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了解的了解 該理解的理解 該掌握的掌握 該運用的運用 各種大小知識點(diǎn)都要會(huì ) 不然推到一半一個(gè)知識點(diǎn)不懂就玩完了 給個(gè)網(wǎng)上的推斷題知識整理吧 我看過(guò)了基本的都有了~ 1,物質(zhì)顏色 紅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 橙色:Br2的溶液; 黃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濃HNO3; 綠色:Fe2+(aq),綠礬,銅綠,濃CuCl2,Cu+濃HNO3; 藍色:Cu2+(aq),膽礬,Cu(OH)2;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 黑色:多數過(guò)渡金屬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2,物質(zhì)狀態(tài) 液態(tài)單質(zhì):Br2,Hg; 液態(tài)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 氣態(tài)單質(zhì):H2,N2,O2,F2,Cl2等; 氣態(tài)化合物:C,N,S的氫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應現象或化學(xué)性質(zhì) (1)焰色反應:黃色—Na;紫色(鈷玻璃)—K. (2)與燃燒有關(guān)的現象: 火焰顏色:蒼白色:H2在Cl2中燃燒; (淡)藍色:H2,CH4,CO 等在空氣中燃燒; 黃色:Na在Cl2或空氣中燃燒; 煙,霧現象: 棕(黃)色的煙:Cu或Fe在Cl2中燃燒; 白煙:Na在Cl2或P在空氣中燃燒; 白霧:有HX等極易溶于水的氣體產(chǎn)生; 白色煙霧:P在Cl2中燃燒. (3)沉淀特殊的顏色變化: 白色沉淀變灰綠色再變紅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變棕褐色:AgOH→Ag2O. (4)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 (5)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又復原的氣體:SO2; (6)在空氣中迅速由無(wú)色變成紅棕色的氣體:NO; (7)使淀粉溶液變藍的物質(zhì):I2; (8)能漂白有色物質(zhì)的淡黃色固體:Na2O2; (9)在空氣中能自燃的固體:P4; (10)遇SCN-變紅色,OH-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苯酚顯紫色的離子:Fe3+; (11)不溶于強酸和強堿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淺黃色,黃色沉淀的離子分別是:Cl-,Br-,I-.(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金屬氧化物: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與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單質(zhì):Al,Si,;化合物:銨鹽; (16)能與濃硫酸,銅片共熱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的是:硝酸鹽; (17)通入二氧化碳產(chǎn)生白色膠狀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強酸的離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產(chǎn)生的氣體可能是:CO2,SO2,H2S; 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S2-,HS-; (19)同一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和最高價(jià)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能反應生成鹽的元素:N; (20)與酸,堿都能反應的無(wú)機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鹽,弱酸弱堿鹽等; (21)能與水反應生成氣體的物質(zhì):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3等; (22)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生成的反應:Ba(OH)2,Ca(OH)2與NH4HCO3,(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應:Ca(OH)2+CO2,AgNO3+氨水,Al3++OH-,AlO2-+OH-,Ba(OH)2+H3PO4 等; (24)見(jiàn)光易分解的物質(zhì):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劑的反應: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氣等. 4,特殊的反應類(lèi)型: 往往是題目的隱性突破口. (1)單質(zhì)A + 化合物B → 單質(zhì)C + 化合物D 即置換反應,可以是金屬置換出金屬(最常見(jiàn)的是鋁熱反應)或金屬置換出非金屬(被置換出來(lái)的非金屬應該是還原產(chǎn)物,而還原產(chǎn)物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還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屬置換出非金屬(常見(jiàn)的是鹵素單質(zhì)之間的置換或F2置換出O2,當然鹵素都能置換出S,另外C可以置換出Si,H2)或非金屬置換出金屬(此時(shí)的非金屬必作還原劑,而常見(jiàn)的還原性非金屬只有C和H2). (2)A 的化合物 + A的化合物 → A 的單質(zhì) + 化合物B 該反應通常是一個(gè)歸中到單質(zhì)的反應,該單質(zhì)必為非金屬單質(zhì),常見(jiàn)的是S,Cl2,N2. (3)單質(zhì)A + 強堿 →兩種含A 元素的化合物 該反應是一個(gè)堿性歧化反應,單質(zhì)A 通常是X2或S; (4)單質(zhì)A + 單質(zhì)B → 化合物C ;C + 單質(zhì)A → 化合物D 綜合以上兩個(gè)反應,可知A,B兩種元素可以形成C,D兩種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種元素有變價(jià).