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1:用法用量要精準。
不論是藥品的使用 時間、頻率,還是次數(shù)、用量等,都需要父母嚴密管控。一旦超出劑量,就容易引發(fā)中毒,而劑量過少則不易達到療效。
原則2:早預防、早治療。 媽媽要成為孩子的第二個醫(yī)生,多了解孩子的生理特性,有針對性的對小孩易患的疾病做到早預防,早治療。
小兒上火,是年輕父母經常忽視的常見疾病,它一般表現(xiàn)為大便干結,小便黃赤,口舌長瘡或者愛哭鬧等癥狀,很多家長往往會忽視治療,殊不知兒童上火不加以控制治療,往往會引發(fā)扁桃體炎、咽炎、肺炎、感冒發(fā)燒等癥狀。治療兒童上火,現(xiàn)在很多年輕媽媽都選擇三公仔小兒七星茶,就是專門針對兒童上火的中成藥,藥性安全溫和。
有一百多年的使用歷史,孩子愛喝,是常見病兒童上火的不錯選擇。 原則3:推薦使用兒童專用藥物。
嬰幼兒臟器嬌嫩,發(fā)育不完全,適合使用藥性溫和、刺激少、副作用小的藥物。如小兒上火了,可考慮使用三公仔小兒七星茶,專門針對兒童上火,可預防治療使用。
1、注射法應慎用:注射對小兒的刺激較大,次數(shù)多可造成臀肌攣縮(表現(xiàn)為走路歪斜等),甚至注射不當有可能造成坐骨神經損傷。 2、注意藥袋標示:服用前檢查藥袋上的姓名、藥品總量、用法用量、臨床用途及注意事項、用藥指示、藥品的保存方式等。
3、一小時內的吐藥才需補服:小兒藥物起效很快,如果在1小時以內大量嘔吐,則再補服一劑;若超過1小時后嘔吐,不需補服。 4、出現(xiàn)副作用后帶藥品迅速就醫(yī):任何藥品都可能有程度不一的副作用,若服藥后有任何不適,有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或是藥品所引起,所以用藥后出現(xiàn)新的癥狀,請隨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
萬一不慎誤服藥品或服藥過量,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應帶著藥品迅速就醫(yī),可為患兒獲得正確診斷爭取寶貴的時間。 5、不要挑戰(zhàn)兒童的好奇心:大人應避免在兒童面前服藥;在喂食兒童藥物時,避免哄騙小孩藥品是糖果,以免孩子對藥物產生好奇從而引起誤服。
6、喂服兒童藥物要領: 嬰兒以毛巾或衣物包裹固定,使用吸管或口服注入筒,采取少量、多次給予原則,避免嬰兒嗆到;幼兒給予選擇權,如讓其選擇服藥姿勢、場所、藥丸先后順序等,并鼓勵幼兒合作,服藥后給予糖果或飲料獎勵,同時也可起到去除藥味作用。 。
1、藥量不多也不少 給小朋友的藥量,是依據(jù)年齡、體重(身高)來計算的喲! ◎主動提醒醫(yī)生、配藥醫(yī)生,仔細確認小朋友的年齡、體重、身高。
◎小朋友的肝腎發(fā)育未完全,一次給藥的劑量錯誤,就可能產生毒性或治療失效,每次服用藥量應力求精確。磨粉分包誤差大,應避免采用。
◎精確好用的量具、喂藥器,先確認藥量刻度,并正確量取,小朋友才能吃進適當?shù)乃幜俊?2、好吞服、免吃苦 避免孩子哭鬧嗆吐,您應選擇適合小朋友吃的藥劑。
◎主動向醫(yī)生、配藥醫(yī)生說明孩子吃藥的需求,希望優(yōu)先提供優(yōu)先選用液劑、糖漿、懸浮劑等喝的藥品。 ◎另有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固體藥品。
例如原廠包裝的顆粒狀的粉劑、容易咬碎的咀嚼錠等。 3、仔細核對藥袋、妥善保存藥品、記錄用藥情形 ◎向醫(yī)生索取藥單(處方箋),拿單領藥。
◎領藥時核對藥單、藥袋等,是否正確無誤。 ◎不用標示不清的磨粉藥、分裝藥水。
◎將藥品放在適當、安全的地方,以免兒童誤食。 ◎把孩子用藥情形,仔細記錄下來。
藥品安全知識
1.什么是抗菌藥?濫用抗菌藥有何危害?
