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被拋棄。你一定有這個能力。人生哲學
01
我在餐館里等人,一個女人在我旁邊等著。
她不停地給丈夫打電話問路,但一開始很有耐心,越是指指點點,越是狂躁。最后她爆炸了:我告訴你要學會用GPS,但是你必須要用,但是你不能接受新事物!都什么年代了,活得像個野人!
最后一句話逗樂了我。同時竊喜:幸好我不是野人。
但是有幾天我并不喜歡。
上周去健身房的時候,瑜伽教練問我為什么好久沒來了,我說很忙。
其實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事實是,我們家離健身房大約兩公里。這段距離太長了,走不動,也太短了,坐不了出租車。每次,我都千辛萬苦去那里。為了不擔心,我干脆不去了。
這個理由太難了,我也說不出來。剛下課跟教練說準備買輛自行車,方便來來去去。
她說你可以騎一輛紅色的小車。
小紅車?
只是共享單車。他們滿大街都是。你可以通過掃描代碼來乘車。一次要50美分。
第二天試了一次,真的很方便。
而注意才發(fā)現(xiàn),它滿大街都是。
原來我雖然不是野人,但也不是新時代的新青年。
02
我其實是個守舊的人。說白了就是我懶,懶得費心去研究新的東西,所以我接受無能。
但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一些新的東西真的很好,真的可以節(jié)省我們的時間,減少麻煩,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所以,哪怕慢半拍,我也強迫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
我以前出門的時候會帶錢包、手機和鑰匙。現(xiàn)在家里是密碼鎖,所有的購買都是手機支付。所以出門只需要帶著手機,一切都會好的。
以前抽屜里有一堆快餐店卡,現(xiàn)在都沒用了。點食物,只要用外賣軟件就可以了。
在過去,如果你想聽耶魯和哈佛的課程,你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它們。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名的公開課數(shù)不勝數(shù),隨時可以看到,而且是免費的。
以前出門都是打車,經(jīng)常半個小時都打不到。現(xiàn)在我直接網(wǎng)上買車,他會比男票更準時的在我家樓下等。
……
無數(shù)新事物正以閃電般的速度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
科技已經(jīng)超乎想象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現(xiàn)在、去年和今年,甚至昨天和今天都不一樣了。
03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原著小說曾被稱為“最不可想象的故事”。因為這是關于一個少年和一只老虎在同一條船上漂流了227天的故事。“不要碰動物和水”,這是好萊塢的座右銘。況且這種動物還是老虎,有望和少年同舟共濟。然而,在科技手段的幫助下,李安卻打造出了一只名副其實的數(shù)字老虎,呈現(xiàn)出一派美麗而震撼的風景。可以說,新技術催生了這部零差評的電影。
李嘉誠經(jīng)常說,雖然他快90歲了,但他對新技術的理解不亞于年輕人。他過去喜歡報紙版的新聞。iPad出來后,他只看了電子版。他的下屬說:“如果李先生是一個停滯不前的人,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有人說越有錢的人越喜歡嘗試新事物,越窮的人越懷念舊東西。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04
一個開服裝店的妹子意識到,自從淘寶開了以后,情況變了。她很快開了網(wǎng)店,找人設計頁面,到處打廣告。網(wǎng)店越做越大,她的實體店也越做越紅火。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成為認證V,正計劃從事VR體驗和視頻直播。
她也有自己的小團隊。她說,在招人的時候,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對方要懂新事物。這樣的人才能為團隊帶來新鮮血液,創(chuàng)造無限價值。
最搞笑的是,姐姐把媽媽培養(yǎng)成了科技大師。有一次去店里,看到阿姨用iPad給顧客介紹一件——的外套。“你看這是對阿通的評價
前不久,朋友的阿姨找他借錢,朋友不在家,就轉了一萬塊給我,讓我給。我說,你為什么不直接把錢轉給你阿姨?他說不行,她看不懂,只好親自拿錢。
我讓阿姨去銀行給她錢。她很高興,說:“太好了。拿到手里的錢就是錢。我不確定要轉什么卡。”。
我說轉賬到銀行卡。錢就是錢,所以要確定。她搖搖頭:不,不,這樣更好。
阿姨和姐姐的媽媽年齡相仿,長相相差不大,但很明顯,他們是兩個時代的人。
如果我們跟不上這個世界的節(jié)奏,最終可能會變成阿姨一樣的人。
05
其實人掉隊,不是突然的。無非就是別人看電視的時候聽收音機,別人用郵件的時候寫信,別人用社交軟件的時候打電話,別人網(wǎng)上買火車票的時候在火車站排隊.
最后量變變成了質變,你落后了。
“我現(xiàn)在很好,不要給我介紹這個,我懶得學。”這可能是很多人拒絕新事物時的心態(tài)。
根據(jù)心理學理論,人是有路徑依賴的:一旦做出某種選擇,就會習慣性地走上這條路,不肯輕易回頭。這種心理限制了人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力,讓人變得保守、固執(zhí)、狹隘。
而事實上,那些曾經(jīng)譏笑蒸汽機的達官顯貴,后來都放棄了馬車。那些曾視互聯(lián)網(wǎng)為洪水猛獸的專家教授,現(xiàn)在都已離不開它。那些不肯學習用電腦的.人,現(xiàn)在連前臺收銀的活都干不了。
世界的發(fā)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抵制的態(tài)度往往不但沒用,還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既然改變已經(jīng)發(fā)生,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早適應它,好好利用它。
我們現(xiàn)在可能不覺得,但十年后被社會淘汰的,也許就是現(xiàn)在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敢在微信綁定信用卡、不知道如何在網(wǎng)上學習課程、不了解行業(yè)新科技的人。
你一再地拒絕這世界,世界最后可能就拋棄了你。
06
▼
新事物未必都好,我們也不必樣樣緊追(事實上也沒人能做到),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我們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tài),對新事物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接納度。
有一個詞很俗,但它永遠正確,就是:與時俱進。
觀念也好,生活方式也好,職業(yè)能力也好,真的都要跟著時代一起前進,不斷學習了解,不斷自我更新。
否則你可能不知不覺就成了新時代的野人,想來也是細思極恐。
所以,若想不被這世界拋棄,我們必須具備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多時候,它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甚至人生高度。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8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