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站靜心整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出處:年代:唐 作者: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漢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tuán)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全詩: 《雜曲歌辭·憶江南》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 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下一句是 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這篇有關(guān)于
鷹風(fēng)凋晚葉,蟬露泣秋枝. 唐·王勃《餞韋兵曹》露金熏菊岸,風(fēng)佩搖蘭坂. 唐·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風(fēng)林纖月落,衣露凈琴張. 唐·杜甫《夜宴左氏莊》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唐·李賀《竹》 玉碗盛殘露,銀燈點舊紗. 唐·李賀《過華清宮》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唐·李賀《黃頭郎》暗滴花垂露,斜輝月過城. 唐·張繼《春夜皇甫冉宅歡宴》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唐·李商隱《涼思》疏蘭尚染煙,殘菊猶承露. 唐·李世民《山閣晚秋》艷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唐·劉希夷《江南曲八首》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唐·王維《秋夜曲》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唐·李白《清平調(diào)》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唐·李白《清平調(diào)》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葉含濃露如啼眼,枝嫋輕風(fēng)似舞腰. 唐·白居易《楊柳枝》一夜清風(fēng)蘋末起,露珠翻盡滿池荷. 唐·王涯《秋思二首》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唐·李煜《秋鶯》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宋·晏殊《清平樂》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蘇軾《蝶戀花》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宋·秦觀 鵲橋仙1.《暮江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一道殘陽①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② 可憐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注釋】: ①殘陽:將落山的太陽光。
②瑟瑟:碧綠色。 ③憐:愛。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農(nóng)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2. 《蟬》 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 體裁:【五古】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注釋】: (1)綏: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3.《詩經(jīng) · 蒹葭》 年代:【先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2]。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3]。
【注釋】: [1]:音西,干 [2]:音四,水邊 [3]:音止,水中的小沙灘 4.《詩經(jīng) · 蓼蕭》 年代:【先秦】 彼蓼蕭兮,零露湑兮。 既見君子,我心寫兮。
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蓼彼蕭兮,零露瀼瀼。
既見君子,為龍為光。 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蓼彼蕭兮,零露泥泥。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
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蓼彼蕭兮,零露濃濃。
既見君子,鞗革沖沖。 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注釋】 蓼(音路):長大貌。零:落。
湑(音許):盛貌。一說晶瑩貌;一說露貌。
君子:一說指諸侯。寫:宣泄。
譽處:安處。 瀼瀼(音攘):露盛貌。
龍:寵,光寵。 泥泥:濡濕貌。
豈弟(音凱替):同愷悌,和易近人。豈(音凱):樂。
鞗(音條)革:皮革制馬韁繩。沖沖:垂飾貌。
和鸞:古代車馬上的鈴鐺。在軾曰和,車轆曰鸞。
攸:所。 5.《憶江南》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詞】 春去也, 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 叢蘭浥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嚬。
【注釋】 ①多謝: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陽人。
②袂(mèi):衣袖。 ③浥(yì):沾濕。
暮江吟 白居易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上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在獄詠蟬并序 駱賓王
露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
題幘精舍 任翻
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松露滴衣裳。
蒹葭 詩經(jīng)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燕歌行 曹丕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題女郎廟 曹鄴
