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識題庫 1、什么叫燃燒? 答: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fā)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fā)光和(或)發(fā)煙現象,稱為燃燒。
2、燃燒的必要條件是什么?(ABC) 答:A、可燃物 B、氧化劑 C、溫度(引火源) 3、燃燒的充分條件是什么?(ABC) 答:A、一定的可燃物濃度 B、一定的氧氣含量 C、一定的點火能量 4、空氣中含有大約多少的氧? 答:21% 5、什么叫火災? 答: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 6、火災分為哪幾類? 答:火災分為A、B、C、D四類。
7、A類火災是指哪類火災? 答: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棉花、麻、紙張火災等。 8、B類火災是指哪類火災? 答: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9、C類火災是指哪類火災? 答: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10、D類火災是指哪類火災? 答:是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鋁等火災。
11、熱傳播的途徑有哪些?(ABC) 答: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12、當火災處于初起階段時,什么成為熱傳播的主要形式? 答:熱對流。
13、當火災處于發(fā)展階段時,什么成為熱傳播的主要形式? 答:熱輻射。 14、滅火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方面?(ABCD) 答:A、冷卻 B、窒息 C、隔離 D、化學抑制。
15、同系物的閃點隨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隨其沸點升高而(升高)。 16、同系物中異構體比正構體的閃點(低)。
17、低閃點液體和高閃點液體形成的混合液,其閃點低于這兩種液體閃點的(平均值)。 18、爆炸可分為哪幾類?(AB) 答:A、物理爆炸 B、化學爆炸。
19、氣體的燃燒可分為哪幾類?(AB) 答:A、擴散燃燒 B、預混燃燒。 20、固體燃燒的方式有哪些?(ABCD) 答:A、蒸發(fā)燃燒;B、分解燃燒;C、表面燃燒;D、陰燃。
21、燃燒產物主要有那些?(ABC) 答:A、氣體 B熱量 C可見煙 22、什么是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燒產物? 答:一氧化碳。 23、電氣火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E) 答:A、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的選用不當 B、安裝不合理 C操作失誤 D違章操作 E長期過負荷運行 24、發(fā)生電氣線路火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BCDE) 答:A、漏電 B短路 C過負荷 D接觸電阻過大 E電火花和電弧 25、進入油庫(站)不準帶哪些東西? 答:進入油庫(站)不準帶火柴、打火機及其他能發(fā)火的物品,并禁止穿釘子鞋。
26、事故照明供電時間不應少于多少? 答:不應少于20分鐘 27、一個滅火器配置場所內的滅火器不應少于多少?不宜多于多少具? 答:不少于2具,不多于5具。 28、滅火器是由哪些部件組成的?(ABC) 答:A、筒體 B、器頭 C、噴嘴 29、滅火器按移動方式可分為哪幾類?(AB) 答:A、手提式 B、推車式。
30、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滅火器可分為哪幾類?(AB) 答:A、儲氣瓶式 B、儲壓式。 31、滅火器應怎樣維護保養(yǎng)?(ABC) 答:A、存放在滅火器使用溫度范圍內的場所 B、便于取用的通風、陰涼、干燥處 C、禁止暴曬 32、滅火器的設置地點有何規(guī)定?(ABC) 答:A、位置明顯 B、便于取用 C、不影響安全疏散 33、手提式滅火器的設置方式主要有哪幾種?(ABC) 答:A、掛鉤 B、托架 C、滅火器箱 34、滅火器設置高度有何要求?(AB) 答:A、滅火器頂部離地面高度應小于1.5米 B、滅火器底部離地面高度不能小于0.15米 35、消火栓由哪些部件組成?(ABC) 答:A、閥門 B、出水口 C、殼體 36、消火栓分為哪幾類?(AB) 答:A、室內消火栓 B、室外消火栓 37、室外消火栓分為哪幾類?(AB) 答:A、地上消火栓 B、地下消火栓 38、干粉滅火器撲救可燃、易燃液體火災時,應對準哪里掃射? 答:火焰根部。
參考資料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發(fā)布時間:2007-9-19】 【作者/來源:國務院】 【閱讀:48761次】 【關 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02號 現公布《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總 理 朱镕基 二00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一條 為了有效地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嚴肅追究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責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正職負責人對下列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發(fā)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本規(guī)定的規(guī)定有失職、瀆職情形或者負有領導責任的,依照本規(guī)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特大火災事故;(二)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三)特大建筑質量安全事故;(四)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學危險品特大安全事故;(五)煤礦和其他礦山特大安全事故;(六)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特種設備特大安全事故:(七)其他特大安全事故。
