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口咽通氣管時(shí)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 口咽通氣管適用于舌后墜而導致上呼吸道梗阻,癲癇大發(fā)作或陣發(fā)性抽搐,以及經(jīng)口氣管插管時(shí),可在氣管插管旁插入口咽氣道,防止患者咬閉氣管插管發(fā)生部分梗阻或室息。
(2) 如果選擇長(cháng)度太長(cháng),會(huì )堵塞氣道或損傷氣道黏膜;如果選擇長(cháng)度太短或不合適,會(huì )將舌根推向后從而堵塞氣道。 (3) 選擇通暢一側鼻腔,用棉簽清潔鼻孔,沾石蠟油潤滑鼻咽通氣管外壁,將鼻咽通氣管彎度向下,弧度向上內緣口向下沿垂直鼻面部方向緩緩插入鼻孔至管的外口緣,用膠布或系帶妥善固定于鼻側部。
(4) 插入時(shí)要小心輕柔,避免損傷嘴唇及舌頭等軟組織。 (5) 謹記:口咽通氣管用于無(wú)咳嗽反射及咽反射的患者,否則易引起嘔吐或喉痙攣。
插入口咽通氣管時(shí)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 口咽通氣管適用于舌后墜而導致上呼吸道梗阻,癲癇大發(fā)作或陣發(fā)性抽搐,以及經(jīng)口氣管插管時(shí),可在氣管插管旁插入口咽氣道,防止患者咬閉氣管插管發(fā)生部分梗阻或室息。
(2) 如果選擇長(cháng)度太長(cháng),會(huì )堵塞氣道或損傷氣道黏膜;如果選擇長(cháng)度太短或不合適,會(huì )將舌根推向后從而堵塞氣道。 (3) 選擇通暢一側鼻腔,用棉簽清潔鼻孔,沾石蠟油潤滑鼻咽通氣管外壁,將鼻咽通氣管彎度向下,弧度向上內緣口向下沿垂直鼻面部方向緩緩插入鼻孔至管的外口緣,用膠布或系帶妥善固定于鼻側部。
(4) 插入時(shí)要小心輕柔,避免損傷嘴唇及舌頭等軟組織。 (5) 謹記:口咽通氣管用于無(wú)咳嗽反射及咽反射的患者,否則易引起嘔吐或喉痙攣。
(1) 如果口咽通氣道太短,舌仍可能在口咽水平阻塞呼吸道,如果太長(cháng),口咽通氣道可達到咽喉部接觸會(huì )厭,甚至將會(huì )厭推向聲門(mén)或進(jìn)人 食管上端。
(2) 對淺麻醉或清醒的患者,口咽通氣道對會(huì )厭和聲門(mén)的刺激可引起咳嗽和喉痙攣。可將口咽通氣道退出1 ~2 cm或更換合適長(cháng)度的口咽通氣道。
(3) 對牙齒松動(dòng)的患者在旋轉口咽通氣道時(shí),有碰落牙齒的危險,應注意。 (4) 定時(shí)檢查口咽通氣道是否通暢。
(5) 口腔內及上下頜骨創(chuàng )傷、咽部氣道占位性病變、咽部異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氣道。
(1) 如果口咽通氣道太短,舌仍可能在口咽水平阻塞呼吸道,如果太長(cháng),口咽通氣道可達到咽喉部接觸會(huì )厭,甚至將會(huì )厭推向聲門(mén)或進(jìn)人 食管上端。
(2) 對淺麻醉或清醒的患者,口咽通氣道對會(huì )厭和聲門(mén)的刺激可引起咳嗽和喉痙攣。可將口咽通氣道退出1 ~2 cm或更換合適長(cháng)度的口咽通氣道。
(3) 對牙齒松動(dòng)的患者在旋轉口咽通氣道時(shí),有碰落牙齒的危險,應注意。 (4) 定時(shí)檢查口咽通氣道是否通暢。
(5) 口腔內及上下頜骨創(chuàng )傷、咽部氣道占位性病變、咽部異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氣道。
口咽通氣管是一種由彈性橡膠式塑料制成的硬質(zhì)性人工氣道,白色,呈扁管形,彎曲狀,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氣等功能。
口咽通氣管的使用原則 寧大勿小,寧長(cháng)勿短。口咽通氣管必須延伸到舌根部才能開(kāi)放氣道,因此太短不能經(jīng)過(guò)舌,起不到開(kāi)放氣道的作用。所以選擇適宜的型號至關(guān)重要。
口咽通氣管的放置方法 操作者用壓舌板將病人舌體按下,用蘸水的口咽通氣管凹面向上。輕壓舌背放入,至咽喉處轉口咽通氣管180°即可。放置成功后,用2條長(cháng)20 cm~25 cm的膠布,第1條膠布的一端固定于右側面頰部,然后繞口咽通氣管1周后固定于右側面頰部。第2條膠布相同方法固定于左側面頰部。口咽通氣管的放置技巧:使用口咽通氣管前,將病人床頭放平,使病人取頭后仰位。
意識清醒者 操作者要向病人講明放置口咽通氣管的目的及需要配合時(shí)的注意事項,以取得病人合作。如果病人不配合,切勿強行將口咽通氣管插入或撤出,以免造成病人牙齒松動(dòng),一定要耐心說(shuō)服病人以取得合作。囑病人張口,并借助壓舌板助其口腔張大,按正確步驟放入口咽通氣管。
