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知母的禁忌分別為,第一點(diǎn)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別錄上說(shuō)多服令人泄。醫學(xué)入門(mén)上說(shuō)凡肺中寒嗽,腎氣虛脫,無(wú)火癥而尺脈微弱者禁用。
本草經(jīng)疏上說(shuō)陽(yáng)痿及易舉易痿,泄瀉脾弱,飲食不消化,胃虛不思食,腎虛溏泄等癥,法并禁用。本經(jīng)逢原上說(shuō)外感表證未除,瀉痢燥渴忌之,脾胃虛熱人誤服,令人作瀉減食,故虛損大忌。
鹽知母是我國中醫在治療多種疾病的時(shí)候經(jīng)常用的一種藥材,同時(shí)鹽知母也是一種很好的補品,不少藥膳中會(huì )加入一些鹽知母,加入鹽知母之后的藥膳不僅味道會(huì )得到極大地豐富,還會(huì )是食物更加的具有營(yíng)養。 鹽知母是我國中醫在治療多種疾病的時(shí)候經(jīng)常用的一種藥材。
同時(shí)鹽知母也是一種很好的補品,不少藥膳中會(huì )加入一些鹽知母,加入鹽知母之后的藥膳不僅味道會(huì )得到極大地豐富。還會(huì )使得食物更加具有營(yíng)養。
總之,鹽知母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藥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藥店購買(mǎi),回家自己研究一下。
知母性味歸經(jīng):苦、甘,寒。
歸肺、胃、腎經(jīng)。功效應用: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知母清肺胃氣分實(shí)熱而除煩 止渴,用于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shí)熱證,常與石膏相須為用,方如白虎湯。知母還能清瀉肺火,滋陰潤肺,所以 也用于肺熱咳嗽、痰黃黏稠及陰虛燥咳、干咳少痰。
治肺熱咳嗽、痰黃黏稠,常配瓜萎、貝母、膽南星等;治陰虛燥咳、干咳少痰,多與 貝母同用,方如二母散。知母能滋腎陰、潤腎燥而退骨蒸,有滋陰降 火之功效,故也用于陰虛火旺之骨蒸潮熱、盜汗、心煩等,通常與黃柏同用,配入養陰藥中,以加強滋陰降火之效,方如知柏地黃湯。
知 母另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效,故還用于陰虛消渴、腸燥便秘等。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清熱瀉火宜生用;滋陰降火宜鹽 水炙用。注意事項:本品性寒質(zhì)潤,有滑腸之弊,故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制作方法:
【炮制方法】
一、凈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藥典85 》)。
二、切制 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藥典85》)。
三、炮炙
1.鹽制 取知母片,用鹽水拌勻或噴灑均勻,燜透,置鍋內文火沙干,取出,放涼。每知母片100kg,用食鹽2kg(《藥典85》)。
2.炒制 取知母凈片,清炒至微焦(《上海》)。
3.麩制 將鍋燒熱,撒入麩皮,待煙起時(shí),取凈知母片倒入鍋內,炒至徽黃,取出,篩去麩皮,晾涼。每知母片100kg,用麩皮10kg(《中蒙》)。
4.酒制 取黃酒噴淋知母片內,拌勻,稍潤,用文火炒至變黃色,取出晾干。每知母10kg,用黃酒1-2kg(《吉林》)。
5.鹽、麩制 取藥片加輔料食鹽2%兌水適量,吸透,曬干后,用拌料炙麩8%,用武火先把炙麩撒入鍋內,趁冒白煙時(shí),倒入藥片,用竹刷迅速拌炒至徽黃色,即可取出,置于簸箕中,稍渥,篩去炙麩,放冷(《云南》)。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3.4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