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合初中語文課本中的部分作品,談?wù)剮追N常見的記敘文開頭方法。
一、言旨法
何謂“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詮釋為“用意”、“目的”。言旨法,也就是說在文首作者明確交代自己的寫作用意或?qū)懽髂康模棺x者能更清楚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主題。
例如朱德同志的《回憶我的母親》(第六冊)一文,這樣開頭:“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回憶的。”首句交代事情、心情;“我愛我母親”,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勤勞”總領(lǐng)全文,表明全文的敘事線索;而“回憶”一詞點明主旨,作者回憶母親勤勞的一生,贊頌?zāi)赣H優(yōu)良品格的主旨便不言而喻。再如劉宗明記錄整理的《一件珍貴的襯衫》(第二冊),魏巍的《我的老師》(第二冊),也都采用了“言旨”開頭的技法。
二、指時回憶法
“指時”,顧名思義,指明時間。指時回憶法,即在文章開頭就交代清楚所回憶發(fā)生的時間,一種倒敘的、結(jié)構(gòu)全篇的方法。
如作家冰心在《小桔燈》(第一冊)中的開頭:“這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簡短的一句話,點明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同時提示下文內(nèi)容將轉(zhuǎn)入回憶。又如魯迅的《故鄉(xiāng)》(第四冊)這樣開篇:“我冒嚴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別了20余年的故鄉(xiāng)去。”同樣也是旨時回憶開頭的范例。
三、懸念法
懸念法是在文藝作品中常使用的一種技法,目的旨在讓讀者對故事發(fā)展和人物命運產(chǎn)生關(guān)切心情,而作者自己又不一下子捅出來,以達到吸引讀者注意的目的。
譬如作家蕭乾在《棗核》(第一冊)一文中這樣開篇:“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為他帶幾顆生棗核。東西倒不占份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帶幾顆生棗核”,不僅作者本人感到蹊蹺,也吊起了讀者的胃口,強烈的好奇新驅(qū)使讀者往下讀,以探求原因。文段中“棗核的用途”也就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和想象空間。再如何為的《第二次考試》(第二冊),賈平凹的《我的小桃樹》(第四冊)都是用懸念法開頭的典型例子。
四、景物描寫法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的目的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某種情感;或是為了把主人公置身于特定環(huán)境中,以暗示其某種情況;或是為了烘托某種悲喜氣氛以達到行文的目的。
例如王遠堅的《七根小火柴》(第四冊)中的頭兩段:“天亮的時候,雨停了。”“草地的氣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氣,忽然一陣冷風(fēng)吹來,濃云像從平地上冒出來似的,剎時把天遮得嚴嚴的,接著,暴雨夾著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點的傾瀉下來。”作者巧妙地把文中主人公推向一種潮濕、陰冷的氛圍之中。一方面讓讀者感受到草地行走的艱辛;另一方面也為“火柴”的出現(xiàn)埋下伏筆,從而讓讀者更好地體會“無名戰(zhàn)士”的崇高精神境界,情感也隨之得以升華。
記敘文開頭的方法還很多,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第一冊)采用的對比法;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五冊)中的抒情法;楊朔《荔枝蜜》(第二冊)中的抑揚法等。在寫作過程中,都是很值得探討和借鑒的。愿廣大初中生平時多閱讀、多思考、多積累、多練筆,再不為記敘文開頭難而犯愁
一)記敘文常用的開頭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
又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記敘文。
開頭是在給文章造氣氛、定調(diào)子,要給讀者第一印象,因而十分重要。作文開頭如果能恰倒好處,常常能一下子抓住讀者,也能增加文章的亮點。
