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結核病的認識比西醫早,在2000多年前被稱(chēng)為 “癆瘵”或“癆蟲(chóng)”,就是現在的肺結核。
中醫治療肺結核有以下作用:①辨證論治。按照中醫的指導理論辨證論治,肺結核屬虛證,將結核病分為肺陰虛、肺脾虛、肺腎陰虛、陰陽(yáng)兩虛與懸飲五型,然后按證用藥治療,對改善結核病的癥狀有明顯的作用。
②部分中藥對結核菌有抑制作用。我國的現代醫學(xué)曾對數十種中草藥進(jìn)行抑菌試驗,發(fā)現有些中藥(如側柏葉、百部、貓爪草等)有抑制結核菌生長(cháng)的作用,但至今為止沒(méi)有一種中藥對結核菌有殺菌作用,所以,中藥對結核病主要起輔助治療作用。
③增強免疫功能。主要有人參、黨參、黃芪等中藥。
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化療效果,中藥治療是肺結核很好的輔助治療。④減輕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
當抗結核藥物治療產(chǎn)生各種不良反應時(shí),按辨證論治用中藥治療,可使不良反應緩解。目前,中藥治療肺結核的偏方、驗方和中成藥很多,抗結核中藥分為中成藥和方劑兩種。
治療結核病的藥物有結核丸、抗癆丸等;治療淋巴結核的有瘰疬丸、小金膠囊等。也可根據望聞問(wèn)切辨證施治開(kāi)出方劑,常用的中草藥有人參、黃芪、黨參、冬蟲(chóng)夏草、靈芝、枸杞子、肉桂、淫羊藿、刺五加、白花蛇舌草、補骨脂、附子、女貞子、黃精、薏苡仁、何首烏、甘草、地黃、金銀花、黃芩、肉蓯蓉、玄參、白芍、炙鱉甲等30多種,根據疾病癥候群及個(gè)體差異調節藥物種類(lèi)和劑量。
常用的中成藥主要有以下幾種。(1) 消瘰片(丸):用于治療各種淋巴結核。
主要成分有貓爪草、夏枯草、玄參、牡蠣、連翹、地丁各15克,海藻、澤南葉各 9克。制成片劑,每片0。
5克,每次5?6片,每日3次,療程一般為6個(gè)月。其功能是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滋陰潛陽(yáng)。
現代醫學(xué)研究報道消瘰片中的夏枯草和連翹有抑制結核菌作用,也是消瘰片用于治療淋巴結核的理論依據。(2) 小金膠囊:有散結消腫、化淤止痛的作用,主要治療淋巴結核。
成分有人工麝香、木鱉子(去殼去油)、制草烏、楓香月旨、乳香(制)、沒(méi)藥(制)、五靈脂(醋炒)、當歸(酒炒)、地龍、香墨。 (3) 結核丸:滋陰養血、補肺清熱、促進(jìn)肺空洞鈣化。
用于肺結核、骨結核的輔助治療。成分有龜甲(醋炙)、百部 (蜜炙)、鱉甲(醋炙)、紫石英(煅)、地黃、熟地黃、天冬、北沙參、牡蠣、阿膠、龍骨、麥冬、蜂蠟、熟大黃、白及、川貝母等16味。
(4) 貓爪草制劑:貓爪草是民間驗方,傳統中醫學(xué)認為貓爪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功效。 治療各種淋巴結核尤其是頸淋巴結核(瘰疬)有獨特的療效,是一種良好的輔助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制劑。
(5) 回生丸:主要成分有鱉甲、牡蠣、龍骨、百部、黃芩、沙參、生地黃、雞內金、當歸、黨參、地骨皮、陳皮、山茱萸等。做成丸劑,又分為0號(養陰補肺,生肌止血)、1號(滋補肺腎,養陰潤燥)、2號(補肺健脾,益氣和中)、3號(清熱解毒,殺蟲(chóng)除蒸)、4號(溫陽(yáng)益氣,解表散寒)、5號(疏肝解郁,理氣健脾)。
肺結核,中醫稱(chēng)之為癆病、肺癆,系結核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用自擬的中藥方劑治療本病,獲得了滿(mǎn)意的療效。
藥物組成:白及、黃芩、百部、丹參。
服用方法:水煎3次合并藥液,分為早、中、晚3次服用。
加減:咳嗽劇烈者,加紫菀、款冬花,川貝母;盜汗者,加五味子、牡蠣(先煎)、碧桃干;低熱不退者,加地骨皮,天門(mén)冬、麥冬;咯血者,加仙鶴草、白茅根、側柏葉;咯臭痰者,加十大功勞葉、魚(yú)腥草、夏枯草。
