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成本實質是車間正在加工的在產品,因此屬于存貨內容。
為了詳細說明原因,必須弄清楚兩個基本概念:
1.存貨:
存貨是指企業(yè)或商家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原料或產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銷售存?zhèn)}等。
2.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yè)為生產產品而發(fā)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
因為生產成本實質是在產品,因此符合存貨概念,即屬于存貨之一。
存貨是指企業(yè)或商家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原料或產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銷售存?zhèn)}等,具體包括:
1、原材料
2、在產品:企業(yè)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生產物。
3、半成品:注意不包括從一個生產車間轉給另一個生產車間繼續(xù)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單獨計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
4、庫存商品:企業(yè)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驗收入庫,可以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者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
注意企業(yè)接受外來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后,應視同企業(yè)的庫存商品。
5、商品:可供銷售的物品。
6、周轉材料:企業(yè)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tài)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包括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
注意:會計上不作為包裝物存貨進行核算的有
①各種包裝用的材料,如紙、繩、鐵絲、鐵皮等,這些應作為原材料核算
②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用于儲存和保管產品或商品、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不隨產品或商品出售、出租或出借的包裝物,如企業(yè)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這些按照價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長短,分別歸入固定資產或低值易耗品進行核算
特別注意:
①為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而儲備的各種材料,即工程物資不能作為存貨進行核算。
②企業(yè)的特種儲備以及按國家指令專項儲備的資產也不符合存貨的概念,不屬于企業(yè)的存貨。
工業(yè)企業(yè)的存貨一般分為: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庫存商品)。
一、對于“原材料”,需要計入成本的首先是 采購成本,即稅后價格乘以采購數量,另外當運費所占比重較大同時也可以準確計量時,也需要計入原材料成本,除此之外有些原材料的價值比較低,裝卸費用所占比重較大,也需要計入原材料成本,總之,除價格外的其他直接發(fā)生在原材料采購過程中的所占比例較大的項目均應計入原材料成本。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準確核算產成品的成本,為市場定價提供盡可能準確的信息。當然如果公司的定價程序比較科學,不需要依賴原材料成本信息,也可以只將采購成本計入成本,其他的全部計入管理費用,這樣的話,會計工作比較簡單,但是不好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在制品的計價主要有三類。第一種是核定正常生產狀態(tài)下滯留在生產環(huán)節(jié)的在制品的價值(包括材料費、人工費、折舊、電費、工具消耗等制造費用),把它做為每一會計期間末的在制品成本。這種方法適合于流水作業(yè)(或可按流水作業(yè)處理)的生產方式,優(yōu)點是期末結賬簡單,缺點是初次核算麻煩,生產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需要重新核算。
第二類是只計算滯留在在制過程中的材料成本,將其作為在制品成本。適合于加工費用所占比例不大的情形。優(yōu)點是不需要準確計算產品的加工費用,缺點是需要盤點期末在制過程中的原材料。
第三類是既要計算在制過程中的原材料費用,也要計算已發(fā)生的加工費用(一般用約當產量法,你懂得)。優(yōu)點是可以準確反映期末企業(yè)的資產狀況。缺點當然是核算麻煩了。
三、產成品的計價是倒軋出來的,即:
產成品=期初在制品+當月投入的原材料、人工成本以及制造費用-期末在制品
當然如果不是單一產品,需要在不同產品間進行分配。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