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晴川閣
晴川閣坐落在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黃鶴樓夾江相望,是武漢地區(qū)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
晴川閣整個占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回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筑組成。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是明代嘉靖26年至28年[公元1547—1549]漢陽知府范之箴為勒記大禹治水之功德而修建的,其名取自唐朝大詩人崔灝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詩句之意。該閣自創(chuàng)建以來,幾經興廢,從嘉靖至今的400多年中,先后進行過5次大的維修增建,2次重建?,F存建筑是1983年依據清末晴川閣的歷史照片及遺址范圍進行復建的。復建后的晴川閣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重檐歇山頂式,麻石臺基,紅墻朱柱,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整個樓閣分上下兩層,沿檐回廊,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筑臺,臺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
2.古琴臺
伯牙彈琴
古琴臺,又名伯牙臺,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古琴臺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景色秀麗,是人們休閑游玩的好地方,相傳兩千多年前,春秋戰(zhàn)國時期俞伯牙與鐘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千百年來在文人與民眾之間廣泛流傳,二人知音的傳奇色彩,給中國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頁,由知音升華為對友情的忠誠不渝,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崇高的美德,弘揚這種傳統(tǒng)和美德的形式最有力的體現在漢陽古琴臺。古琴臺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俞伯牙與鐘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情節(jié)“臘像館”;有清朝道光皇帝為陶文毅而御筆親書的“印心石屋”;有近年用漢白玉雕刻的“伯牙撫琴”塑像;有道光年間的翰林詩興大發(fā)時用竹葉蘸墨題的“竹葉書”;有1976年修建琴臺時的遺物“琴臺”方碑;有近代修建的《琴臺知音》雕塑石像,以及山青水秀的“高山流水”水榭長廊等景點。
古琴臺建筑群占地15畝,規(guī)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協以庭院、林園、花壇、茶室、層次分明。院內回廊依勢而折,虛實開閉,移步換景,互相映襯。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勢地形,還充分運用了中國園林設計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龜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過來,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藝術境界。 到古琴臺游覽,進大門,過小院,出茶院右門,迎門是置于黃瓦紅柱內的清道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照壁。照壁東側有一小門,門額“琴臺”二字,據傳出自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之手。進門后為曲廊、廊壁立有歷代石刻和重修琴臺碑記。再往前便是琴堂,又名友誼堂,堂前庭院中漢白玉筑成的方形石臺,便是象征伯牙彈琴的琴臺。
目前,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古琴臺”這一文物景區(qū)的保護,2002年撥款數百萬元維修,并新增加一排“俞伯牙覓知音”的大型浮雕群,于2003年元月展現給廣大市民。近期武漢市總工會還將投資30余萬元對琴臺進行綠化及路面維修。
3.龜山三國城
龜山三國城位于漢陽區(qū)北,東臨長江,北帶漢水,與江南的蛇山隔江相峙,是三國時期的軍事要塞和著名游覽勝地。現可供憑吊瞻仰的有三國魯肅墓、鼎圓。在900米長的歸山脊道上建有120尊三國群英雕像,"三國計謀殿"和新增加的赤壁大戰(zhàn)全景畫館,再現了1800多年前的歷史畫卷。全景畫高18米,長35米,堪稱當今美術界的曠世杰作。全長888米的高空旅游觀光索道橫跨漢江,險刺激的高臺蹦極和飛天滑索等娛樂項目。為三國城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
成語典故:黃粱一夢典出唐代《枕中記》:“開成七年,有盧生名英,字萃之。於邯鄲逆旅,遇道者呂翁,生言下甚自嘆困窮,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當令子榮顯適意!’時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夢入枕中,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女為妻,女容甚麗,生資愈厚,生大悅!於是旋舉進士,累官舍人,遷節(jié)度使,大破戎虜,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孫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豈其夢耶?’翁笑曰:‘人生之適,亦如是耳!’生撫然良久,稽首拜謝而去?!苯洿它S粱一夢,盧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
親~你好!
如果您滿意,請點擊下面的【采納為滿意回答】
手機提問的朋友可以在右上角點擊【評價】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如有不懂可繼續(xù)追問,謝謝!
祝你生活愉快!