所以,能否靈活自如地、獨特精當(dāng)?shù)貙懞米魑拈_頭往往關(guān)系到一篇文章的成敗。記敘類文章的開頭方法很多,較為常見的有以下幾種: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肖像、語言、行動等的描寫點題;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開頭就可以點明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guān)背景,進入主題。
如:1.夕陽的窗前,一個漂亮的少女站在那兒,凝視著外面初春美麗的景色。她嘆了口氣,低下頭,端詳著手中的那朵插在藍白瓷瓶里的粉色玫瑰。
她閉上眼,回想著以前的事。(《粉色玫瑰》)2.那天,鮮花店門口貼了一張大紅告示:母親節(jié)預(yù)定鮮花。
哦!母親節(jié)快到了,我該為母親準備節(jié)日禮物了。(《母親節(jié)的禮物》) 二、寫景狀物,渲染氣氛 文章的開頭從寫景狀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或交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渲染氣氛以此烘托人物,展開故事。
如:1、朝陽出來了,湖水為它梳妝;新月上來了,群星為它做伴;春花開了,綠葉為它映襯;鳥兒鳴唱,蟋蟀為它拉琴……天地萬物都在向我們講述著關(guān)愛的故事。(《關(guān)愛永遠》) 2、太陽落山了,昏黃的光暈渲染了半邊天,我寂寞地趴在陽臺上。
窗外那棵老楊樹上,不知名的大鳥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寶貝。它那綠豆般的眼睛溫柔而慈愛地注視著意欲飛出溫巢的小鳥。
這畫面,這眼神,讓我想起了母親……(《面對母親的目光》) 三、總領(lǐng)全篇,提示要點 這種開頭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一看便知文章的要點,如:1、鄭振鐸《貓》的開頭“我家養(yǎng)了好幾只貓,結(jié)局總是失蹤或死亡。”這一句提綱挈領(lǐng),表示全文主要內(nèi)容就是講自己家養(yǎng)三只貓的經(jīng)過。
2、“我有一個習(xí)慣,媽媽說,這個習(xí)慣好。”(《我有一個好習(xí)慣》)這個開頭既開門見山,又統(tǒng)領(lǐng)全篇,文章主體部分就著重介紹了自己擁有的一個好習(xí)慣。
3、“回首歲月碾過的痕跡,發(fā)覺總有那么一些東西是生活的風(fēng)雨無法抹去的。”(《輕叩記憶的門環(huán)》)這個開頭用簡潔的語言提示了文章的要點,讓人一看便知作文要寫的是生活中使人無法忘懷的一些事情。
四、抒情議論,確定基調(diào) 用幾句恰當(dāng)?shù)淖h論抒情做文章的開頭,或感染讀者,或點明主旨,領(lǐng)起下文。如: 1、伴著年關(guān)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踩著原野初融的殘雪,你姍姍走來,明眸含情。
你用愛的溫馨,使我臘黃的臉龐泛起紅暈;你用愛的吟唱,喚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憂郁、沉悶、彷徨,也不再坐等、觀望、祈禱,我要振作,尋覓、追回你以及你給我曾經(jīng)編制過的那個七彩的夢幻!(《情寄春風(fēng)》)2、生日是一根線,一頭是我,一頭是外婆;生日是一個圈,圈住外婆的笑,圈住我的記憶;生日是一條河,那匆匆的流水,把我的思念帶到外婆身邊。
(《生日寄語》) 五、設(shè)置問題,引出下文 用問題開頭,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激發(fā)人們的興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如:1、是為了擺脫那饑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被俘的恥辱,你才義無返顧地投落這峭壁?(《峭壁上的樹》)2、朋友,你聽說過鱷魚是怎樣哭泣的嗎?你聽說過猩猩吃人的故事嗎?你知道外星人是怎么來到地球的嗎?……哦,你搖頭了。
可別急,全是它——《世界奇聞怪事》告訴我的,它使我體會到了課外閱讀的樂趣。(《課外閱讀的樂趣》) 六、引用詩文,突現(xiàn)中心 以詩文妙語、名言警句開頭,既能激發(fā)讀者興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
同時,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內(nèi)容,突現(xiàn)人物、事件。如:1、“為了看陽光,我來到這個世上。”