年年嶺上春無主,露泣花愁斷客魂。
月夜憶舍弟 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將來玉 盤上,不定始知圓。
1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鉤。
2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哀郢—-陸游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fā)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夜宴謠」溫庭筠
亭亭蠟淚香珠殘,暗露曉風(fēng)羅幕寒。
蝶戀花—-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上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南怨未開。
傷昔 韋莊
昔年曾作五陵游,午夜清歌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下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字莫愁。
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惟見水東流。
題幘精舍 任翻
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松露滴衣裳。
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
蓼蕭 詩經(jīng)
彼蓼蕭兮,零露湑兮。
既見君子,我心寫兮。
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蓼彼蕭兮,零露瀼瀼。
既見君子,為龍為光。
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蓼彼蕭兮,零露泥泥。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
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蓼彼蕭兮,零露濃濃。
既見君子,鞗革沖沖。
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1.《暮江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一道殘陽①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②
可憐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注釋】:
①殘陽:將落山的太陽光。
②瑟瑟:碧綠色。
③憐:愛。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農(nóng)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2. 《蟬》
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 體裁:【五古】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注釋】:
(1)綏: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3.《詩經(jīng) · 蒹葭》
年代:【先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2]。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3]。
【注釋】:
[1]:音西,干
[2]:音四,水邊
[3]:音止,水中的小沙灘
4.《詩經(jīng) · 蓼蕭》
年代:【先秦】 彼蓼蕭兮,零露湑兮。
既見君子,我心寫兮。
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蓼彼蕭兮,零露瀼瀼。
既見君子,為龍為光。
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蓼彼蕭兮,零露泥泥。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
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蓼彼蕭兮,零露濃濃。
既見君子,鞗革沖沖。
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注釋】
蓼(音路):長大貌。零:落。湑(音許):盛貌。一說晶瑩貌;一說露貌。君子:一說指諸侯。寫:宣泄。譽處:安處。
瀼瀼(音攘):露盛貌。龍:寵,光寵。
泥泥:濡濕貌。豈弟(音凱替):同愷悌,和易近人。豈(音凱):樂。
鞗(音條)革:皮革制馬韁繩。沖沖:垂飾貌。和鸞:古代車馬上的鈴鐺。在軾曰和,車轆曰鸞。攸:所。
5.《憶江南》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詞】
春去也,
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
叢蘭浥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嚬。
【注釋】
①多謝: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陽人。
②袂(mèi):衣袖。
③浥(yì):沾濕。
1、管領(lǐng)春風(fēng)陪舞燕,帶露含凄惜別。
——清·鄭燮《念奴嬌 桃葉渡》釋義:綠楊帶領(lǐng)著春風(fēng)陪著燕子飛舞,帶著露珠凄然離別。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宋·楊萬里《小池》釋義: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3、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 望月懷古》釋義: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4、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 漢·漢樂府《長歌行》釋義: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5、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釋義:從今夜就進(jìn)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6、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宋·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釋義: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7、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唐·虞世南《蟬》釋義: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8、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先秦·屈原《離騷》釋義:早晨我飲木蘭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殘瓣充饑。