方中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可治肺胃出血。現代醫學(xué)研究發(fā)現,白及對于抗癆藥治療無(wú)效的肺結核有良好的療效;方中丹參活血養血,改善血液循環(huán),用以扶正;黃芩清肺熱,百部潤肺、止咳,為治療癆咳之要藥,二者共為祛邪而設。祛邪扶正兼顧,故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中醫提醒:以上方法的使用僅供參考,治療使用時(shí)必須由中醫師當面診療后制定治療用量及加減,不可盲目自行治療,以求滿(mǎn)意療效。
肺結核圖片
1.肺結核中藥方1-陰虛火旺【肺結核癥狀】頭暈乏力,飲食減少,繼則咳嗽,胸痛,氣息不利,自汗盜汗,時(shí)潮熱,形體瘦弱,顏面少澤而兩顴潮紅,舌紅,脈細數。 【肺結核治法】滋陰降火,養肺固金 【肺結核方藥】黨參20克,黃精25克,生地20克,二冬40克,沙參25克,百合20克,貝母10克,炙百部10克,當歸20克,桔梗25克,白前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 【肺結核按語(yǔ)】素體虛弱,相火內焚,營(yíng)陰被耗。肺為火刑而勞蟲(chóng)作害,故肺經(jīng)損而空洞成。至于骨蒸潮熱、自汗盜汗、胸悶氣短、咳嗽痰血等,乃肺癆固有癥狀。緣于陰虛火旺,爍傷金液,營(yíng)衛氣血無(wú)所不虧,俯臟經(jīng)絡(luò )諸虛百損,故治以滋陰降火、補肺固金之法。 2.肺結核中藥方2-氣陰兩虛 【肺結核癥狀】晝夜汗出不止,常伴惡風(fēng),心悸,干咳少痰,五心煩熱,失眠多夢(mèng),大便干燥,小便量少,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質(zhì)紅干無(wú)苔,脈細數無(wú)力。 【肺結核治法】益氣養陰 【肺結核方藥】黨參20克,北黃芪30克,熟棗仁9克,柏子仁9克,麥冬9克,北五味子6克,白芍15克,紅棗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肺結核按語(yǔ)】肺癆日久,耗氣傷陽(yáng),陽(yáng)損及陰,進(jìn)而導致陰陽(yáng)兩虛,陰虛不能內守,陽(yáng)虛衛外不固,因而晝夜汗出不止,自汗盜汗;兼見(jiàn)心悸、五心煩熱、失眠多夢(mèng)、干咳少痰、大便干燥、小便量少、舌質(zhì)紅干無(wú)苔、脈象細數無(wú)力等心肺陰津虧虛之象。方中用大劑量參芪以益氣固表,使衛外固密而汗自止。以熟棗仁、柏子仁、麥冬養心安神,使心悸、失眠、夢(mèng)多等癥解除。更以五味子、白芍、紅棗、炙甘草等酸甘合用,具有“酸甘化陰”之意。諸藥合用,使衛表得固,心肺之陰得復,則自汗、盜汗得以治愈。 3.肺結核中藥方3-腎陰虧損,虛火亢炎【肺結核癥狀】大量咳血,形體消瘦,盜汗,潮熱,或痰中帶血,脈細數。 【肺結核治法】甘寒養陰,潤燥寧咳 【肺結核方藥】阿膠12克,五味子5克,炙紫苑9克,熟地18克,浮小麥30克,麥冬9克,百部9克,海哈殼18克,核桃肉9克,北沙參9克,白芍9克,龜板12克,生側柏葉12克,當歸9克,砂仁3克(后下),另外加瓊玉膏180克,兩儀膏180克,川貝母末24克(和入膏中),早晚各服一湯匙 【用法】水煎服。 【肺結核按語(yǔ)】消瘦、盜汗、潮熱,痰中帶血、脈細數,為肺癆而腎陰虧虛,虛火亢炎之癥。對其治療,不宜苦寒直折,只宜甘寒養陰。方中用兩儀膏、生地、熟地、阿膠、麥冬、龜板以滋補腎陰。蓋腎水充足,則肺得滋潤,心肝之火亦潛。并用當歸、白芍養血調營(yíng);浮小麥,五味子養心斂汗;沙參、瓊玉膏、百部、紫苑、川貝潤燥寧咳。用少許砂仁以行補藥之滯。遺囑首當靜養,是治療虛勞失血的一大原則。 4.肺結核偏方-黃精煎【肺結核原料】黃精30克,冰糖50克。 【肺結核用法】黃精用冷水泡發(fā),加冰糖,用小火燉煮1小時(shí)即可。每日2次 【肺結核功效】滋陰、潤肺。適用于肺虛咳嗽及肺結核或支氣管擴張、低熱、咯血。 5.肺結核偏方-二根柏葉散【肺結核原料】白茅根、蒿草根各10克,大蔥、側柏葉各6克。 【肺結核用法】各藥燒灰,研成細末,用紙包好放地上,過(guò)一夜,去火毒。用時(shí)將白藕搗汁或用蘿卜搗汁調服15克 【肺結核功效】適用于肺結核咯血。 6.肺結核偏方-芨部牡蠣三甲散【原料】白芨、百部、牡蠣、炮三甲等份。 【用法】取上述各藥研末,如病灶有活動(dòng),百部加倍。每服3~5克,日服2~3次 【功效】適用于肺結核。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2.8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