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美男:潘安 衛(wèi)玠 蘭陵王 子都 嵇康 呂布 韓子高 宋文公 宋玉 鄒忌一,潘安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晉時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
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岳年輕時,坐車到洛陽城外游玩,當時不少妙齡姑娘見了他,都會怦然心動給他一個“回頭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著他走。
因此常嚇得潘安不敢上街。有的懷春少女難以親近他,就用水果來投擲他,每每滿載而歸,于是民間就有了“擲果盈車”之說。
以至后世文學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詞。有個叫張孟陽的相貌奇丑,也學著潘岳的樣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門,婦人就往他車上吐唾沫,扔石頭,石頭倒也滿載而歸。
典型的男性版東施效顰! 潘岳不僅長了張錦繡皮囊還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很小就顯露出文學天賦,被鄉(xiāng)里稱為“奇童”。二十來歲時,晉武帝司馬炎一天來了興趣,下鄉(xiāng)耕田作秀,大伙紛紛寫馬屁文章。
結(jié)果潘岳的賦作得最好。大臣們一看,這小白臉,算什么東西,馬屁膽敢拍得比我們好!嫉妒得要死,立馬趕他出朝廷。
賦閑十年后,潘岳終于被重新錄用。先后當了河陽還令的縣太爺,頗有政績。
風雅縣令在河陽縣種遍桃樹,時人號稱“一縣花”。此后在政壇屢升屢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后,回洛陽任京官。
幾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鬢發(fā)花白,飽嘗宦海艱辛,學會了趨炎附勢。 二,衛(wèi)玠 衛(wèi)玠是歷史上唯一因為太帥了而被人“看”死的美男子 記得三國中殺掉鄧艾父子的衛(wèi)瓘嗎?衛(wèi)玠就是他的孫子,表字叔寶。
關(guān)于衛(wèi)玠的美,《晉書》里用詞有“明珠”,“玉潤”等等,他為人喜怒不表于形,總之是個面無表情的玉人。這孩子自幼風神秀異,坐著羊車行在洛陽街上,遠遠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時人稱之“璧人”。
洛陽居民傾城而出,夾道觀看小璧人。可這玉人特愛開口。
當時風氣最盛行清談:手里拿個麈尾模樣悠雅地侃侃而談。剛開始時,“清談”主要談老莊之道,還有點哲學氛圍,后來變成了天南海北亂侃,比如談?wù)撊思业拈L相和行為(兩晉美男子多出名,也有這方面原因)。
爹媽怕衛(wèi)玠磨牙磨得太累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政治問題太敏感,最好避開,就限制他說話,真叫人吃不消。(我們有時候?qū)χM不去的BBS也時不時會唉聲嘆氣一翻)。
三, 蘭陵王蘭陵王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是東魏大權(quán)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后當上東魏第二任權(quán)臣。
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干,卻于29歲死在奴隸手里,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 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
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繼任,干脆一腳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
高長恭當時還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只收下一個。美男子的眼光真是高,連皇帝介紹的小姐19個在他眼中都成了恐龍,就一個勉強算美眉。
高長恭驍勇善戰(zhàn),據(jù)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以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lǐng)五百騎士,沖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
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面具。有人懷疑“蘭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吊下弓弩手數(shù)百名,前來接應(yīng)。
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
史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shù)果,必與將士共之”。
高長恭后來不知為何染了個大毛病:貪財。門口常有行賄的進進出出。
搞得老百姓都說三道四。屬下尉相愿問他:“王既然俸祿那么高,何必如此貪?”長恭答不上來。
相愿說:“您是不是因為怕功勞高,被主上忌諱,故意給自己抹點污垢?”長恭這才開口說:“是的。”相愿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
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
相愿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yǎng)病,別干預政事了。” 長恭聽了勸告,便偶而裝裝病。
但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愿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但失利,追悔莫及。” 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叫人給他送去毒藥一杯。
皇帝殺人,連理由都沒扯。高長恭死時的年齡沒有記載,估計才三十出頭。
留下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四年后,失去了支柱的北齊就為宇文氏所滅,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
四,子都 《詩經(jīng)》有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意思是說,一個女孩子本來跟某帥哥有個約會,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帥哥哥沒有見到,卻見到了一個愚駑蠢笨的傻佬。在這首詩里,“子都”被用作了帥哥的代名詞,或者也可以說,子都乃是。
男兒膝下有黃金這句話不是說男的就不能下跪,而是說一個男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尊嚴。“膝下”在這里是一個指代詞,指下跪,但是引申義為“屈服”。
古人對于下跪這個禮節(jié)是非常在意的,尤其是有骨氣的男兒,是不能輕易給人行此大禮的.他的本意是男兒下跪就和黃金一樣珍貴,所以不會隨便向人下跪.