9、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宋·文天祥《正氣歌》釋義:一旦受了風(fēng)寒染上了疾病,那溝壑定會是我的葬身之地10、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釋義: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
1.《暮江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一道殘陽①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② 可憐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注釋】: ①殘陽:將落山的太陽光。
②瑟瑟:碧綠色。 ③憐:愛。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農(nóng)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2. 《蟬》 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 體裁:【五古】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注釋】: (1)綏: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3.《詩經(jīng) · 蒹葭》 年代:【先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2]。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3]。
【注釋】: [1]:音西,干 [2]:音四,水邊 [3]:音止,水中的小沙灘 4.《詩經(jīng) · 蓼蕭》 年代:【先秦】 彼蓼蕭兮,零露湑兮。 既見君子,我心寫兮。
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蓼彼蕭兮,零露瀼瀼。
既見君子,為龍為光。 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蓼彼蕭兮,零露泥泥。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
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蓼彼蕭兮,零露濃濃。
既見君子,鞗革沖沖。 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注釋】 蓼(音路):長大貌。零:落。
湑(音許):盛貌。一說晶瑩貌;一說露貌。
君子:一說指諸侯。寫:宣泄。
譽處:安處。 瀼瀼(音攘):露盛貌。
龍:寵,光寵。 泥泥:濡濕貌。
豈弟(音凱替):同愷悌,和易近人。豈(音凱):樂。
鞗(音條)革:皮革制馬韁繩。沖沖:垂飾貌。
和鸞:古代車馬上的鈴鐺。在軾曰和,車轆曰鸞。
攸:所。 5.《憶江南》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詞】 春去也, 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 叢蘭浥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嚬。
【注釋】 ①多謝: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陽人。
②袂(mèi):衣袖。 ③浥(yì):沾濕。
春去也。共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1. 關(guān)于江南貢院的詩句
關(guān)于江南貢院的詩句 1.關(guān)于江南的詩句
望江南 歐陽修 江南蝶, 斜日一雙雙。
身似何郎全傅粉, 心如韓壽愛偷香, 天賦與輕狂。 微雨后, 薄翅膩煙光。
才伴游蜂來小院, 又隨飛絮過東墻, 長是為花忙。 望江南 蘇 軾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 吳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
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fēng)。 堤畔畫船空。
懨懨醉,盡日小簾櫳。 宿燕夜歸銀燭外,流鶯聲在綠陰中。
無處覓殘紅。
2.關(guān)于江南的詩句大全
江南詩詞吟詠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唐·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憶江南 【唐·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望江南 【宋·蘇東坡】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雙調(diào)望江南 壽秋水 【宋·劉辰翁】 齊眉舉,彩侍紫霞記。天上九朝島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
人唱自家詞。 籬下菊,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風(fēng)記我一聯(lián)詩。留著晚香時。
雙調(diào)望江南 壽張粹翁 【宋·劉辰翁】 七日后,董會是墾前。二月之間澤以此,余年河止萬三千。
日擬醉華筵。 歌白雪,除是雪地傳。
看取長生部屢倒,眼前橘粟術(shù)何直。自唱鵲橋仙。
江南好/憶江南 【宋·趙師俠】 天共水,水遠(yuǎn)與天連。天凈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兩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與景,人景古難全。
景若佳時心自快,心遠(yuǎn)樂處景應(yīng)妍。休與俗人言。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晝永,初夜月侵床。露臥一叢蓮葉畔,芙蓉香細(xì)水風(fēng)涼。
枕上是仙鄉(xiāng)。 望江南 【宋·周邦彥】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