若有變價(jià)的元素是金屬,則必為Fe;若有變價(jià)的元素為非金屬則該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別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 (5)一種物質(zhì)分解得到兩種以上產(chǎn)物: 常見(jiàn)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 (6)多種物質(zhì)化合得到一種物質(zhì): 如Fe(OH)2+O2+H2O;NOx+O2+H2O等 (7)電解類(lèi)型(惰性電極): 生成兩種產(chǎn)物:電解質(zhì)分解型或電解水型或熔融的NaCl等. 生成三種產(chǎn)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氫生堿型. 生成三種氣體:電解氨水或NH4Cl溶液. (8)與化工生產(chǎn)有關(guān)的反應: 如制漂白粉,制生石灰,工業(yè)合成氨,氯堿工業(yè),硫酸工業(yè),硝酸工業(yè),玻璃工業(yè)等. ——————特別添加有機部分—————— 一基礎知識:結構與性質(zhì)的聯(lián)系 1、由性質(zhì)信息推測官能團或物質(zhì)種類(lèi) (1).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有機物常含有:"雙鍵"或"叁鍵"等 (2).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含有"醛基". (3).能與Na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H2的有機物含"羥基,羧基" (4). 能與Na2CO3或NaHCO3溶液反應。
這個(gè)。。是不是太多了。。直接數就好了,不必硬記吧,中性分子核外電子數等于各組成原子核電荷數之和,陰(陽(yáng))離子就再加上(減去)其所帶電荷數
或者你想問(wèn)的是高中常考的10/18電子微粒?
10電子微粒:
一核:Ne、N(3-)、O(2-)、F-、Na+、Mg(2+)、Al(3+)
二核:HF、OH-
三核:H2O、NH2(-)
四核:NH3、H3O+
五核:CH4、NH4(+)
18電子微粒:
一核:Ar、K+、Ca(2+)、Cl-、S(2-)
二核:F2、HCl、HS-
三核:H2S
四核:PH3、H2O2
五核:SiH4
六核:N2H4
1.由于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少于2,而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所以選A
2.短周期元素的氧化物中,不溶于稀硫酸的僅有酸性氧化物,而短周期元素的酸性氧化物都溶于氫氧化鈉,所以知生成的氧化物中,有兩種酸性氧化物,一種堿性氧化物,一種兩性氧化物。同時(shí)列出滿(mǎn)足條件①且可在氧氣中燃燒的短周期元素單質(zhì):C、Mg、Al、Si、P、S。
可見(jiàn),必然有一種是Al元素。同樣可以確定的是必然有Mg元素。
3.Mg(OH)2。
Mg、Al都會(huì )溶解在稀鹽酸里。但Al(OH)3會(huì )溶解在燒堿溶液里,Mg(OH)2則不會(huì )。
4.2H+ + SiO3 2- == H2SiO3↓
Al、Si都會(huì )溶解在燒堿溶液里。但Al(OH)3會(huì )溶解在鹽酸里,H2SiO3則不會(huì )。
5.C + 2H2SO4(濃) =加熱= CO2↑ + 2SO2↑ + 2H2O
由信息⑤和①,以及上述已經(jīng)推出的可能的元素,知:
X——C,Y——Mg,Z——Al,W——Si。
Q、R、X、Y、Z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①Z的原子序數為29,其余的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則Z是Cu元素; ③R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為奇數,且屬于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R是第二周期元素,Q的原子序數小于R,則Q屬于第一或第二周期元素;④Q、X原子p軌道的電子數分別為2和4,則Q是C元素,R是N或F元素;X原子P軌道含有4個(gè)電子且原子序數大于R,所以X是O或S元素,②Y原子價(jià)電子排布為msnmpn,原子序數小于29,n=2,Y原子序數大于X,且屬于主族元素,所以Y是Si元素,則X是O元素,R是N元素,則Q、R、X、Y、Z五種元素分別是C、N、O、Si、Cu.(1)Z為Cu元素,Z2+為Cu2+,Cu的價(jià)電子排布為3d104s1,失去兩個(gè)電子,則為3d9,Cu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9,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63d9;(2)含有孤電子對的原子和含有空軌道的原子之間能形成配位鍵,在[Cu(NH3)4]2+離子中,Z2+的空軌道接受NH3分子提供的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故答案為:孤電子對;(3)Q、Y的氫化物分別為CH4和SiH4,由于C的非金屬性強于Si,則穩定性CH4>SiH4.因為SiH4 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CH4大,故分子間作用力大,沸點(diǎn)高,故選:b.(4)C、N和Si中,C、Si位于同一主族,則上面的非金屬性強,故第一電離能大,即Si。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3.1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