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對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發(fā)生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比照本規(guī)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大安全事故肇事單位和個人的刑事處罰、行政處罰和民事責任,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條 特大安全事故的具體標淮,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規(guī)定,采取 止回閥行政措施,對本地區(qū)實施安全監(jiān)督管理,保障本地區(qū)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本地區(qū)或者職責范圍內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特大安全事故發(fā)生后的迅速和妥善處理負責。
第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個季度至少召開一次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工作會議,由政府主要領導人或者政府主要領導人委托政府分管領導人召集有關部門正職負責人參加,分析、布置、督促、檢查本地區(qū)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工作。會議應當作出決定并形成紀要,會議確定的各項防范措施必須嚴格實施。
第六條 市(地、州)、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地區(qū)容易發(fā)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單位、安全閥設施和場所安全事故的防范明確責任、采取措施,并組織有關部門對上述單位、設施和場所進行嚴格檢查。 第七條 市(地、州)、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必須制定本地區(qū)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本地區(qū)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經政府主要領導人簽署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第八條 市(地、州)、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本規(guī)定第二條所列各類特大安全事故的隱患進行查處;發(fā)現特大安全事故隱患的,責令立即排除;特大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責令暫時停產、停業(yè)或者停止使用。
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查處機關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第九條 市(地、州)、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本地區(qū)存在的特大安全事故隱患,超出其管轄或者職責范圍的,應當立即向有管轄權或者負有職責的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情況緊急的,可以立即采取包括責令暫時停產、停業(yè)在內的緊急措施,同時報告;有關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組織查處。
第十條 中小學校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教育以及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必須確保學生安全。嚴禁以任何形式、名義組織學生從事接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勞動或者其他危險性勞動。
嚴禁將學校場地出租作為從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生產、經營場所。 中小學校違反前款規(guī)定的,按照學校隸屬關系,對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和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正職負責人,根據情節(jié)輕重,給予記過、降級直至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小學校違反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對校長給予撤職的行政處分,對直接組織者給予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構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一條 依法對涉及安全生產事項負責行政審批(包括批準、核準、許可、注冊、認證、頒發(fā)證照、竣工驗收等,下同)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的安全條件和程序進行審查;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的安全條件的,不得批準;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的安全條件,弄虛作假,騙取批準或者勾結串通行政審批工作人員取得批準的,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除必須立即撤銷原批準外,應當對弄虛作假騙取批準或者勾結串通行政審批工作人員的當事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行賄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違反前款規(guī)定,對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的安全條件予以批準的,對部門或者機構的正職負責人,根據情節(jié)輕重,給予降級、撤職直至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與當事人勾結串通的,應當開除公職;構成受賄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二條 對依照本規(guī)定第十一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取得批準。
