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中山國相國司馬熹很得國君信任,但國君的寵姬陰簡憎恨司馬熹,常在國君的枕邊說他的壞話。歷史上因得罪國王寵姬而下臺的事例很多,司馬熹很清楚其中的奧妙。
那么,該如何辦才好呢?想了很長時間,司馬熹沒有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中山國有個智者叫田簡,他看出司馬熹的處境艱險,悄悄地向司馬熹獻策。
不久,趙國來了一位使者,小小的中山國對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司馬熹幾乎寸步不離地陪伴著趙國使臣。在宴會上,司馬熹問使者:“聽說貴國擅長音樂的美女很多,是這樣嗎?”使者說:“并非如此?!彼抉R熹說:“我到過許多國家,見過無數(shù)美女,總覺得沒人比得上我國那位陰姬了,簡直是仙女下凡?!笔拐呋厝シA報趙王,趙王聽了之后,還未見到本人,就已經(jīng)動心了。于是,趙王派使者到中山國,請求把陰姬送給趙王。陰姬是中山國國君最寵愛的妃子,國君哪里肯答應。但又擔心如果得罪了趙王,中山國就會遭到趙國的報復,中山國很可能要蒙難。在中山王束手無策時,司馬熹向國君進諫說:“照我看,有一個辦法,既可以回絕趙國,又可避免我國蒙難?!眹栴}:“你有什么萬全之策。”司馬熹說:“您立即冊封陰姬為王后,死了趙王的邪念。”
就這樣,中山國保全下來了,陰姬順利地做了王后,司馬熹因力薦陰姬為王后而得到陰姬的尊重,陰姬從此不再憎恨司馬熹,司馬熹擺脫了困境。智者田簡所獻萬全之策真可謂“一石三鳥”。
如果是圍棋術(shù)語:指一著棋含有多種用意,在大局上幾方照應的好著。
多半出現(xiàn)于中盤階段。原為日本圍棋術(shù)語。
如幻庵(白)與秀策(黑先)對局中,黑方第127著耳赤之妙手,即為“一石三鳥”之一例。 如果是成語,一石三鳥由一石二鳥或圍棋術(shù)語演化而來,一石二鳥則由一箭雙雕演化而來 所以一石三鳥是沒有出處的,只有一箭雙雕的典故和出處。
一箭雙雕 出處:《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fā)雙貫焉?!?/p>
典故:南北朝時,北周有個叫長孫晟的武將武藝高強,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特別是射箭的功夫,無人敢與他相比。
北周的國王為了安定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突厥人,決定把一位公主嫁給突厥王攝圖。為了安全起見,派長孫晟率領(lǐng)一批將士護送公主前往突厥。
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終于到了突厥。攝圖大擺酒宴,宴請長孫晟。
酒過三巡,按照突厥人的習慣要比武助興。 突厥王命人拿來一張硬弓,要長孫晟射百步以外的的銅錢。
只聽得“格勒勒”一聲,硬弓被拉成彎月,一枝利箭“嗖”地一聲射進了銅錢的小方孔。從此攝圖對長孫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經(jīng)常讓他陪著自己一塊兒去打獵。
有一次,他倆正在打獵,攝圖猛抬起頭,看見天空中有兩只大雕在爭奪一塊肉,于是他遞給長孫晟兩枝箭請長孫晟把這兩只雕射下來。長孫晟接過箭策馬馳去,對準兩只廝打得難分難解的大雕,“嗖”的一聲,兩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來了。
用法:原指射箭技術(shù)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