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怎么讀
涌(繁體:涌)拼音:yǒng chōng注音:ㄩㄥˇ ㄔㄨㄥ異字體:涌
部首: 氵部部外筆畫(huà):7畫(huà)總筆畫(huà):10畫(huà) 繁體部首:水部康熙字典:涌(11畫(huà))
五筆:ICEH倉頡:ENIB鄭碼:VXLD四角:37127電碼:3196區碼:5131規范編號:2089
統一碼:6D8C漢字結構:左右結構五行屬性:水吉兇寓意:吉
筆順:丶丶一フ丶丨フ一一丨
民俗參考
漢字是否常用: 常用字現通表吉兇寓意:吉漢字五行:水屬性
字形結構
漢字部件構造 :氵乛丶用首尾分解查字 :氵甬(shuiyong)
筆順編號:4415425112
筆順:丶丶一フ丶丨フ一一丨
筆順讀寫(xiě):捺捺橫折捺豎折橫橫豎
涌編碼/UNICODE
涌字UNICODE編碼U+6D8C,二進(jìn)制: 0110110110001100,十進(jìn)制: 28044,HEX編碼:E6B68C,UTF-8: E6 B6 8C
基本字義
涌 yǒng(ㄩㄥˇ)
(一)、水由下向上冒出來(lái):涌泉。涌流。洶涌。淚如泉涌。
(二)、像水涌出:涌現。涌動(dòng)。風(fēng)起云涌。天邊涌出一輪明月。
基本詞義
● 涌 chōng
〈名〉
(一)、 〈方〉∶河汊 [branch of a river]
天黑了,風(fēng)越來(lái)越緊,徐炳華把船駛進(jìn)就近的小河涌里。—— 陳殘云《香飄四季》
(二)、 多用于地名
(三)、 另見(jiàn) yōng
百度百科釋義
涌字屬于甬字族。在甬字族里,甬字都是聲符兼義符。甬字族漢字都與“埋藏、埋沒(méi)、封閉”之義有關(guān)。涌的本義是“水從地下冒出”。
康熙字典
涌【 巳集上 】【 水部 】康熙筆畫(huà): 11畫(huà) 部外筆畫(huà): 7畫(huà)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huì )》尹竦切。《說(shuō)文》騰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
又水名。《水經(jīng)》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涌水注之。《集韻》或作涌。
說(shuō)文解字/注解說(shuō)明
涌【 卷十一 】【 水部 】
滕也。從水甬聲。一曰涌水,在楚國。余隴切
(涌)滕也。滕、水超踴也。二篆宜相連。今本葢非古也。從水。甬聲。余隴切。九部。一曰涌水。在楚國。左傳荘十八年。閻敖游涌而逸。楚子殺之。杜曰。涌水在南郡華容縣。華容今湖北荊州府監利縣地。涌水在今江陵縣東南。自監利縣流入夏水支流也。水經(jīng)曰。江水、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涌水入焉。酈云。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涌口。
音韻參考
[ 廣 韻 ]:余隴切,上2腫,yǒng,通開(kāi)三上鐘以
[ 平水韻 ]:上聲二腫
[ 國 語(yǔ) ]:yǒng,chōng
[ 粵 語(yǔ) ]:cung1
方言
⊙ 客家話(huà):[梅縣腔] jung3 [海陸豐腔] rung3 [寶安腔] jung5 jung3 [臺灣四縣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客語(yǔ)拼音字匯] cung1 yung3
⊙ 粵語(yǔ):cung1 jung2
涌字組詞
涌流涌浪涌溢涌現涌進(jìn)
English
surge up, bubble up, gush forth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信息網(wǎng)絡(luò )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gè)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huì )及時(shí)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shū)B(niǎo). 頁(yè)面生成時(shí)間:3.3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