芳草懷煙迷水曲,密云銜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墻外見花尋路轉(zhuǎn),柳陰行馬過鶯啼。
無處不凄凄。 憶江南 【唐·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望江南 【宋·戴復(fù)古】 有說未盡處,為續(xù)四曲 壺山好,博古又通今。結(jié)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直千金。
四海有知音。 門外路,咫尺是湖陰。
萬柳堤邊行處樂,百花洲上醉時吟。不負(fù)一生心。
江南柳 【宋·張先】 隋堤遠(yuǎn),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guān)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樓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 【唐·李煜】 閑夢遠(yuǎn),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憶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沈。
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
山下孤煙漁市曉,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江南草,如種復(fù)如描。深映落花鶯舌亂,綠迷南浦客魂消。
日日斗青袍。 風(fēng)欲轉(zhuǎn),柔態(tài)不勝嬌。
遠(yuǎn)翠天涯經(jīng)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誰夢與蘭苕。
江南水,江路轉(zhuǎn)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fēng)晴細(xì)浪吐寒花。
迢遞送星槎。 名利客,飄泊未還家。
西塞山前漁唱遠(yuǎn),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輕揚繡簾風(fēng)。二月池塘新社過,六朝宮殿舊巢空。
頡頏恣西東。 王謝宅,曾入綺堂中。
煙徑掠花飛遠(yuǎn)遠(yuǎn),曉窗驚夢語匆匆。偏占杏園紅。
江南月,清夜?jié)M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沈鉤。
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fēng)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yīng)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處味偏濃。醉臥春風(fēng)深巷里,曉尋香旆小橋東。
竹葉滿金鍾。 檀板醉,人面粉生紅。
青杏黃梅朱閣上,鰣魚苦筍玉盤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輕素剪云端。瓊樹忽驚春意早,梅花偏覺曉香寒。
冷影褫清歡。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
謝女聯(lián)詩衾翠幕,子猷乘興泛平瀾??障栌垺?/p>
江南雨,風(fēng)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沈柳岸,紅綃香潤入梅天。
飄灑正瀟然。 朝與暮,長在楚峰前。
寒夜愁敧金帶枕,暮江深閉木蘭船。煙浪遠(yuǎn)相連。
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后庭偏映小桃開。
風(fēng)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
粉淚空流妝點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夢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葉,葉落絕歸期。縱使歸來花滿樹,新枝不是舊時枝。
且逐水流遲。 宿新市 【宋·楊萬里】 春光多在柳梢頭,揀得長條插酒樓。
便作家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fēng)流。 題覺海寺 【宋·黃庭堅】 爐煙郁郁水沉犀,木繞禪床竹繞溪。
一暇秋蟬思高柳,夕陽原在竹蔭西。 鵲橋仙 【宋·吳潛】 扁舟昨泊,危亭孤嘯,且斷閑云千里。
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 暮鴉木末,落鳧天際,都是一團(tuán)秋意。
癡兒馬矣女賀新涼,也不道、西風(fēng)又起。 馨香餅餌,新鮮瓜果,乞巧千門萬戶。
到頭人事空摶難,與拙底、無多來去。 癡兒妄想,夜看銀漢,要待云車飛渡。
誰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歡娛意緒。 滿江紅—禾興月波樓和友人韻 日薄寒空,正澤國,一汀霜葉。
過萬里,西風(fēng)塞雁,數(shù)聲哀咽。耿耿有懷天可訊,悠悠此恨誰能說。
倚闌干、老淚落關(guān)山,平蕪隔。.提短劍,腰長鋏。
昔壯志,今華發(fā)。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闊。
要斬.鼠..生.鼯埋九地,可憐烏兔馳雙轍。羨渠儂,健筆掃磨崖,文章別。
二月朔日夜觀燈偶成 【清·陳慶之】 通街士女涌如潮,歷亂燈光照碧霄。簫管釀成春一片,還疑今夕是元宵。
十景塘散步 橫塘如帶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黃云黃錦似當(dāng)年。
韶村夜泊 【明·談應(yīng)祥】 蘆葦弄秋聲,輕舟泊晚汀。客情成。
3.江南貢院的貢院名士
唐伯虎、鄭板橋、文天祥、吳敬梓、袁枚、林則徐、施耐庵、方苞、鄧廷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陳獨秀等歷史名人均為江南貢院的考生或考官。中國最后一個狀元劉春霖也出于此。
施耐庵
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江蘇興化人。名子安(一說名耳),又名肇瑞,字彥端,號耐庵。代表作是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施耐庵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jìn)士。
唐伯虎
