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適宜種植在海拔1700m以上地區(qū),白魔芋宜種植在海拔1500m以下地區(qū)魔芋種植技術(shù)。同時,種植中宜選空氣濕度相對高一些,半陰半陽的小環(huán)境。
魔芋不適合種植在土壤黏性較大的地塊,一定要注意選擇黃壤或紫壤以及沙質(zhì)土壤和砂土,否則魔芋的成活率會很低。還要特別注意不可以進行連作,也不能在前農(nóng)作物連作的土地上種植,前農(nóng)作物為辣椒和煙草的土壤也不行。
擴展資料
魔芋根系分布較淺,莖葉相對柔弱,過于頻繁的農(nóng)事操作,容易給魔芋植株造成損傷,進而給病菌侵染和傳播帶來可乘之機,這一點與種植其他作物有很大差別。因此,種植魔芋管理不能過勤、過細,要在選擇適宜地塊、保證種芋質(zhì)量基礎上,盡量施足底肥。
多施有機肥,不斷培肥地力,同時深耕改良土壤,增強土壤通透性與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病蟲雜草數(shù)量。魔芋種植后,要盡量減少追肥、中耕、除草、施藥等農(nóng)事操作,以防范病害發(fā)生。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nèi)容>
內(nèi)容來自用戶:仇波
魔芋種植技術(shù)要點
一、種芋選擇
種芋的選擇標準
1、無?。?br>2、無傷或傷口已愈合者;
3、球莖形圓或長圓(扁圓者為劣質(zhì));頂芽肥壯;
4、葉柄痕較小,凡超過球莖直徑1/2者為劣質(zhì);
5、芽窩不宜太深;
6、商品芋的種芋重花魔芋為500g以下,白魔芋為100g以下,每類種芋大小基本一致,以便分類分齡栽培;
7、根狀莖應充實、無病害,以2年生株上的根狀莖為好。
二、種植前的處理
用下列方法進行消毒,凡浸種者不能混入帶病的種芋,不然將助長傳病。
1、鏈霉素是防治細菌性病害的特效藥,污染也輕。用1000萬單位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兌水20kg液浸種芋0.5~1小時后,取出曬晾1天~2天;90年代推出的防治細菌病害的來菌感(或稱殺菌王、消毒靈)可按說明書試用。
2、用40%福爾馬林加水200倍~250倍液浸種20分鐘~30分鐘,或用0.1%高錳酸鉀液浸種芋10分鐘,均取出曬晾1天~2天。
3、將種芋芽向上擺在地面,50%多菌靈水溶劑500倍液,每m2噴藥150ml,或用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按150ml~200ml/ m2用量均勻噴霧主芽周圍,藥液在臨用時配備。
4、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粉劑做種芋粉衣消毒,用藥量為種芋重量的2%~3%,用填充劑石膏或草木灰與藥混勻,在浸種后取出趁濕裹上粉衣。以上4法,第1法必用,其余四、施肥(二)種植密植及用種量注意事項: (五)清除病株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