2009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參賽截止:2009-6-10)
2009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
1.2009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主題是( )。
2.2009年國務院安委會確定以深入開展( )年為主線,以有效防范、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目標,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安全生產執(zhí)法、( )“三項行動”,切實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安全監(jiān)管監(jiān)察隊伍“三項建設”,努力推動安全生產狀況的持續(xù)穩(wěn)定好轉。
3.2009年大連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部署:以打好危險化學品、礦山尾礦庫、道路交通、公眾聚集場所、( )“五大戰(zhàn)役”為重點,深入開展重點行業(yè)和領域的專項整治。
4.《安全生產法》是綜合規(guī)范安全生產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適用于所有生產經營單位,是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 )。
5.在生產安全事故中受到傷害的從業(yè)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還依法有權向本單位提出( )要求。
6.根據國家現行職業(yè)衛(wèi)生監(jiān)管工作分工,作業(yè)場所職業(yè)衛(wèi)生的監(jiān)督檢查由( )負責。
7.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主體是( )。
8.生產經營單位安排從業(yè)人員進行安全培訓的時間,應當計入勞動時間,支付工資和( )。
9.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于2008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9年5月( )日 起施行。
10.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電。在使用電器時,應( ),后開電器開關;先關掉電器開關,后拔電源插頭 。
11.發(fā)現落地的電線,要離開( )米以外,看護好落地電線,防止他人接近,并請電工來處理。
12.在室外遇到雷雨時,無處可躲時,要選擇低洼地蹲下,( ) 雙臂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以免出現危險。
13.當打開房門聞到燃氣氣味時,要迅速( )以防止引起火災。
14.地震發(fā)生時,如來不及離開室內,正確的避震逃生辦法是應躲在墻角、衛(wèi)生間、( )等空間小而牢固的部位或堅實的家具下。
15.從業(yè)人員經過安全教育培訓,了解崗位操作規(guī)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為人應負( ),有關負責人應負管理責任。
16.火災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
17.檢查燃氣灶具接口處是否漏氣,應采用( )的方法檢漏。
18.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疏散門、樓梯、通道應設應急照明設備,且應急照明時間不得少于( )分鐘。
19.公共娛樂場所和危險性作業(yè)場所,必須設置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少于2個,門窗應采用( )。
20.國家頒布的《安全色》標準中,表示“禁止”的顏色為( )。
21.任何人發(fā)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 )。
22.《職業(yè)病防治法》中所稱用人單位是指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 )。
23.我國法定職業(yè)病有十大類( )種。
24.單位對新上崗的從業(yè)人員應進行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崗前教培訓時間不得少于( )小時。
25.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考核者獲得國家統(tǒng)一印制特種作業(yè)操作證。取證者每( )年進行1次復審。
26.重大危險源分為( )重大危險源和( )重大危險源兩種。
27.按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的緊急程度、發(fā)展勢態(tài)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我國將突發(fā)事件的預警級別確定為( )個級別。
自數限制。
你可以登錄賽才網查看。
路徑:賽才網=》論壇=》知識競賽類=》綜合知識競賽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fā)布者:可愛的ppw