唐伯虎(1470~1523),中國明代畫家,文學(xué)家。唐寅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世,故名唐寅,又因?qū)倩?,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魯國唐生、南京解元等,號稱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二十九歲到南京江南貢院參加鄉(xiāng)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正當(dāng)他躊躇滿志,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交惡運,絕意仕途。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應(yīng)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jìn)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弊鞴偾昂螅訐P州, 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
吳敬梓
吳敬梓(1701~1754),清代小說家,安徽全椒人。字敏軒,號粒民。吳敬梓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xué)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創(chuàng)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李鴻章
李鴻章(1823~1901),清代重臣,洋務(wù)運動倡導(dǎo)者,本名章桐,字漸甫(一字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安徽合肥東鄉(xiāng)(今肥東縣)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
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清代名臣,字叔平、瓶生,號聲甫,晚號松禪、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大學(xué)士翁心存之子。咸豐六年(1856年)一甲一名進(jìn)士,歷任戶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戶部尚書、軍機(jī)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大臣,是當(dāng)時著名的清流領(lǐng)袖。光緒戊戌政變,罷官歸里。卒后追謚文恭。翁同龢為光緒師傅,“得遇事進(jìn)言”,光緒“每事必問同龢,眷倚尤重”。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漢族,吉州吉水(今屬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孫,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宋理宗寶佑時進(jìn)士。官至丞相,封信國公。臨安危急時,他在家鄉(xiāng)招集義軍,堅決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義凜然,終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詩詞,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和頑強(qiáng)的戰(zhàn)斗精神。風(fēng)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qiáng)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
張謇
張謇(1853~1926),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yè)家、教育家,字季直,號嗇庵,出生于當(dāng)時江蘇省海門直隸廳常樂鎮(zhèn)。他主張“實業(yè)救國”,他一生創(chuàng)辦了20多個企業(yè),370多所學(xué)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興起,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寶貴貢獻(xiàn),被稱為“狀元實業(yè)家”。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yè)時曾說:“輕工業(yè)不能忘記張謇”。
4.關(guān)于描寫江南的詩句
泊船瓜洲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江南逢李龜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絕】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澡蘭香 淮安重午
年代:【宋】 作者:【吳文英】 體裁:【詞】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dāng)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箬。莫唱江南古調(diào),怨抑難招,楚江沈魄。薰風(fēng)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yīng)翦菖浦自酌。但悵望、一屢新蟾,隨人天角。
鶯啼序
年代:【宋】 作者:【吳文英】 體裁:【詞】
殘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游蕩,隨風(fēng)化為輕絮。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xiāng)尚寄旅。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fēng)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dāng)時、短楫桃根渡。青樓彷佛,臨分?jǐn)”陬}詩,淚墨慘澹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吹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
5.江南貢院的貢院名士
唐伯虎、鄭板橋、文天祥、吳敬梓、袁枚、林則徐、施耐庵、方苞、鄧廷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陳獨秀等歷史名人均為江南貢院的考生或考官。
中國最后一個狀元劉春霖也出于此。施耐庵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江蘇興化人。
名子安(一說名耳),又名肇瑞,字彥端,號耐庵。代表作是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
施耐庵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jìn)士。唐伯虎唐伯虎(1470~1523),中國明代畫家,文學(xué)家。
唐寅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世,故名唐寅,又因?qū)倩?,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魯國唐生、南京解元等,號稱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