巴爾蒙特的這句話,自從我第一次讀到它,就幾乎一天也沒有忘記過。詩人就像一個從來沒有受過傷害的人一樣,如此誠摯、欣喜、寧靜地歌頌大地、陽光和人歡馬叫、喧騰不息的世界。
(《為了看陽光,我來到這個世上》)2、“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無攔天空的蔭蔽?”每當(dāng)讀到冰心女士謳歌母親的這段話,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卻獨自一人挑負全家生活重擔(dān)的慈母。
(《母愛無邊》) 七、對比映襯,烘云托月 這種開頭通過對比或鋪陳,能使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顯得更加突出、醒目,從而給人十分鮮明和深刻的印象。如:1.窗外陽光明媚,幾只小鳥在樹上歡快地叫著,但我卻無論如何也打不起精神來,因為爸爸媽媽分居了,而且正在鬧離婚,這對我是個莫大的打擊。
我要盡最大的努力使爸媽和好,因為我想有個完美的家。(《我想有個完美的家》)2.當(dāng)你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排排生機勃勃的綠樹,你也許回情不自禁地贊嘆大自然那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綠樹是美好的,枯樹也有其可愛之處,雖然它青春已逝,生命衰朽。(《枯樹》) 其實,作文的開頭往往并不是某種單一的形式,有時它是幾種形式的組合,如:“‘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是唐代詩人李白三上。
技巧置懸念法
技巧四:回憶導(dǎo)入法 技巧五:展示矛盾法 技巧六:巧用修辭法
技巧七:引用切題法 技巧八:背景描繪法 技巧九:題記打頭法
技巧十、抒情議論法 這是開頭十法.固定形式,你喜歡哪種方
法,找?guī)讉€這樣的開頭背下來,就可以了.結(jié)尾也有方法,如
1、自然收束式
2、首尾呼應(yīng)式
3、畫龍點睛式
4、結(jié)尾點題式
5、修辭引用式
6、直抒胸臆式等等,也是需要固定形式,根據(jù)你的習(xí)慣積累好結(jié)尾,用在你的文章中.
記敘文開頭十法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即在文章的第一段開篇點題,或點明題目,或點及中心,使文章不拖泥帶水,不轉(zhuǎn)彎抹角,而是簡潔明快、單刀直入。如朱自清的記實散文《背影》是這樣開頭的:“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便是開門見山:“我”思念父親,最難忘懷他的背影,它凝聚著父子間深厚、真摯的愛。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著全文。
二、巧設(shè)懸念,欲擒故縱。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賣關(guān)子。
“欲說還休”,巧妙地埋下伏筆,設(shè)下懸念,能吸引讀者迫不及待地要往下揭開謎底,一睹為快,故能引人入勝。如習(xí)作《“常勝將軍”生死傳》一文開頭如下:“這常勝將軍是何許人也?別忙,你且聽我慢慢道來……”這一開頭很新穎有味,頗能吊人胃口,然后再自然引出下文“常勝將軍”生的威風(fēng),死的悲壯,并悟出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慎重,來不得半點浮躁。”
很值得借鑒。又如課文《棗核》開頭的“再三托付”、“蹊蹺”使人覺得如此牽掛一棗核簡直不可思議,非要刨根就底,看它個水落石出不可。
三、巧引詩句,活潑流暢。 一些文質(zhì)兼美的或蘊含哲理的詩句、名言、諺語等如果引得恰到好處,能為文章增色不少,使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語言亮麗優(yōu)美的詩句能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如習(xí)作《春天如詩》開頭順手拈來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這是引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中的名句,自然在引出如詩般的春天邁著輕盈的步子走來。蘊含哲理的名言名句則能使文章顯得厚重、有高度。
如習(xí)作《青春暢想》開頭“有位哲人說過:世上有一種東西,當(dāng)你擁有它的時候,可能無視它的存在,而一旦失去,才會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接著便自然闡述到“青春”的話題,抒發(fā)了珍惜青春,讓青春閃光的不凡的思想感情,頗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四、鋪陳景物,渲染氣氛。 景由心造,“一切景語皆情語”。
