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張調整的憑證把科目合并,并在摘要欄,寫上原因以備后面不好查證。
借一個科目貸一個科目就行(摘要寫清楚),比如說一個科目其他應付款另一個科目應付賬款,合并成應付賬款,就借其他應付款貸應付賬款就行了。如果一個科目都是應付賬款分開的明細帳合并,那就借應付賬款—某某客戶貸應付賬款—某某客戶。以此類推。
如果屬于同一明細科目,而且各自的余額正確無誤,可能是重復新增科目造成的,可以將余額相加合并,同時,停用其中一個科目。
擴展資料:
按編制程序和用途分類,會計憑證按其編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前者又稱單據,是在經濟業(yè)務最初發(fā)生之時即行填制的原始書面證明,如銷貨發(fā)票、款項收據等。
后者又稱記賬憑單,是以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為依據,按照經濟業(yè)務的事項的內容加以歸類,并據以確定會計分錄后所填制的會計憑證。它是登入賬簿的直接依據,常用的記賬憑證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等。
有利于及時進行會計記錄從經濟業(yè)務的發(fā)生到賬簿登記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通過會計憑證的傳遞,使會計部門盡早了解經濟業(yè)務發(fā)生和完成情況,并通過會計部門內部的憑證傳遞,及時記錄經濟業(yè)務,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jiān)督。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會計憑證
會計分錄理論上不可以合并,因為每一筆會計分錄反映某項經濟業(yè)務事項,反映該項經濟業(yè)務事項資金的來龍去脈。
但現實中存在會計分錄合并現象,主要原因是更大范圍定義經濟業(yè)務事項。例如銷售商品,理論上說,每銷售一筆就應該做一筆會計分錄,如果這樣做,會計面臨繁瑣的憑證與記賬中國,為了簡化手續(xù),減少會計工作量,把一定期間的銷售產品匯總做成原始憑證匯總表,再以原始憑證匯總表為依據,再做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是指根據經濟業(yè)務的內容指明應借、應貸賬戶的方向、賬戶名稱及其金額的一種會計分錄。 簡稱分錄。 會計分錄是由應借應貸方向、對應賬戶(科目)名稱及應記金額三要素構成。 按照所涉及賬戶的多少,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指只涉及一個賬戶借方和另一個賬戶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一貸多借或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望采納
#一、合并會計報表的日常準備工作 合并會計報表的工作在合并范圍內的個別會計報表比較多的情況下,是一項工作量繁重的會計處理業(yè)務。
如果不在平時把準備工作做好,待到期末合并時再去查找、確認合并數據與資料就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而如果平時作好了準備工作,到期末合并時就會“水到渠成”、“得心應手”。 這些準備工作要求企業(yè)建立合并會計報表抵銷資料的備查、登記與對帳制度。
這一制度的內容應涉及內部交易企業(yè)間的溝通對賬方式、統(tǒng)一入帳時間、上報母公司數據的期限要求等。 二、合并會計報表的初數抵銷 合并會計報表如果披露期初數,就涉及期初數的抵銷問題。
如果沒有以下兩個原因,原則上可將上年度的期末數作為本年度的期初數,而不再重新作抵銷合并。如果存在以下兩個原因則需重新作抵銷合并。
第一、本年度合并會計報表的個別會計報表范圍與上年度有所不同。 第二、上年度合并會計報表中的個別會計報表涉及到會計報表調整問題,如以前年會計政策變更和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本年度的期初數需要新抵銷合并,則涉及到以前年度的內部、交易往來相當于在本年度作兩次抵銷。 例如:某集團A公司為母公司,B公司為其子公司,2001年末B公司應收A公司內部往來款100萬元,B公司提取了0。
5萬元壞賬準備,A公司在2001年末合并會計報表時編制抵銷分錄: (1)借:壞賬準備 0。 5萬元 貸:管理費用 0。
5萬元 A公司在2002年末合并會計報表時,對期初數應首先將2001年末的抵銷分錄再作一次,即: (2)借:壞賬準備 0。5萬元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0。
5萬元 但同時對2002年期末數抵銷處理時,仍應對2001年期末數再作抵銷,即: (3)借:壞賬準備 0。 5萬元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0。
5萬元 在登記2002年度合作工作底稿時,第(2)個抵銷分錄只在合并資產負債表工作底稿“壞賬準備”和“未分配利潤”其實期初數項目登記,不在合并利潤分配表 “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工作底稿上登記。 而第(3)個抵銷分錄必須同時在這兩個合并報表的上述項目登記。
三、母公司與子公司同時持有同一子公司的抵銷 在合并會計報表時,經常遇到子公司本身提供的個別報表就是合并會計報表,其合并范圍內的子公司也是母公司的參股公司,這樣就出現了母公司和子公司共同持有另外一家子公司的情況。 例如:甲公司為乙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持有丙公司60%股份,甲公司又持有丙公司20%股份,乙公司在期末合并會計報表時編制的抵銷分錄為: 借: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投資-丙公司(丙公司凈資產的60%) 少數股東權益(丙公司凈資產的40%) 甲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除進行政黨的抵銷處理外,還應對乙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中屬于甲公司的50%(即丙公司凈資產的20%)再作抵銷,即: 借:少數股東權益(丙公司凈資產的2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 如果這個例子變?yōu)榧坠境钟斜?0%,乙公司持有丙公司20%,抵銷分錄應同上,但均由甲公司來編制。