二十九歲到南京江南貢院參加鄉(xiāng)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正當(dāng)他躊躇滿志,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交惡運,絕意仕途。
鄭板橋鄭板橋(1693~1765),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字克柔,號板橋。
江蘇興化人,應(yīng)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jìn)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p>
作官前后,均居揚州, 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
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
吳敬梓吳敬梓(1701~1754),清代小說家,安徽全椒人。字敏軒,號粒民。
吳敬梓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xué)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創(chuàng)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李鴻章李鴻章(1823~1901),清代重臣,洋務(wù)運動倡導(dǎo)者,本名章桐,字漸甫(一字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安徽合肥東鄉(xiāng)(今肥東縣)磨店人。
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
翁同龢翁同龢(1830~1904),清代名臣,字叔平、瓶生,號聲甫,晚號松禪、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大學(xué)士翁心存之子。
咸豐六年(1856年)一甲一名進(jìn)士,歷任戶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戶部尚書、軍機(jī)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大臣,是當(dāng)時著名的清流領(lǐng)袖。光緒戊戌政變,罷官歸里。
卒后追謚文恭。翁同龢為光緒師傅,“得遇事進(jìn)言”,光緒“每事必問同龢,眷倚尤重”。
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 漢族,吉州吉水(今屬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孫,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
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宋理宗寶佑時進(jìn)士。
官至丞相,封信國公。臨安危急時,他在家鄉(xiāng)招集義軍,堅決抵抗元兵的入侵。
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義凜然,終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詩詞,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和頑強(qiáng)的戰(zhàn)斗精神。
風(fēng)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qiáng)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
張謇張謇(1853~1926),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yè)家、教育家,字季直,號嗇庵,出生于當(dāng)時江蘇省海門直隸廳常樂鎮(zhèn)。他主張“實業(yè)救國”,他一生創(chuàng)辦了20多個企業(yè),370多所學(xué)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興起,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寶貴貢獻(xiàn),被稱為“狀元實業(yè)家”。
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yè)時曾說:“輕工業(yè)不能忘記張謇”。
6.關(guān)于江南的詩句
1、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2、憶江南 ——唐·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3、憶江南 ——唐·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4、望江南 ——宋·蘇東坡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5、雙調(diào)望江南 壽秋水 ——宋·劉辰翁
齊眉舉,彩侍紫霞記。天上九朝島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詞。
籬下菊,醉把一枝枝?;ㄋ蚓镲L(fēng)記我一聯(lián)詩。留著晚香時。
6、雙調(diào)望江南 壽張粹翁 ——宋·劉辰翁
七日后,董會是墾前。二月之間澤以此,余年河止萬三千。日擬醉華筵。
歌白雪,除是雪地傳。看取長生部屢倒,眼前橘粟術(shù)何直。自唱鵲橋仙。
7、江南好/憶江南 ——宋·趙師俠
天共水,水遠(yuǎn)與天連。天凈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兩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與景,人景古難全。景若佳時心自快,心遠(yuǎn)樂處景應(yīng)妍。休與俗人言。
8、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晝永,初夜月侵床。露臥一叢蓮葉畔,芙蓉香細(xì)水風(fēng)涼。枕上是仙鄉(xiāng)。
9、望江南 ——宋·周邦彥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芳草懷煙迷水曲,密云銜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墻外見花尋路轉(zhuǎn),柳陰行馬過鶯啼。無處不凄凄。
10、憶江南 ——唐·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7.有關(guān)江南的詩詞
王勃 采蓮曲 江南采蓮今已暮。
