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細胞的mRNA分子最顯著(zhù)的結構特征是具有5'端帽子結構(m7G)和3'端的Poly(A)尾巴。
絕大多數哺乳類(lèi)動(dòng)物細胞mRNA的3'端存在20-30個(gè)腺苷酸組成的Poly(A)尾,通常用Poly(A+)表示。這種結構為真核mRNA的提取,提供了極為方便的選擇性標志,寡聚(dT)纖維素或寡聚(U)瓊脂糖親合層析分離純化mRNA的理論基礎就在于此。
mRNA的分離方法較多,其中以寡聚(dT)-纖維素柱層析法最為有效,已成為常規方法。此法利用mRNA 3'末端含有Poly(A+)的特點(diǎn),在RNA流經(jīng)寡聚(dT)纖維素柱時(shí),在高鹽緩沖液的作用下,mRNA被特異地結合在柱上,當逐漸降低鹽的濃度時(shí)或在低鹽溶液和蒸餾水的情況下,mRNA被洗脫,經(jīng)過(guò)兩次寡聚(dT)纖維柱后,即可得到較高純度的mRNA。
寡聚(dT)纖維素柱純化mRNA 一、試劑準備 1.3M醋酸鈉(pH 5.2) 2.0.1M NaOH 3.1*上樣緩沖液:20mM Tris-HCl(pH 7.6);0.5M NaCl;1M EDTA(pH 8.0);0.1%SLS(十二烷基氨酸鈉。配制時(shí)可先配制Tris-HCl(pH 7.6)、NaCl、EDTA(pH 8.0)的母液,經(jīng)高壓消毒后按各成分確切含量,經(jīng)混合后再高壓消毒,冷卻至65℃時(shí),加入經(jīng)65℃溫育(30min)的10%SLS至終濃度為0.1%。
4.洗脫緩沖液:10mM Tris-HCl(pH 7.6);1mM EDTA(pH 8.0);0.05% SDS 5.無(wú)水乙醇、70%乙醇 6.DEPC 二、操作步驟 1.將0.5-1.0g寡聚(dT)-纖維懸浮于0.1M的NaOH溶液中。 2.用DEPC處理的1ml注射器或適當的吸管,將寡聚(dT)-纖維素裝柱0.5-1ml,用3倍柱床體積的DEPC H2O洗柱。
3.使用1*上樣緩沖液洗柱,直至洗出液pH值小于8.0。 4.將RNA溶解于DEPC H2O中,在65℃中溫育10min左右,冷卻至室溫后加入等體2*上樣緩沖液,混勻后上柱,立即收集流出液。
當RNA上樣液全部進(jìn)入柱床后,再用1*上樣緩沖液洗柱,繼續收集流出液。 5.將所有流出液于65℃加熱5min,冷卻至室溫后再次上柱,收集流出液。
6.用5-10倍柱床體積的1*上樣緩沖液洗柱,每管1ml分部收集,OD260測定RNA含量。前部分收集管中流出液的OD260值很高,其內含物為無(wú)Poly(A)尾的RNA。
后部分收集管中流出液的OD260值很低或無(wú)吸收。 7.用2-3倍柱容積的洗脫緩沖液洗脫Poly(A+)RNA,分部收集,每部分為1/3-1/2柱體積。
8.OD260測定Poly(A+)RNA分布,合并含Poly(A+)RNA的收集管,加入1/10體積3M NaAc(pH5.2)、2.5倍體積的預冷無(wú)水乙醇,混勻,-20℃放置30min。 9.4℃離心,10000g*15min,小心吸棄上清。
用70%乙醇洗滌沉淀。[注意:此時(shí)Poly(A+)RNA的沉淀往往看不到]。
4℃離心,10000g*5min,棄上清,室溫晾干。 10. 用適量的DEPC H2O溶解RNA。
三、注意事項 1.整個(gè)實(shí)驗過(guò)程必須防止Rnase的污染。 2.步驟(4)中將RNA溶液置65℃中溫育然后冷卻至室溫再上樣的目的有兩個(gè),一個(gè)是破壞RNA的二級結構,尤其是mRNA Poly(A+)尾處的二級結構,使Poly(A+)尾充分暴露,從而提高Poly(A+)RNA的回收率;另一個(gè)目的是能解離mRNA與rRNA的結合,否則會(huì )導致rRNA的污染。
所以此步驟不能省略。 3.十二烷基肌氨酸鈉鹽在18℃以下溶解度下降,會(huì )阻礙柱內液體流動(dòng),若室溫低于18℃最好用LiCl替代NaCl。
4.寡聚(dT)-纖維素柱可在4℃貯存,反復使用。每次使用前應該依次用NaOH、滅菌 ddH2O、上樣緩沖液洗柱。
5.一般而言,107哺乳動(dòng)物培養細胞能提取1-5μg Poly(A+)RNA,約相當于上柱總RNA量的1%-2%。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3.1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