精當(dāng)?shù)木拔锩鑼懩芎嫱腥宋锼枷敫星椋r托人物性格特征,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使文章景中顯情,情因景設(shè),情景交融而渾然一體,便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如課文《七根火柴》開頭描寫暴風(fēng)雨后的草地陰沉、荒涼、寂靜,展示出紅軍長征的艱辛,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的堅強意志與毅力,為無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營造了悲壯氣氛。
又如習(xí)作《美,向我起來》記敘的是一位受傷的小女孩由悲哀、暴躁走向堅強的故事。文章這樣開頭:“秋深了,梧桐的葉子飄然而落,凄涼地在空中打著旋兒。
天空是灰色的,空氣冷冷的。偶爾飛過一只麻雀,傳來的也是無奈的叫聲……”極力渲染了一種傷感,映襯出下文中的主人公遭遇不幸后的落寞、悲涼。
五、娓娓道出,順理成章。以一種平穩(wěn)的語調(diào)講故事般地和盤托出,不顯得故弄玄虛,不突兀離奇,能使讀者感受到親切、寧靜。
這種手法常用于記敘故事情節(jié)明顯的文章中,如小小說、寓言、童話等,顯得落落大方。讀者便自然沿著作者的思路去感受、去思考。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開頭道德交代故事發(fā)生的地點、菲利普一家家庭背景,娓娓敘寫他們的拮據(jù)的家境,初步揭出他們愛幕虛榮的性格特征,如此,后文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故事情節(jié)順理成章,耐人尋味。又如課文《最后一課》、《皇帝的新裝》、《盤古開天辟地》等。
六、挑起爭端,初見端倪。 “文似看山不喜平。”
正如戲劇文學(xué)中的矛盾沖突,是戲劇的生命,能揪住讀者的心。根據(jù)內(nèi)容的需要,可以在文章開頭猛地擺出一個矛盾爭端,造成石破天驚之效,使文章顯得跌宕起伏,有波瀾。
七、“本末倒置”,追本溯源。 也即采用倒敘的寫作順序,將事情結(jié)局先擺到面前,然后再回過頭來敘寫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能吸引讀者去弄清事件來龍去脈,也使文章結(jié)構(gòu)顯得別出機杼。
八、直抒胸臆,情感奔涌。 即以抒情筆調(diào)引出全文,讓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一開頭便汩汩流瀉出來,奠定全文的基調(diào)。
這類開頭多運用于謳歌、緬懷類主題的文章,好處是因情深意濃、感情真摯,很能引起讀者在思想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 九、由此及彼,類比聯(lián)想。
這類手法通常運用于懷念某人某事或想象作文中。因某一事物或某一景物而不經(jīng)意地觸動作者的某處記憶火花,從而調(diào)動寫作靈感、創(chuàng)作思維,自然引出寫作內(nèi)容,殺入主題,這樣的開頭顯得自然、樸實、和諧。
十、議論入手,開宗明義。 以議論入手,一開頭便開宗明義,揭示全文的主旨,言簡意賅,常常成為全文的文題、文眼。
如課文《秋魂》開頭“人們啊,人我可知秋天為何有一個豐厚的收獲?因為它有著一個成熟的頭腦。”這里“它有著一個成熟的頭腦”就成為全篇的文眼,課文以此為綱,用“秋實”、“秋色”、“秋味”、“秋風(fēng)”、“秋葉”、“秋土”、“秋景”七個方面來歌詠秋魂,文眼可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開門見山,一筆入題。例(1)《任弼時同志二三事》:“弼時同志一生有三‘怕’。”作者從“怕”談起,敘述任弼時同志的事跡。
二、交代動機,引起共鳴。例(1)朱德同志《回憶我的母親》:“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