王勃 江南弄 江南弄, 陳子昂 送客 江南多桂樹, 劉長卿 發(fā)越州赴潤州使院,留別鮑侍御 江南江北春草, 周先生畫洞庭歌 江南客, 隔漢江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 溫庭筠 邊笳曲 江南戍客心, 代春閨 江南日暖鴻始來, 三月三日,義興李明府后亭泛舟 江南煙景復(fù)如何, 奉和韓晉公晦日呈諸判官 江南無處不聞歌, 張籍 楚妃嘆 江南雨多旌旗暗, 張籍 江南行 江南人家多橘樹,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仆射 江南水闊朔云多, 讀庾信集 江南江北為君愁。 閑望 江南舊隱是誰家。
讀庾信集 江南江北為君愁。 杜牧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橫江,裴使君見迎,李趙二秀才同來,因書四韻,兼寄江南許渾先輩 江南仲蔚多情調(diào), 江南 江南一路酒旗多。
州留別張員外 江南相送君山下, 王勃 秋江送別二首 江南江北互相望。 同趙侍御干湖作 江南湖水咽山川, 王維 送沈子福歸江東 江南江北送君歸。
崔顥 江畔老人愁 江南年少十八九,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五 江南江北春冬花。 聽箏 江南歧路洛陽城。
悲歌 江南淥水通朱閣。 徐州使院賦 江南花柳從君詠, 張籍 江南行 江南風(fēng)土歡樂多, 張籍 江村行 江南熱旱天氣毒, 劉禹錫 堤上行三首(選二) 其二 江南江北望煙波, 白居易 新小灘 江南客見生鄉(xiāng)思, 李商隱 柳 江南江北雪初消, 陸龜蒙 食魚 江南春旱魚無澤, 陸龜蒙 小雪后書事 江南寒色未多偏。
陸龜蒙 春思二首 其二 江南酒熟清明天, 夜集張 所居 江南成久客, 冬日見牧牛人擔(dān)青草歸 江南草可結(jié)。 感遇十二首(選五) 其七 江南有丹桔, 宴越府陳法曹西亭 江南歸思逼, 李白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diào) 江南楊梅熟。
竹里館 江南冰不閉, 杜甫 夢李白二首 江南瘴癘地, 張籍 江南春 江南楊柳春,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選三) 其十三 江南放屈平。 白居易 朱陳村 江南與江北, 賈島 投孟郊 江南有高唱, 杜牧 斫竹 江南苦吟客, 白居易 朱陳村 江南與江北, 白居易 哭王質(zhì)夫 江南有毒蟒, 白居易 紫毫筆 江南石上有老兔,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其十三 江南放屈平。
白居易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 江南雪。
白居易 贈李兵馬使 江南別有樓船將, 白居易 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江南九月未搖落, 白居易 憶舊游-寄劉蘇州。 江南舊游凡幾處?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江南臘月半, 白居易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見和憶吳中舊游五首 江南風(fēng)月會重游。
白居易 見殷堯藩侍御憶江南詩三十首詩中多敘蘇杭勝事余嘗典二郡因繼和之 江南名郡數(shù)蘇杭, 白居易 想東游五十韻并序 江南歲有秋。 白居易 池上小宴問程秀才 江南境物暗相隨。
白居易 南池早春有懷 江南春欲半。 白居易 楊柳枝二十韻 楊柳枝,洛下新聲也。
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詞章音韻,聽可動人,故賦之。 江南苦別離。
白居易 憶江南詞三首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其一 江南好, 白居易 憶江南詞三首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其二 江南憶, 白居易 憶江南詞三首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其三 江南憶, 白居易 蘇州故吏 江南故吏別來久, 白居易 新小灘 江南客見生鄉(xiāng)思, 鮑照 望孤石詩 江南多暖谷。 晁補之 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賞心晤為韻 江南盛郁蒸, 晁補之 芳儀怨 江南花發(fā)鷓鴣飛, 晁補之 贈楊景平 江南細(xì)雨收黃梅, 晁補之 次韻和趙令僉防御春日感懷 江南太守舊詩人, 晁補之 禱雨宿九曲池上三首一。
江南山更青, 晁說之 送許同夫赴江寧知錄 江南江北遙相憶。 晁說之 桃 江南桃葉齊, 晁說之 二十二弟自常州寄翦刀及筆來作長句 江南刀筆有如此, 晁說之 笑 江南陸后還安否, 晁說之 式微 江南江北有從違。
陳師道 和和叟梅花 江南望斷無來使, 陳師道 次韻黃無悔惜梅 江南春信小遲回。 陳子昂 送客 江南多桂樹。
崔國輔 題豫章館 江南轉(zhuǎn)佳麗。 崔顥 江畔老人愁 江南年少十八九,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江南江北春冬花 杜甫 夢李白二首其一 江南瘴癘地, 杜牧 斫竹 江南苦吟客, 杜牧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橫江裴使君見迎李趙二秀才同來因書四韻兼寄江南許渾先輩 江南仲蔚多情調(diào), 杜牧 代人寄遠(yuǎn) 六言二首 其二 江南綠草迢迢。
杜牧 江南送左師 江南為客正悲秋, 范成大 九月三日宿胥口,始聞雁 江南渺云水。 范成大 題畫卷五首 江南野水連天。
范成大 嶺上紅梅 江南春風(fēng)一枝足。 范成大 次韻季陵貢院新晴 江南行處夢不隔。
范成大 七月十八日濃霧作雨不成 江南富秋暑, 范仲淹 無題 江南有美人, 歸莊 落花詩 江南春老嘆紅稀, 韓愈 鳴雁 江南水闊朔云多, 何承天 贈范曄詩 江南無所有。 賀鑄 題楊子王輅故居清軒:(戊辰上巳日賦) 江南千里春。
賀鑄 阻風(fēng)白鷺洲招訥上人:(辛未正月賦) 江南春物為誰好, 賀鑄 清明病中 江南此候同。 黃庭堅 演雅 江南野水碧于天, 黃庭堅 留王郎 江南水無津。
黃庭堅 次韻宋懋宗僦居甘泉坊雪后書懷 江南石上對洼尊。 黃庭堅 次韻子瞻題郭熙畫秋山 江南江北飽看山。
黃庭堅 再答元輿 江南樓閣白蘋風(fēng), 黃庭堅 次韻謝黃斌老送墨竹十二韻 江南鐵鉤鎖, 黃庭堅 次韻楊明叔見餞十首(之十并序) 江南水如天。 黃庭堅 和中玉使君晚秋開天寧節(jié)道場 江南江北盡云沙, 黃庭堅 沖雪宿新寨忽忽不樂 江南長盡捎云竹, 黃庭堅 呻吟齋睡起五首呈世弼(之一) 江南一枕夢, 。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下一句 ,弱柳從風(fēng)疑舉訣出自哪里的全部內(nèi)容,以及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下一句 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2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