==================================
著名的典放:黃梁夢-一夢枕黃梁
在唐代,有一位姓盧的讀書人。這一年,盧生要進京考取寶名,走到邯鄲時天已到中午了。于是,他在邯鄲北邊找了一家客店,住下來歇歇腳。恰巧,一位姓呂的道士呂翁也住在客店里。于是,盧生和呂翁就坐在一張席子上,說東道西地談起來。盧生看看自己身上破舊的衣服,嘆口氣說:“我是一個讀書人,本應當早早考取寶名,做上高官,痛痛快快過一生??墒俏覜]有趕上好運氣,直到現在還這樣窮困,真叫人傷心??!”聽了盧生的話,呂翁笑了笑說:“我們這樣不是也很好嗎?不過你想得到榮華富貴,我可以滿足你的欲望?!闭f著,從挎袋里掏出一個青磁枕頭,遞給盧生說:“你枕上這個枕頭睡一覺,就什么都有了?!边@時,店主人正在生火做飯,洗好的黃梁米剛剛下到鍋里。盧生枕上呂翁給自己的青磁枕頭,不久就進入夢鄉(xiāng)。盧生夢見自己先是娶了一位富貴人家的小姐,妻子不但美貌動人,而且陪嫁了許多東西,家里很快富裕起來。第二年,他進京趕考考中了進士,不久又做了京城里的長官。后來,他因領兵打仗有功,受到皇帝的獎賞,并做了朝中最高的宰相官,掌握著朝中的大權。他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亭堂樓閣。出門有兵馬前呼后擁,回來后有美女陪伴。他有5個兒子,個個都有學問和才干,而且都做了官。他的5個兒子又生有十幾個孫子,真是子孫滿堂,福祿齊全,享受到了人間的奢華富貴生活。他一直活了80多歲,才辭官不做了。正在這時,一聲雞叫,盧生從夢中醒來。他睜眼一看,呂翁仍然坐在旁邊,自己身上還是那身破舊衣服。店主人家蒸煮的黃梁飯冒著熱氣,還沒有熟呢!
現在,在邯鄲市北不遠處,還有盧生祠。人們還沿用“黃梁夢”、“夢黃梁”、“黃梁美夢”、“邯鄲夢”來比喻不切合實際的幻想,或是某種欲望的破滅。
這樣的典故還有南柯一夢。
莊周夢蝶的典故
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鞓?,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莊周夢蝶,典出《莊子·齊物論》,它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莊子所提出的一個哲學命題。在其中,莊子運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筆,通過對夢中變化為蝴蝶和夢醒后蝴蝶復化為己的事件的描述與探討,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地區(qū)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
擴展資料
有關莊周夢蝶的詩詞
1、《古風·莊周夢胡蝶》——唐代李白
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
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
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
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富貴故如此,營營何所求。
譯文:莊周夢見自己化為翩翩起舞的蝴蝶,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事物總在不斷變化之中,宇宙間萬物沒有例外。
可知道蓬萊島周圍廣邈的海水,也曾經變?yōu)榍迩宓募毸?。你看那長安南門邊種瓜的老頭,他當初就是秦朝的東陵侯。功名富貴莫不如此,笑看那營營之輩,臨死前能帶走什么。
這首詩全詩寫了一個夢和一個人。這個夢,指的就是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蝴蝶夢。這個夢表達的意思是人生如夢,夢如人生。這個人,指的是邵平,他前后命運落差很大。邵平秦時襲封東陵侯,是一位食邑千戶的貴族,秦亡后,失掉侯祿,淪為平民,卜居長安城東青門外,成為種瓜老農。而他對這種變化,坦然接受。
詩人通過對二者的議論,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世事人生,變化無常;貧富窮達,本應如此;苦苦追求,徒勞無益。
2、《錦瑟》——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chuàng)作于李商隱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jié),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賞析:李商隱以“莊生夢蝶”的典故作詩,又巧妙地設計了兩個字:“曉”與“迷”,深層喜悅譬喻溢于言表。“曉”早晨也,喻人的一生則是青年時代。“曉夢”:青春美夢,年輕時立下的宏偉大志,色彩斑斕的喜悅理想?!懊浴泵詰伲聊缫膊环艞?,不可割舍,不懈地追求喜悅。
詩人設字絕妙精巧,賦予典故以新的喜悅哲理,讓讀者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使詩句產生了影視效應,再現了詩人為不可割舍的理想進行了不懈追求,無奈卻掙扎于權勢爭奪之中,左右為難受盡欺凌終不得志,到頭來只是一場悲苦的夢幻而已。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莊周夢蝶