抗菌藥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
濫用抗菌藥對群體、對社會而言,可以引起一個地區(qū)某些細菌耐藥現(xiàn)象的發(fā)生,如果許多細菌對多種抗菌藥物都耐藥,這種局面更為可怕,即這些細菌感染將變得所向無敵,人類對它們束手無策。如當前耐多種藥的結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結核病防治的難題。
2.使用抗菌素的四大誤區(qū)是什么?
誤區(qū)一:認為抗菌素是退燒藥而隨意使用。
誤區(qū)二:認為越是新的、貴的抗菌素療效越好。
誤區(qū)三:不少人為保險起見,隨意應用抗菌素作為預防用藥。
誤區(qū)四:有細菌感染,不分清原因,立即使用抗菌素。
3.什么是藥品不良反應?
藥品能治病但也可能對人體產生有害反應,我們常常把這類有害反應叫藥品不良反應。
我國對藥品不良反應的定義是: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xiàn)的與用藥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它不包括無意或故意超劑量用藥引起的反應以及用藥不當引起的反應。
4.為何服藥時一般不能飲酒?
這是因為酒中含有乙醇的原因。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轉化,降低療效外,還能誘發(fā)藥品不良反應。長期飲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損傷,影響肝臟對藥物的代謝功能,使許多藥品的不良反應增加,特別是服藥時飲酒,可使消化道擴張,加速藥物吸收,從而引起不良反應。另外,有些藥物還能加重乙醇對人體的損傷,因此,服藥時不宜飲酒。
5.老年人用藥應注意什么?
一般說,老年人臟器功能退化,新陳代謝減慢,容易發(fā)生藥品不良反應;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種以上的疾病,有些老年人還服用一些保健藥品、含藥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藥要特別慎重,不要選用不良反應多的藥,適當降低用藥劑量,避免長期用藥,還要盡量避免不良的藥物相互作用。
6.哪些藥可能影響兒童的健康?
國內外已有資料表明,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有可能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的腎臟損傷;胃復安能引起一些兒童的腦損傷;四環(huán)素、氟哌酸等藥物能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fā)育;感冒通能引起兒童血尿;滴鼻凈(萘甲唑啉)能引起兒童中毒等,兒童用藥的選擇應特別慎重。
7.孕婦用藥要注意什么?
孕婦用藥,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藥物還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如病情確需用藥,一定要充分聽取醫(y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guī)定的用法用量。
8.什么叫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處方藥:是指必須憑醫(yī)師或執(zhí)業(yè)醫(y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非處方藥:是指不需要憑醫(yī)師或執(zhí)業(yè)醫(y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一、給藥途徑的選擇 我們提倡“能口服給藥治療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療的不靜點給藥”。
雖然注射法給藥劑量準確、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響,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藥物的質量、藥物的刺激性、藥物本身的毒性、輸液中的微粒和熱原等都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病情不嚴重時,請選擇口服或肌注給藥,病情嚴重時才選擇靜脈給藥。
