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炒蝦片詳細制作步驟1. 將蝦肉洗凈,挑出沙腸,放在案板上;2. 用抹刀法片成厚0.3厘米、長5厘米的薄片;3. 豬肉洗凈,抹刀片成長3厘米、厚0.2厘米的片;4. 玉蘭片洗凈,切成小排骨片(長方形片);5. 冬菇洗凈,切成薄片;6. 蔥去皮,洗凈,切花;7. 蒜去皮,切成片;8. 姜刮皮,洗凈,切末;9. 把切好的肉片,蝦片分別放在兩個碗內(nèi),加入蛋清,濕淀粉和少許料酒,抓均勻上漿;10. 將鍋架在火上,放油燒至五成熱時,把漿好的蝦片,肉片分別投入油鍋用鐵筷弄開,滑炸至八成熟,撈出控油;11. 原鍋留少許底油,回到火上,燒到七八成熱時,下入蔥花、姜末、蒜片熗鍋,出香味;12. 放入玉蘭片、冬菇片、毛豆煸炒幾下,隨即加入料酒、鹽和少許鮮湯,湯燒開后;13. 放入滑好的蝦片、肉片和味精,顛翻均勻,用濕淀粉勾芡,淋入花椒油即成。
原料配方
冷水2公斤 木薯粉1公斤 蝦肉糜500克 砂糖200克 雞蛋80克 酵粉2克 食鹽80克魚醬油40克 谷氨酸鈉10克
1.生產(chǎn)蝦片應(yīng)首先制好蝦糜。小蝦通常是由凍蝦塊提供的。第一步,用碎冰機或類似的設(shè)備破碎凍蝦塊,然后將碎蝦體投入研磨機攪拌和研細。在這一乳化過程中,還可根據(jù)需要適當加水。
2.制成蝦片冷膏體。將基本原料在攪拌器里混合,制成軟膏體,然后放入攪和機(和面機)里反復(fù)揉和,直到十分均勻的冷膏體為止。
3.成型。為使冷膏體達到預(yù)先要求的形狀,通過灌腸機之類的裝置,把冷膏體充填到直徑約3厘米,長度約50厘米的尼龍袋類的裝置之中,用事先經(jīng)蒸汽處理過的布把充填好的尼龍袋包扎牢固。
4.蒸熟。使包扎在尼龍袋中的面團圓柱體用蒸汽加熱到100~130℃,約經(jīng)40分鐘而完成蒸熟和糊化。面團密封于尼龍袋中,其表面不與袋外水蒸氣冷凝而形成的水分相接觸,也不與微生物和外界空氣相接觸。由于袋子是用很薄的標準尼龍或效果相同的塑料薄膜所構(gòu)成,因而在汽蒸和下一步的冷藏硬化過程中,面團中的水分含量保持恒定。這樣,水分既不經(jīng)表面蒸發(fā),也不經(jīng)由細胞間擴散而損失。
5.冷藏。在解除包扎布料而剝除尼龍袋時,把尼龍袋中的熟面團移入0℃左右的冷藏庫中降溫,冷藏24小時左右。在這一過程中,應(yīng)當注意的是,既要使熟面團達到硬化以適于切片,又不要使水分降低或細菌污染。
6.切片、干燥。干燥工序的第一步,是把圓柱狀熟面團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為防止水分從熟面團中流失,尼龍袋在切片之前才能迅速除掉。切好的薄片在干燥過程中,使每一薄片的水分向外擴散,而又不形成小泡和裂縫,可在不導(dǎo)致蝦片凹凸不平的情況下,使蝦片通過60~70℃的干熱氣流,預(yù)干5~10分鐘,這一預(yù)干過程的持續(xù)時間不要過長,不要使溫度提高而引起起泡現(xiàn)象。以上烘干過程,可在50℃烘干3小時,接著將蝦片移出烘干房,在50℃再干燥3小時。不論持續(xù)烘干或間斷烘干,最后都要求每片蝦片的水分保持在8~12%之間。如果蝦片不是立即油炸,必要時應(yīng)保存在不透空氣的密閉容器中,以免水分有較大變化。
7.烹炸。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以動物油脂或植物油在150~180℃烹炸。在前在的配料中必需加入發(fā)酵粉和木薯粉,在汽蒸和冷藏硬化過程中不使水分蒸發(fā),其結(jié)果就是在干炸片的多孔構(gòu)造之間,保證具有空氣和二氧化的微小空隙,呈現(xiàn)膨化狀態(tài)。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4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