),生成氣體,然后由這些氣體成分與氧化劑作用發(fā)生燃燒。
氣體物質不需要經過蒸發(fā),可以直接燃燒 (1)固體物質的燃燒 固體是有一定形狀的物質。它的化學結構比較緊湊,所以在常溫下都以固態(tài)存在。
固體物質的化學組成是不一樣的,有的比較簡單,如硫、磷、鉀等都是由同種元素構成的物質;有的比較復雜,如木材、紙張和煤炭等,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由于固體物質的化學組成不同,燃燒時情況也不一樣。
有的固體物質可以直接受熱分解蒸發(fā),生成氣體,進而燃燒。有的固體物質受熱后先熔化為液體,然后氣化燃燒,如硫、磷、蠟等。
此外,各種固體物質的熔點和受熱分解的溫度也不一樣,有的低,有的高。熔點和分解溫度低的物質,容易發(fā)生燃燒。
如賽璐珞(硝化纖維素)在80~90℃時就會軟化,在100℃時就開始分解,150~180℃時自燃。但是大多數固體物質的分解溫度和熔點是比較高的。
如木材先是受熱蒸發(fā)掉水分,析出二氧化碳等不燃氣體,然后外層開始分解出可燃的氣態(tài)產物,同時放出熱量,開始劇烈氧化,直到出現(xiàn)火焰。 另外,固體物質燃燒的速度與其體積和顆粒的大小有關,小則快,大則慢。
如散放的木條要比垛成堆的圓木燃燒的快,其原因就是木條與氧的接觸面大,燃燒較充分,因此燃燒速度就快。 (2)液體物質的燃燒 液體是一種流動性物質,沒有一定形狀。
燃燒時,揮發(fā)性強,不少液體在常溫下,表面上就漂浮著一定濃度的蒸汽,遇到著火源即可燃燒。 液體的種類繁多,各自的化學成分不同,燃燒的過程也就不同,如汽油、酒精等易燃液體的化學成分就比較簡單,沸點較低,在一般情況下就能揮發(fā),。
火災給人類帶來災難,給國家和人民造成損失。引起火災的原因很多。人們在生產,生活用火時候管理不嚴,用電不當,小孩玩火,雷擊起火等都會引起火災,帶來禍害。
為了防止火災的發(fā)生,我們需要養(yǎng)成安全用火的習慣。在任何場所,任何情況都不能玩火柴,打火機,更不能點火玩耍。在家里,學?;蛞巴庥没?,要有人守在旁邊,注意不讓火向外蔓延。用完火后要把火熄滅,如果用煤氣,液化氣等,用后要關緊閥門,以免引起火災。
遇到火災突發(fā)時千萬不要大亂章法,要鎮(zhèn)定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我來向大家談談如何自救吧!處在煙火中的,如果煙火不大,可以俯身行走,如果煙火太濃,必須臥地而行,同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在火災中喪失的人,多數不是被燒死的,而是吸入過多的有毒煙霧而死)如果衣服著火,要立即在地上打滾,把火壓滅。在煙火中的人不要叫喊,防止吸入毒氣可以向火場外面拋擲東西,讓外面的人發(fā)現(xiàn)你所在的位置前來救援.如遇山林火災,要朝逆風的方向奔跑,這樣才可以擺脫火焰的追逐.如果樓房發(fā)生火災,可以把濕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順樓梯逃生,不到迫不得已千萬不要跳樓.如果樓梯口被封住,可以通過窗口,陽臺逃生,用繩子或把撕開的布條連接起來,栓在窗口,陽臺上,順著繩子或布條望下滑,也可以抓住屋外的排水管望下滑,在底層的人可以用竹竿逃生,如果不能逃離樓房,應想辦法進入衛(wèi)生間或廚房。因為衛(wèi)生間和廚房面積小,容易封閉,可以隔絕煙火,另外,衛(wèi)生間和廚房里有水龍頭,可以隨時熄滅火焰,如果火勢太大,衛(wèi)生間和廚房也能安身,確實需要跳樓逃生,千萬不要站在窗口往下跳,可以讓身體貼著墻壁往下滑,這樣既可以雙腳先落地,又能減小落地高度,也可以防止頭部受傷。
發(fā)現(xiàn)火情,要迅速告訴大人,并盡快撥打119火警電話,通知消防隊來救火,在電話中說明火災發(fā)生的地點、周圍的道路情況。幫助消防隊更多地掌握火場情況,盡快到達火場。
只要我們了解消防安全知識,在遇到火災時不慌張,我們便能在火災中安全撤離,保住生命
你自己在家電開頭結尾
原發(fā)布者:我我我6669
消防基本知識一、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包括哪些內容提高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提高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提高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二、“三懂三會”包括哪些內容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三、滅火器如何使用提滅火器走到距火點3米左右;拔掉保險銷;將噴嘴對準火源根部;用力按下壓把來回掃射進行滅火。四、消防栓如何使用打開消火栓門,如有按鈕則按下內部火警按鈕,一人接好槍頭和水帶奔向起火點,另一人接好水帶和閥門口,逆時針打開閥門水噴出即可。五、“第一滅火力量”和“第二滅火力量”的概念第一滅火力量是由起火部位附近的當班員工自發(fā)組成的,在1分鐘內形成滅火力量。第二滅火力量是由不在起火部位的其他當班員工組成的,火災確認后,在3分鐘內形成滅火力量。