實驗室安全知識、實驗操作基本知識考核題(含答案)一、選擇題(多選)1、把玻璃管或溫度計插入橡皮塞或軟木塞時,常常會折斷而使人受傷。下列不正確的操作方法是:(標準答案:C)A.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潤滑劑,一手拿著塞子,一手拿著玻璃管一端(兩只手盡量靠近),邊旋轉邊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B.橡皮塞等鉆孔時,打出的孔比管徑略小,可用圓銼把孔銼一下,適當擴大孔徑C.無需潤滑,且操作時與雙手距離無關2、不慎發(fā)生意外,下列哪個操作是正確的?(標準答案:D)A.如果不慎將化學品弄灑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現場,以免對他人產生危險B.任何時候見到他人灑落的液體應及時用抹布抹去,以免發(fā)生危險C.pH值中性即意味著液體是水,自行清理即可D.不慎將化學試劑弄到衣物和身體上,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10-15分鐘3、以下物質中,哪些應該在通風櫥內操作?(標準答案:D)A.氫氣B.氮氣C.氦氣D.氯化氫4、超級恒溫水浴使用時錯誤的操作是:(標準答案:C)A.超級恒溫水浴內應使用去離子水(或純凈水),B.恒溫水浴內去離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嚴禁通電,防止干燒C.可以使用自來水5、大量試劑應放在什么地方?(標準答案:D)A.試劑架上B.實驗室內試劑柜中C.實驗臺下柜中D.試劑庫內6、高溫實驗裝置使用注意事項錯誤的是:(標準答案:D)A.注意防護高溫對人體的輻射B.熟悉高溫裝置的使用方法,并細心地進行操作C.如不得已非將高溫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知識》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體系進行了介紹,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規(guī)知識以及相關部門規(guī)章知識進行了介紹,還對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堅持科學發(fā)展安全發(fā)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好轉的意見》這兩個重要文件進行了介紹。
通過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知識》法律法規(guī)知識的學習,可以更好地建立穩(wěn)定持久的長效工作機制,提高企業(yè)本質安全水平,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使安全生產有可靠的法律保障。
1、要使可燃物著火不必有充足的氧氣就可燃燒。
(X ) 2、所有的火災剛開始時都是小火,隨著火災的發(fā)展輸出的熱量越大,火災蔓延的速度和范圍也愈大,所以撲滅初起火災最容易的。(對 ) 3、消防上應用最廣的滅火劑是水。
( 對) 4、使用手提式滅火順序為:拔出鐵銷子拉環(huán)、將噴嘴對住火源、人站在上風頭、用手壓住提手(壓手)、這時滅火劑即可噴出。 ( 對) 5、電視機著火時應從電視機正面進行撲救。
(X ) 6、發(fā)生火災的單位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火災。( 同時向110報警) 7、未成年的公民也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 對) 8、消防器材、裝備設施、不得用于與消防和搶險救援工作無關的事項。 ( 對) 9、寄宿制的學校是消防安全重點單位。
( X) 10、火災發(fā)生時煙霧太濃可大生呼叫或晃動鮮艷的衣物以救援者的注意。( X) 11、“單位消防管理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這句話是否正確。
( X ) 12、防止煙氣危害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濕毛巾捂嘴逃身。 (對 ) 13、火災撲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清理現場,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
( X) 14、公安消防隊接到報警后必須在60秒內出動消防車。(對 ) 15、滅火器擔負撲救初起火災的任務。
( 對) 16、用二氧化碳撲救室內火災后,應先打開門窗通風,然后人再進入這是為了以防窒息。 (對 ) 17、室外消防栓是供消防車,清洗馬路、公共綠化的供水設備。
( X) 18、在火災中有80%的人是被毒煙熏死的(對 ) 19、干粉滅火器的滅火原理是窒息法。(對 ) 20、操作使用滅火器滅火應站上風或側上風。
( 對) 單項選擇題: 1、單位應當遵守消防法律、法規(guī),貫徹(B )的消防工作方針。 A、以消防為主、預防為輔 B、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2、燃著的煙頭,其表面溫度達到( B) A、100℃---150℃ B、200℃---300℃ C、700℃---800℃ 3、在火災事故中死亡的人中大多數是由于(B ) A、直接被火燒死 B、被煙霧窒息而死 4、亂拉電線或電線絕緣損壞碰線產生火花能否造成火災(A ) A、能 B、不能 5、全年火災以( B)季節(jié)發(fā)生最多。
A、春 B、夏 C、秋 D、冬 6、干粉滅火器的有效期噴射距離約(C ) A、1---2米 B、2---3米 C、3---4米 D、5---6米 7、火警電話為(D ) A、120 B、114 C、119 D、110 8、撲救帶電物體火災使用(B ) A、清水泡沫滅火器 B、二氧化碳滅火器 9、消防栓周圍多少米距離不準堆物(A ) A、8米 B、9米 C、10米 D、11米 10、火災時可否利用一般電梯逃生( B) A、可以 B、不可以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于( )公布。 A、1993年8月14日 B、1984年5月11日 C、1998年4月29日 12、發(fā)生火災時,應(C )。
A、衣著穿好 B、帶走貴重物 C、盡快撤離 13、“公安部61號令”屬于(C )法規(guī)。 A、消防基本法 B、消防行政法 C、消防技術法 14、我國的消防主要組織是(A )。
A、公安消防 B、群眾聯防 15、東漢史學家( A)在《申鑒---雜言》中著有“防患于未然”的內容。 A、司馬遷 B、況子 C、荀悅 16、凡是能在空氣、氧氣和其他氧化劑中發(fā)生燃燒反映的物質,都稱為( C)。
A、助燃物 B、可然物 C、易燃品 17、一般情況下,點燃的煙頭表面溫度有( C)。 A、400℃—500℃ B、200℃—300℃ C、800℃—1000℃ 18、“干粉”滅火機的滅火原理是(A )。
A、窒息法 B、冷卻法 C、抑制法 19、由于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溫度、壓力增加或者兩者同時增加的現象叫(A )。 A、爆炸 B、火災 C、燃燒 20、火場上正確的逃生心理應該是(C )。
A、恐懼心理 B、就近心理 C、沉著冷靜 D、模仿心理 。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4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