二、給藥劑量要準確 兒童給藥物量一定要根據(jù)日齡或體重計算給藥量。因給藥量大或靜點速度過快,超過兒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
三、藥物的選擇要合適 兒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腎均未發(fā)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腎清除功能較差,應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應較嚴重的藥物。
首先,嚴格掌握劑量,注意間隔時間。
由于小兒的年齡、體重各不相同,用藥的適宜劑量也有較大的差異。同時,還要注意延長間隔時間,切不可給藥次數(shù)太多、過頻。
其次,根據(jù)小兒特點,選好給藥途徑。一般來說,嬰幼兒經腸胃給藥較為安全,應盡量采用口服給藥。
靜脈給藥時,要按照規(guī)定速度滴注,切不可過快過急,并注意不斷更換注射部位,防止引起血栓性靜脈炎。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小兒的不同階段,嚴格掌握禁用藥物。
小兒發(fā)育分為新生兒期、嬰幼兒期和兒童期3個階段(出生后28天內為新生兒期,出生后一個月至3歲為嬰幼兒期,3-12歲為兒童期),應用藥物時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注意不同階段小兒藥物的禁忌。
兒童用藥特別提示:1、治療感冒、鼻塞的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如非處方藥甲羥唑啉(達芬 霖)、麻黃堿等滴鼻劑一般使用不宜超過5天,長期使用會引起鼻黏膜 萎縮。
2、有些藥物會引起尿色的變化:如鐵劑、甲硝唑(滅滴靈)、止喘靈、小檗喊、利福平、維生素B2、復合B族維生素以及一些復合維生素等。 3、含維生素C較多的水果(獼猴桃、橙子等)及維生素C不宜與海 鮮、肝臟同時食用。
4、寶寶在服用鐵劑及中成藥時,哺乳的媽媽在寶寶服藥期間,應注意 避免以下幾點:a。媽媽盡量避免飲用茶、咖啡、可樂、可可類飲品;b。
避免食用含鞣質多的食物:菠菜(含草酸)、甘藍、山楂、柿子等;c。 有些藥物與食物同服時會影響藥物的吸收,此類藥物須與食物間隔 2小時,如國產的阿奇霉素、某些免疫增強劑、治療腹瀉的黏膜保護劑如 蒙脫石散等。
5、一些含杏仁成分的中成藥,健兒清解液、感冒清熱顆粒、需要與含 酒精的制劑分開服用;服藥期間少食醋、酸性飲料、水果、肉禽蛋、白糖 等酸性食物。 6、有些家長認為西藥不安全,給寶寶經常吃些中成藥,有些中成藥中 含有重金屬,如“丹劑”中含有朱砂(含汞),此物蓄積體內不易排出體 夕卜,不適合長期服用。
7、麻黃本身有發(fā)汗作用,如果與對乙酰胺基酚、布洛芬等退熱藥同服 時,應格外慎重,以免引起嬰幼兒出汗過多,引起脫水。 8、服用非處方藥物諸如維生素、微量元素類藥物如鈣、鋅、多種維生 素時,應與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乳制品、蛋黃、海帶、紫菜、豬牛 骨等)間隔一段時間服用,更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9、服用處方藥物如抗生素要注意服用足夠療程,不要癥狀減輕后馬上 停藥;液體藥劑要注意用精確的量器服藥,用前需將藥液搖勻后服用。 藥物的一般保存方法10、任何藥物均應放置在遠離兒童的地方,避免嬰幼兒抓到后誤服。
11、藥物應保存在陰涼處,避免太陽直射及遠離熱源。12、藥品應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不要儲存在浴室、廚房的水池旁及其他 潮濕的地方;高溫及潮濕會使藥物分解變質。
13、生物制品、開瓶的糖漿及眼用制劑須冰箱內2攝氏度?8攝氏度保 存,如血液制劑、蛋白制劑;某些益生菌,雙歧桿菌、雙歧三聯(lián)活菌等。 一些兒童劑型的口服抗生素制劑,溶解后需冰箱保存,同時應注意藥物溶 解后的保質期,如力百汀糖漿,溶解后保質期為7天;頭孢克洛糖漿溶解 后為14天不等;眼用制劑、霧化吸入劑打開包裝后,保質期一般在30天。
14、任何藥品在服用前,尤其是一些非處方藥品在服用前一定仔細閱讀 說明書,注意給寶寶服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在保質期以內的藥物, 不要因為用藥不當而使寶寶的健康受到損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