六、“第一滅火力量”和“第二滅火力量”應采取那些滅火措施第一滅火力量應采取如下措施:電話附近的員工,立即撥打電話通知值班人員;消防設施、器材附近的員工,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設施器材滅火;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員工,引導人員疏散。第二滅火力量應采取如下措施:火災確認后,單位值班人員能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通訊聯(lián)絡組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要求通知員工趕赴火場,與公安消防隊保持聯(lián)絡,向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的指令下達有關員工;滅火行動組根據火災情
第一方面:相當高的爐膛溫度溫度是燃燒化學反應的基本條件,對燃料的著火、穩(wěn)定燃燒、燃盡均有重大影響,維持爐內適當高的溫度是至重要的。
當然,爐內溫度太高時,需要考慮鍋爐的結渣問題。 第二方面:適量的空氣供應適量的空氣供應,是為燃料提供足夠的氧氣,它是燃燒反應的原始條件。
空氣供應不足,可燃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也就不能達到完全燃燒。但空氣量過大,又會導致爐溫下降及排煙損失增大。
第三方面:良好的混合條件混合是燃燒反應的重要物理條件?;旌鲜範t內熱煙氣回流對煤粉氣流進行加熱,以使其迅速著火。
混合使爐內氣流強烈擾動,對燃燒階段向碳粒表面提供氧氣,向外擴散二氧化碳,以及燃燒后期促使燃料的燃盡,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第四方面:足夠的燃燒時間燃料在爐內停留足夠的時間,才能達到可燃物的高度燃盡,這就要求有足夠大的爐膛容積。
爐膛容積與鍋爐容量成正比。當然爐膛容積也與燃料燃燒特性有關,易于燃燒的燃料,爐膛容積可相對小些。
比如相同容量的鍋爐,燃油爐的爐膛容積要比煤粉爐的小,而燒無煙消云散煤的爐膛容積要比燒煙煤的爐膛容積稍大些。 。
一、入井須知
1.煤礦是高危行業(yè),入井前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千萬不能喝酒,以保持充沛精力。
2.明火和靜電可導致2113瓦斯爆炸及火災,不能穿化纖衣服和攜帶香煙及點火物品下井。
3.入井前要隨身佩帶礦燈、佩戴安全帽、攜帶自救器,配備不齊或設備不完好不能入井工作。
4.攜帶鋒利工具5261時,要套好護套,防止傷人。
5.通過班前會可了解工作地點的安全生產情況、明確安全注意4102事項、掌握防范措施,保證作業(yè)安全,因此要按時參加班前會。
6.自覺遵守《入井檢身制度》,聽從指揮,排隊入井,接受檢身。
二、安全乘車與行走
7.上下井乘罐、乘車、乘皮帶要1653聽從指揮,不能嬉戲打鬧、搶上搶下。
8.要按照定員乘罐、乘車,并關好專罐籠門、車門,掛好防護鏈。不能在機車上或兩車廂之間搭乘。
9.人貨混裝十分危險,不要乘坐已裝物料的罐籠、礦車和皮帶。
10.開車信號已發(fā)出和罐籠、人車沒有停穩(wěn)時,嚴禁上下。
11.運送屬火工品時,要聽從管理人員安排,千萬不能與上、下班人員同時乘罐、乘車。
用火安全小知識 來源:奉節(jié)縣永安鎮(zhèn)人民政府 編輯時間:2009-8-13 13:05:14 瀏覽次數:29 用火安全小知識 一、是液化石油氣灶具不能放在臥室、辦公室、陽臺或倉庫、禮堂等公共場所內,以防漏氣失火。
二、是正確掌握開關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氣,不要氣等火,用畢切記關閥門、開關,閥門壞了要及時更換。不要讓兒童使用灶具或隨意玩弄開關。
三、是使用液化氣時,要有人看管,不可遠離,隨時注意調節(jié)火頭的大小,防止湯水外溢澆滅焰或被風吹滅火焰,引起跑氣。 四、是液化氣罐應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開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發(fā)現(xiàn)有氣漏出,應立即采取措施:打開門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風換氣(但不能用電扇吹),然后查找漏氣部位。 滅火基本知識 (1)隔離法:這是一種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qū),減少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 (3)冷卻法:用水或其他滅火劑噴射到燃燒物上,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迫使物質燃燒停止;或將水和滅火劑噴灑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溫度,避免火情擴大。
(4)抑制法。 來源:奉節(jié)縣永安鎮(zhèn)人民政府 編輯時間:2009-8-13 13:05:14 瀏覽次數:29。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8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