唐朝時期,一個書生姓盧,字萃之,別人稱之為盧生。 一年,他上京趕考,途中在邯鄲的旅館里投宿,遇到了一個叫呂翁的道士,并向他感慨人生的窮困潦倒。呂翁聽 一枕黃粱典故漫畫后,從衣囊中取出一瓷枕給盧生,說:“你晚上睡覺時就枕著這個枕頭,保你做夢稱心如意。” 這時已晚,店主人開始煮黃米飯。盧生便按著道士的說法開始睡覺,他很快睡著了。在睡夢中,他回到家中,幾個月后,還娶了一個清河的崔氏女子為妻,妻子十分漂亮,錢也多了起來。盧生感到十分喜悅。不久他又中了進士,多次層層提拔,做了節(jié)度使,大破戎虜之兵,又提升為宰相做了十余年。他先后生了5個兒子,個個都做了官,取得了功名,后又有了十幾個孫子,成為天下一大家族,擁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然而到了80多歲時,他得了重病,十分痛苦,眼看就要死了,突然驚醒,才知是一場夢。 這時,店主煮的黃米飯還未熟。盧生感到十分奇怪地說:“這難道是場夢?”呂翁聽了便說:“人生的歸向,不也是這樣嗎?” 經過這次黃粱一夢,盧生大徹大悟,再不去想進京趕考了,反而進入深山修道去了?!?/p>
他規(guī)劃的遠景不過是~罷了
這句話原是從宋玉《神女賦》里化用過來的。
宋玉在這篇文章里寫楚襄王夢見神女時的情形。
宋玉用了大量的辭藻講述了神女之美,同時也說了楚襄王與神女私會的情形。
著名的用來形容男女之情的“巫山云雨”“云雨之歡”“高唐云雨”等詞都是從這篇文章來的。
“神女有心,襄王無夢”是取這個典故的反義。
即,即便神女有心要私會,“朝為云,暮為雨”,無奈襄王不做這樣的夢,私會也無法私會啊。(襄王原本是做夢夢見神女的)
現在多用來形容單相思。
“夢筆生花”這個典故出自于《南史.紀少瑜傳》。
相傳紀少瑜幼年時,才華并不出眾,但是他非??炭嘤霉?,他的誠心感動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書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夢見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筆送給了他,并告訴他用這支筆能夠寫出最漂亮的文章。紀不瑜夢醒之后,果然在枕邊發(fā)現一支非同尋常的毛筆。從此,紀少瑜的文章大有長進。終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紀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他自幼專攻《六經》,善于談吐,對答如流,深受當時讀書人的欽佩,后來官至東京大學士。
“夢筆生花”也寫作“夢筆”,是用來表示才思日進的典故。張孝祥的《鷓鴣天》就有這個典故:“憶昔彤庭望日華,匆匆枯筆夢生花?!?
平常我們所見的“妙筆生花”是另外的詞
傳說,有年春天,詩人李白來到黃山,見到北海山峰競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詩興大發(fā),便昂首向天,高聲吟道:“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這聲音驚動了獅子林禪院的長老。他走出山門,細細一看,只見一位白衣秀士,風度瀟灑,便上前施禮,請問尊姓大名。這位不凡之客原來是“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詩仙李翰林。長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來用清泉釀制的米酒,還拿來一些文房四寶。長老親手盛滿了一杯酒,雙手捧上,敬給李白。李白慌忙還禮,雙手接過,一飲而盡。二人席地而坐,縱談詩文,開懷暢飲。李白深感長老待人誠懇,意欲草書詩作相贈,以作答謝之禮。長老大喜,小和尚們忙著研墨的研墨,鋪紙的鋪紙。李白趁著酒興,奮筆疾書。長老及小和尚們分站兩旁,目睹那遒勁的大宇,贊嘆不已。李白寫畢,還有三分酒意,便將毛筆順手一擲,那毛筆翻翻搖搖,從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這才告辭長老而去。長老送走李白,回過頭來,不禁大吃一驚,剛才李白擲下的毛筆已化成一座筆峰,筆尖化成了一棵松樹,矗立在散花塢中。這就是如今見到的“夢筆生花。”
襄王有夢,神女無心.是一個典故
傳說戰(zhàn)國時,巫山神女暗慕楚襄王.
私下凡塵相會, 襄王一見之下, 驚為天人.
欲效連理,唯仙凡阻隔,未能如愿。
襄王返宮后對神女仍念念不忘,
巫山神女為解襄王一片癡心,
在夢中與襄王結合后,贈玉佩而別。
襄王其后踏遍巫山,再訪佳人,神女再現法相,
解說前緣已了,勉楚王收拾情心,
專心社稷,遂辭別返天庭。
讀完有感于女神的奉獻精神
她知道人和神仙是不能結合的
勉勵襄王以社稷和國家為重,犧牲小我.
只是讓我有點看不明白了
既然神女知道會是一個這么一個結局
為什么還要選擇下凡塵來見襄王?
只是讓襄王來愛上她嗎?
或許在天上默默的看著,
不也是一種選擇嗎?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