意識不清者 將壓舌板從病人臼齒處放入助其張口,然后動(dòng)作輕柔準確地按正確的步驟放入口咽通氣管。如果放置失敗,應將口咽通氣管先彈回使之達到舌根,立即重新移動(dòng)位置,使口咽通氣管遠端放置到舌根后部。
放置口咽通氣管的注意事項
1、操作前去掉病人的義齒,了解病人的生命體征。意識障礙 ,煩躁不安的病人給予約束雙手,防止拔管
2、正確運用放置口咽通氣管的技巧與方法。
3、嚴格無(wú)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口咽通氣管需持續放置時(shí),2 h~3 h重新更換位置。做好口腔護理及口咽管的清洗,防止口腔黏膜潰瘍及痰痂堵塞口咽管。
4、喉頭水腫、氣管內異物、哮喘、咽反射亢進(jìn)或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等均應視為口咽通氣管的禁忌證。
5、做好心理護理,要耐心向病人講明此項操作是一項重要的護理措施,以爭取病人的配合,在操作過(guò)程中應盡量做到輕、穩,以減輕病人的痛苦。
6、放置口咽通氣管確切固定后,對于難以耐受口咽通氣管者,應適當用鎮靜劑。若強行留置會(huì )造成病人煩躁不安,增加耗氧量。若放置失敗或無(wú)效,估計病情不會(huì )很快好轉,必須選擇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kāi),確切有效的改善通氣。
口咽通氣管的消毒 每次使用后。浸泡在含氯的消毒液中15 min。 然后用清水將口咽通氣管上的消毒液沖洗干凈晾干,放置病人處備用。
口咽通氣管是一種由彈性橡膠式塑料制成的硬質(zhì)性人工氣道,白色,呈扁管形,彎曲狀,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氣等功能。
口咽通氣管的使用原則 寧大勿小,寧長(cháng)勿短。口咽通氣管必須延伸到舌根部才能開(kāi)放氣道,因此太短不能經(jīng)過(guò)舌,起不到開(kāi)放氣道的作用。所以選擇適宜的型號至關(guān)重要。
口咽通氣管的放置方法 操作者用壓舌板將病人舌體按下,用蘸水的口咽通氣管凹面向上。輕壓舌背放入,至咽喉處轉口咽通氣管180°即可。放置成功后,用2條長(cháng)20 cm~25 cm的膠布,第1條膠布的一端固定于右側面頰部,然后繞口咽通氣管1周后固定于右側面頰部。第2條膠布相同方法固定于左側面頰部。口咽通氣管的放置技巧:使用口咽通氣管前,將病人床頭放平,使病人取頭后仰位。
意識清醒者 操作者要向病人講明放置口咽通氣管的目的及需要配合時(shí)的注意事項,以取得病人合作。如果病人不配合,切勿強行將口咽通氣管插入或撤出,以免造成病人牙齒松動(dòng),一定要耐心說(shuō)服病人以取得合作。囑病人張口,并借助壓舌板助其口腔張大,按正確步驟放入口咽通氣管。
意識不清者 將壓舌板從病人臼齒處放入助其張口,然后動(dòng)作輕柔準確地按正確的步驟放入口咽通氣管。如果放置失敗,應將口咽通氣管先彈回使之達到舌根,立即重新移動(dòng)位置,使口咽通氣管遠端放置到舌根后部。
放置口咽通氣管的注意事項
1、操作前去掉病人的義齒,了解病人的生命體征。意識障礙 ,煩躁不安的病人給予約束雙手,防止拔管
2、正確運用放置口咽通氣管的技巧與方法。
3、嚴格無(wú)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口咽通氣管需持續放置時(shí),2 h~3 h重新更換位置。做好口腔護理及口咽管的清洗,防止口腔黏膜潰瘍及痰痂堵塞口咽管。
4、喉頭水腫、氣管內異物、哮喘、咽反射亢進(jìn)或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等均應視為口咽通氣管的禁忌證。
5、做好心理護理,要耐心向病人講明此項操作是一項重要的護理措施,以爭取病人的配合,在操作過(guò)程中應盡量做到輕、穩,以減輕病人的痛苦。
6、放置口咽通氣管確切固定后,對于難以耐受口咽通氣管者,應適當用鎮靜劑。若強行留置會(huì )造成病人煩躁不安,增加耗氧量。若放置失敗或無(wú)效,估計病情不會(huì )很快好轉,必須選擇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kāi),確切有效的改善通氣。
口咽通氣管的消毒 每次使用后。浸泡在含氯的消毒液中15 min。 然后用清水將口咽通氣管上的消毒液沖洗干凈晾干,放置病人處備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2.5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