這句話出自京劇《桑園會》唱詞。其劇寫春秋時人秋胡外出十年,在魯國為大夫,回鄉(xiāng)探親時同妻子羅梅英在桑園中相遇,然已互不相識。秋胡于園中調(diào)戲其妻而被痛罵,及至家,真相大白,妻憤而欲絕。秋母責令秋胡與妻下跪賠罪,秋胡不愿,遂有面文之唱詞。
南園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這首詩由兩個設(shè)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了。
第一個設(shè)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帶吳鉤"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么豪邁!"收復關(guān)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xiāng)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一、二兩句,十四字一氣呵成,節(jié)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xiàn)力,它不只構(gòu)成了特定句式(疑問),而且強調(diào)了反詰的語氣,增強了詩句傳情達意的力量。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zhàn)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wèi)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郁積已久的憤懣情懷。李賀是個書生,早就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語,表示實在出于無奈。次句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愿。然而"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書生意氣,自然成就不了收復關(guān)山的大業(yè),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jīng)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這一矛盾,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里詩人又不用陳述句而用設(shè)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郁。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zhuǎn)入沉郁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jié)奏,峻急中作回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在詩歌的節(jié)奏里,使讀者從節(jié)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受。
李賀《南園》組詩,多就園內(nèi)外景物諷詠,以寫其生活與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見發(fā)端,卻憑空寄慨,于豪情中見憤然之意。蓋只是同時所作,拉雜匯編,不能以題目限的。
涵:芬芳、涵碧。
涵泳乎其中。——左思 《吳都賦》琛:尊貴,博雅。
琛,寶也。——《說文新附》源:淵源、源頭。
啟生人之耳目,窮法度之本源。——《舊唐書·儒學傳序》冠:尊貴,冠達。
冠至尊也。——《禮記·問喪》三聯(lián)閱讀3lian.com/zl/轉(zhuǎn)載請保留 銘:銘志。
志立人上,銘意立報。又音同“鳴”,意出類拔萃,一鳴驚人。
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禮記·祭統(tǒng)》佳:內(nèi)秀、文雅、美好。佳人不同體,美人不同面,而皆說于目。
——《淮南子·說林》蕓:文雅,清麗。元載末年,造蕓輝堂于私第。
蕓輝,香草名也。——唐 · 蘇鶚《杜陽雜編》澤:天延恩典、福被九郡。
澤及萬世而不為仁。——《莊子·大宗師》楷:楷模、剛直、疏而不屈。
今世行之,后世以為楷。——《禮記·儒行》鴻:飛靈、勇毅、寓意凌氣和遠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溪:清麗,婉約。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晉 · 陶淵明《陶淵明集·桃花源記》璇:美玉,美好。
璇,美石次玉。——《說文》柏:高潔、清翠。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佩:清雅,美麗。
遺余佩兮澧浦。——《楚辭·湘君》宸:帝王、王位的代稱。
宸扉既辟。—— 王勃《九成宮頌》:望舒(出自《楚辭》)、維哲(出自《楚辭》)、周翰(出自《詩經(jīng)》)、子衿(出自《詩經(jīng)》)、千帆(出自《宋詞》)等 · 文彬 出自《論語》:“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恭敬有禮,是謂君子,做男孩名氣質(zhì)出眾。· 思誠 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寓意忠誠守信,做男孩名寄托正文君子之望。· 俊杰 出自《春秋繁露?爵國》“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萬人者曰英”。
才智出眾的人。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 經(jīng)國 出自《典論·論文》:“蓋文章者,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有經(jīng)天緯地之能,適合做男孩名。
· 弘毅 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肩負家族傳承重任,做男孩名寓意弘揚家族香火。· 思齊 出自《論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
比喻向美好的事物看齊,做男孩名有積極進取之厚望。· 克明 出自《尚書·伊訓》:“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心思澄明,能夠做到心明眼亮,適合做男孩名。· 朝宗 出自《詩經(jīng)?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百川歸海。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 博聞 出自《漢書?東方朔傳》:“自以智能海內(nèi)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見聞廣博。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靈均 出自《離騷》,“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靈均:靈善而均調(diào)。屈原,字原,靈均是對“原”字進行的解釋,也寓意男孩為正人君子。
