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怎么讀
諶拼音讀音:chén,作姓時(shí),諶姓,讀音作shèn(ㄕㄣˋ),不可讀作chén(ㄔㄣˊ),來(lái)源有源于尹祁氏,出自上古堯帝的后裔大節之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chēng)為氏。又有源于姬姓,出自周幽王十四子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chēng)為氏。
諶什么意思
釋義:1.相信:“嗚呼!天難~,命靡常”。2.誠然,的確:“~荏弱而難持”。3.姓。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唐韻》《韻會(huì )》是吟切《正韻》時(shí)任切,?甚平聲。《說(shuō)文》誠諦也。《爾雅·釋詁》信也,誠也。《書(shū)·咸有一德》天難諶,命靡常。《傳》諶,信也。《楚辭·九章》諶荏弱而難持。《注》諶,誠也。又國名。《前漢·地理志》有諶離國。又人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裨諶,鄭大夫。《注》諶本亦作湛。又姓。《萬(wàn)姓統譜》漢荊州刺史諶仲,南昌人。又與忱同。《書(shū)·大誥》天棐忱辭。《傳》忱,信也。《說(shuō)文》引作諶。又通作訦。《爾雅·釋詁注》燕代東齊謂信曰諶。《疏》按方言作訦。訦、諶音義同。又葉市隆切,音戎。《詩(shī)·大雅》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集韻》一作愖。
諶氏起源
據諶氏祖譜記載,諶氏祖先自堯帝之三子大節公,分封到洛陽(yáng)賜姓為諶開(kāi)始有諶姓,西漢末年遷徙江西塢土塘,東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諶重(讀音zhong,史書(shū)、字典多誤為“仲”)出生后,遷至南昌。順帝時(shí)“高第除郡博士”,后官至京輔都尉、右納史衛尉、大司農詔加奉車(chē)都尉階荊州刺史封漢昌侯。諶氏祖譜自諶重后,有比較詳細記載,自諶重始,序“輩詞”一百三十代,至今僅用五、六十字而已。歷代諶氏主要以讀書(shū)、作官、行醫為業(yè),唐宋時(shí)期諶姓自江西、湖北,遷徙到湖南、四川、貴州、廣東、福建、江浙一帶,清初康熙出巡病在山東,諶赴守(四十七世)受詔自江西到山東為其診病,后留居山東,至今十幾代。蘇北地區的諶姓,據說(shuō)來(lái)自洛陽(yáng),東北西北地區的諶姓,大多是山東、河南、安徽、蘇北、江西一帶,在近代遷徙所至。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2.9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