四、內部購進原材料的抵銷 集團內部制造業(yè)從其他集團成員購進原材料要比商品流通企業(yè)從其他集團成員購進商品的抵銷復雜很多。對此,《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guī)定》沒有規(guī)范制造業(yè)如何抵銷。
其實,抵銷方法可以比照《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guī)定》中對內部商品交易的要求進行抵銷,因為制造業(yè)也要將購進的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再予以出售,只不過蹭多了個加工環(huán)節(jié)。 這里可以把庫存的原材料、加工中的在產品、庫存商品(即產成品)都視為商品流通業(yè)的購進商品尚未銷售出去的部門,只不過計算其中內部銷售的毛利要麻煩一些,但也可以采取倒擠的方式。
例如:A、B兩公司為集團內部成員企業(yè),A公司為制造業(yè),B公司為商品流通業(yè)。 2001年A公司從B公司購進原材料(B公司為商品)一批,不含增值稅貨款10萬元,B公司購進價8萬元(不含增值稅),A公司購進材料后最終實現銷售收中有20%為從B公司購進材料的銷售成本,本期A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集團年末合并會計報表時應編制抵銷分錄: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10萬元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9。
2萬元 存貨 0。8萬元 注:貸記存貨0。
8萬元的計算過程為:(1)期末A公司內部購進存貨余額為10-30x20%=4(萬元)。(2)期末A公司存貨含有的內部銷售毛利為:4x(10-8)/10=4x20%=0。
8(萬元),因此期末A公司存貨中有0。8萬元的內部銷售毛利沒有實現。
第二年,A公司從B公司購進15萬元,B公司購進價12萬元,A公司第二年實現銷售收入50萬元,其中20%為從B公司購進材料的銷售成本,第二年末集團合并會計報表時應編制的抵銷分錄為: (1)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0。 8萬元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0。
8萬元 (2)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15萬元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15萬元 (3)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1。8萬元 貸:存貨 1。
8萬元 注:貸記存貨1。 8萬元的計算過程為:(1)第二年末A公司內部購進存貨余額為4+15-50 x 20%=9(萬元)。
(2)第二年末A公司存貨含有的內部銷售毛利為:9 x 20%=1。8(萬元)。
五、少數股東權益的列示 根據《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guī)定》。
這么合并的話 應繳稅費----應交所得科目上哪去了?
借:所得稅費用 54425
貸:應繳稅費----應交所得稅 54425
這一步是把應繳稅費轉入費用里面去,你那個分錄導致沒有計入費用
不要認為分錄中涉及相同會計科目就可簡化核算
舉個例子
我們在做交互分配輔助生產成本時這么做分錄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車間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車間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車間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車間
借貸科目相同難道我們可以簡化不做分錄了嗎?啊, 不行啊
企業(yè)合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yè),依據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的約定,合并為一個企業(yè)的法律行為。
其中包括被合并企業(yè)將其全部資產和負債轉讓給另一家現存或新設企業(yè)(簡稱合并企業(yè)),為其股東換取合并企業(yè)的股權或其他財產,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yè)的依法合并的情況。 合并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新設合并,即合并各方解散而共同設立為新的企業(yè),也稱解散合并;另一種是吸收合并,即合并一方存續(xù),其他各方解散而并入存續(xù)一方,也稱存續(xù)合并。
企業(yè)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合并,均不須經清算程序,合并前企業(yè)的股東投資者除要求退股的以外,將繼續(xù)成為合并后企業(yè)的股東;合并前企業(yè)的債權和債務,通過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由合并后的企業(yè)承繼。對企業(yè)在合并前后的營業(yè)活動應作為延續(xù)的營業(yè)活動進行稅務處理。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yè)合并將非常頻繁。因為外商投資企業(yè)往往能夠享受一些稅收優(yōu)惠,所以,企業(yè)合并時除考慮投資、生產經營、市場需求等關鍵因素外,不能忽略因合并產生的適用的稅收政策的變化。
特別是企業(yè)合并所涉及的稅收處理較為復雜,企業(yè)應謹慎應對。 內資企業(yè)涉及企業(yè)合并的稅法主要有兩個:《企業(yè)改組改制中若干所得稅業(yè)務問題的暫行規(guī)定》[國稅發(fā)(1998)97號]和《關于企業(yè)合并分立業(yè)務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0)119號].企業(yè)合并業(yè)務的所得稅應根據合并的具體方式處理。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