三、描寫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氣氛。例:劉白羽《海天夜話》:“海濤聲漸漸平靜,一輪圓月一下隱沒在蒼茫的云霧之中,一下又把皎潔的光華投向人間。一切都很寧靜,從蘋果林深處送來淡淡清香。”這篇文章開頭描寫了寧靜、幽雅的環(huán)境:濤聲漸靜,圓月隱現(xiàn),淡淡果香。寫這樣的環(huán)境為正文寫“我”和“我的朋友”談音樂、談美術(shù)、談文學(xué)、談人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四、先敘結(jié)局,引人探因。例:《第二次考試》:“聲樂專家蘇林教授發(fā)現(xiàn)一件奇怪的事情:在這次參加考試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個二十歲的女生陳伊玲,初試成績十分優(yōu)異,聲樂、視唱、練耳和樂理都列入優(yōu)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麗、音域?qū)拸V,令人贊嘆。而復(fù)試時卻使人大失所望。蘇林教授一生桃李滿天下,但這樣年輕而又有才華的學(xué)生卻還是第一個,這樣的事情也還是第一次碰到。”這個開頭先來敘述這件事情奇怪的結(jié)果,引起讀者探尋原因的興趣,然后才從頭敘述事情的經(jīng)過。
五、設(shè)置疑團,造成懸念。例:《同志的信任》:“一九三五年冬天的一個傍晚,魯迅先生在預(yù)先約定的地點,會見了一個陌生的女青年。
一)記敘文常用的開頭常言道:“萬事開頭難。”
又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記敘文。
開頭是在給文章造氣氛、定調(diào)子,要給讀者第一印象,因而十分重要。作文開頭如果能恰倒好處,常常能一下子抓住讀者,也能增加文章的亮點。
所以,能否靈活自如地、獨特精當(dāng)?shù)貙懞米魑拈_頭往往關(guān)系到一篇文章的成敗。記敘類文章的開頭方法很多,較為常見的有以下幾種: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肖像、語言、行動等的描寫點題;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開頭就可以點明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guān)背景,進入主題。
如:1.夕陽的窗前,一個漂亮的少女站在那兒,凝視著外面初春美麗的景色。她嘆了口氣,低下頭,端詳著手中的那朵插在藍白瓷瓶里的粉色玫瑰。
她閉上眼,回想著以前的事。(《粉色玫瑰》)2.那天,鮮花店門口貼了一張大紅告示:母親節(jié)預(yù)定鮮花。
哦!母親節(jié)快到了,我該為母親準備節(jié)日禮物了。(《母親節(jié)的禮物》)二、寫景狀物,渲染氣氛文章的開頭從寫景狀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或交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渲染氣氛以此烘托人物,展開故事。
如:1、朝陽出來了,湖水為它梳妝;新月上來了,群星為它做伴;春花開了,綠葉為它映襯;鳥兒鳴唱,蟋蟀為它拉琴……天地萬物都在向我們講述著關(guān)愛的故事。(《關(guān)愛永遠》) 2、太陽落山了,昏黃的光暈渲染了半邊天,我寂寞地趴在陽臺上。
窗外那棵老楊樹上,不知名的大鳥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寶貝。它那綠豆般的眼睛溫柔而慈愛地注視著意欲飛出溫巢的小鳥。
這畫面,這眼神,讓我想起了母親……(《面對母親的目光》)三、總領(lǐng)全篇,提示要點 這種開頭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一看便知文章的要點,如:1、鄭振鐸《貓》的開頭“我家養(yǎng)了好幾只貓,結(jié)局總是失蹤或死亡。”這一句提綱挈領(lǐng),表示全文主要內(nèi)容就是講自己家養(yǎng)三只貓的經(jīng)過。
2、“我有一個習(xí)慣,媽媽說,這個習(xí)慣好。”(《我有一個好習(xí)慣》)這個開頭既開門見山,又統(tǒng)領(lǐng)全篇,文章主體部分就著重介紹了自己擁有的一個好習(xí)慣。
3、“回首歲月碾過的痕跡,發(fā)覺總有那么一些東西是生活的風(fēng)雨無法抹去的。”(《輕叩記憶的門環(huán)》)這個開頭用簡潔的語言提示了文章的要點,讓人一看便知作文要寫的是生活中使人無法忘懷的一些事情。
四、抒情議論,確定基調(diào)用幾句恰當(dāng)?shù)淖h論抒情做文章的開頭,或感染讀者,或點明主旨,領(lǐng)起下文。如: 1、伴著年關(guān)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踩著原野初融的殘雪,你姍姍走來,明眸含情。
你用愛的溫馨,使我臘黃的臉龐泛起紅暈;你用愛的吟唱,喚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憂郁、沉悶、彷徨,也不再坐等、觀望、祈禱,我要振作,尋覓、追回你以及你給我曾經(jīng)編制過的那個七彩的夢幻!(《情寄春風(fēng)》)2、生日是一根線,一頭是我,一頭是外婆;生日是一個圈,圈住外婆的笑,圈住我的記憶;生日是一條河,那匆匆的流水,把我的思念帶到外婆身邊。