· 杜若 出自《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謂服之“令人不忘”。
上下文中還有“杜衡”,也是香草名,可做兄弟名字。· 浩初 出自唐陳子昂《昭夷子趙氏碑》:“請爾靈龜,永晏息乎浩初”一句。
此名意為浩瀚的波濤,寓意眼界開闊、大氣磅礴、乘風破浪、楊帆遠航。· 俊譽 出自宋謝采伯《密齋筆記》:“時蜀人陳堯叟亦有俊譽”一句。
此名意為才智出眾的名聲,寓意文采斐然、智慧過人、名聲遠揚、人中俊杰。· 江沅 出自《楚辭·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沅”,沅為水名,此名寓意心胸開闊,揚帆遠航,三元及第,功成名就。
· 瑾瑜 出自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今世所覩,懷瑾瑜而握蘭桂者,悉恥為之。”瑾瑜比喻美德賢才。
· 子衿 出自曹操《短歌行》,“青青子矜,悠悠我心”,此命寓意賢良人才。· 靈犀 出自唐代李商隱詩《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此名形容心靈相通,寓意聰慧過人,一點即通。· 鐘毓 出自成語“鐘靈毓秀”,意為凝聚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yōu)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
此命寓意男寶寶靈秀聰慧、才氣過人。如有兄弟可取名“鐘靈”。
· 周翰 源自《詩經(jīng)·大雅·崧高》,“維申及甫,維周之翰”一句,指周朝首都的垣墻,意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此名寓意才氣過人,學識廣博,前途遠大,功成名就。望采納,謝謝。
《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牀,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毛 傳:“半圭曰璋……璋,臣之職也。”詩意祝所生男子成長后為王侯,執(zhí)圭璧。后因稱生男為“弄璋”。 唐 白居易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詩見示因以二絕和之》之二:“弄璋詩句多才思,愁殺無兒老 鄧攸 。” 明 沉受先 《三元記·助納》:“尚未弄璋弄瓦,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 安老爺 ﹞好容易才找著了‘病立痊,孕生男’六個字,忙說:‘不是病,一定要弄璋的。’” 魯迅 《書信集·致增田涉》:“對弄璋之喜,大為慶賀。”
古人指生下男孩子把璋給男孩子玩,璋是指一種玉器,希望兒子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后人因此稱生男孩為弄璋。后來就把生下男孩子稱為“弄璋之喜”,而把生下女孩子稱為“弄瓦之喜”。
學富五車
釋義] 學問很多;有五車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富:豐富;五車:指五車書;形容書很多。
[語出] 宋·畢仲游《西臺集》:“好學五車富;輕財四壁貧。”
才高八斗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于刻畫自然景物,開創(chuàng)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shù)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并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謝靈運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于飲酒時自嘆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意味天下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里,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
由此,后世便稱才學出眾者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隱的《可嘆》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唐徐夤的《獻內(nèi)翰楊侍郎》中有:“欲言溫暑三緘口,閑賦宮詞八斗才” 等等。[2]
出處
南朝·宋·無名氏《釋常談·斗之才》文章多,謂之八斗之才。
《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名賢集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是出自於汪洙的訓蒙幼學詩。
作者汪洙,字德溫,寧波人。是北宋年間著名學者。
他寫的《神童詩》,是一篇影響廣泛的啟蒙讀物。
訓 蒙 幼 學 詩 (看第七句)
天子重賢豪 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幼小須勤學 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子貴 盡是讀書人
教子以詩書 何勞更外圖 但教仙桂在 終是勝耕鋤
養(yǎng)子教讀書 書中有金玉 一子受皇恩 全家食天祿
養(yǎng)子切須教 莫嫌家里貧 手拈一管筆 到處不求人
七歲應(yīng)神童 天生我性聰 有才朝圣主 何必謁侯公
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 男兒當自強
鑿山通大海 鏈石補青天 世上無難事 人心自不堅
昔日一貧儒 今乘駟馬車 鄉(xiāng)人皆嘆惜 養(yǎng)子教詩書
刮鏡光方徹 淘沙始見金 世人如欲學 須用下真心
一舉登科日 雙親未老時 歷階趨宰輔 猶掛老來衣
昨日堯階試 今朝掛綠袍 歸來親未老 方信讀書高
直上蟾宮去 藍袍惹桂香 花街紅粉女 爭看綠衣郎
衫長堪掃地 袖大好搖風 有志朝天子 無心謁相公
神童衫子短 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 先來謁相公
來歲春三月 花香襯馬蹄 有人在平地 看我上云梯
暖日浮金殿 和風動玉除 宮娥調(diào)雅樂 帝子誦詩書
一看欄干絕 清風水際間 白云飛過去 天外見青山
花開蝶滿枝 花卸蝶還稀 惟有堂前燕 主人貧亦歸
詩酒琴棋客 風花雪月天 有名閑富貴 無事小神仙
往事多如夢 流年只斷魂 不堪春日盡 細雨又黃昏
盡值春多雨 催殘花易空 不知春態(tài)度 猶在雨陰中
人皆苦炎熱 我愛夏日長 薰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向曉鋪階濕 如煙障碧天 幾回芳草上 珠樣不勝圓
楓落吳江冷 霜橫楚岸寒 晴煙飛水面 愛日上云端
任人舒復卷 筆落似蠶聲 寫盡相思字 因風寄有情
七札弓何勇 千鈞弩不強 手持七寸管 容易達朝堂
香膠和汞煙 搗作方圓片 日日漸消磨 自身卻不見
紫石為奇硯 無痕妙處多 煩君收什取 免被別人磨
有過不能改 知賢不肯親 雖生人世上 未得謂之人
荷德如山重 承恩似海深 莫將風火性 燒斷歲寒心
山色無遠近 看山終日行 峰巒隨處改 行客不知名
九日龍山飲 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 舞愛月留人
一日今年始 一年前事空 凄涼百年事 應(yīng)與百年同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