(《生日寄語》) 五、設(shè)置問題,引出下文用問題開頭,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激發(fā)人們的興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如:1、是為了擺脫那饑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被俘的恥辱,你才義無返顧地投落這峭壁?(《峭壁上的樹》)2、朋友,你聽說過鱷魚是怎樣哭泣的嗎?你聽說過猩猩吃人的故事嗎?你知道外星人是怎么來到地球的嗎?……哦,你搖頭了。
可別急,全是它——《世界奇聞怪事》告訴我的,它使我體會到了課外閱讀的樂趣。(《課外閱讀的樂趣》) 六、引用詩文,突現(xiàn)中心 以詩文妙語、名言警句開頭,既能激發(fā)讀者興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
同時,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內(nèi)容,突現(xiàn)人物、事件。如:1、“為了看陽光,我來到這個世上。”
巴爾蒙特的這句話,自從我第一次讀到它,就幾乎一天也沒有忘記過。詩人就像一個從來沒有受過傷害的人一樣,如此誠摯、欣喜、寧靜地歌頌大地、陽光和人歡馬叫、喧騰不息的世界。
(《為了看陽光,我來到這個世上》)2、“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無攔天空的蔭蔽?”每當(dāng)讀到冰心女士謳歌母親的這段話,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卻獨自一人挑負全家生活重擔(dān)的慈母。
(《母愛無邊》)七、對比映襯,烘云托月這種開頭通過對比或鋪陳,能使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顯得更加突出、醒目,從而給人十分鮮明和深刻的印象。如:1.窗外陽光明媚,幾只小鳥在樹上歡快地叫著,但我卻無論如何也打不起精神來,因為爸爸媽媽分居了,而且正在鬧離婚,這對我是個莫大的打擊。
我要盡最大的努力使爸媽和好,因為我想有個完美的家。(《我想有個完美的家》)2.當(dāng)你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排排生機勃勃的綠樹,你也許回情不自禁地贊嘆大自然那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綠樹是美好的,枯樹也有其可愛之處,雖然它青春已逝,生命衰朽。(《枯樹》)其實,作文的開頭往往并不是某種單一的形式,有時它是幾種形式的組合,如:“‘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是唐代詩人李白三上九華山。
作文的開頭(順德教研室) 賈寶玉在評論大觀園時說過一句頗有見識的話:凡美,都必須“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
全國幾百萬考生競技的高考作文要出眾,更是離不開一個“理”和“趣”。《高考》雜志收集和整理了近幾年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發(fā)現(xiàn)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但無一不閃爍著“機智”和“理趣”。
單看看這些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就足以讓我們感到欣慰,獲得啟發(fā)。我們把它們作一些歸類獻給你,或許你也能從中得到借鑒。
一、先聲奪人看開篇 開篇最忌諱的是一下筆就給人離題的感覺,它直白地告訴閱卷老師作者沒有審準題意,作文評分就會大打折扣。請看2004年廣東高考幾篇作文的開頭。
例1《由語言與溝通想起》:“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初春明媚的陽光,透露了夏日的氣息;盛夏繁茂的綠裝,昭示著秋日的豐收;金秋累累的果實,昭示著冬日的蕭瑟。
四季輪回,秋去冬來,自然界萬事萬物各自演繹精彩。倘若沒有經(jīng)過嚴冬的洗禮,又怎能盼來初春的希望?我們的人類社會也好比自然界,沒有了語言的聯(lián)系,沒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又怎能將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搭起溝通的橋梁?”這個開頭比喻失當(dāng),前面的比喻部分沒有在相似點上進行很好地鋪墊。
為什么這樣說?語言與溝通是前提和結(jié)果的關(guān)系,而“綠裝”與“豐收”、“果實”與“蕭瑟”哪里存在這種關(guān)系呢?特別是“倘若沒有經(jīng)過嚴冬的洗禮,又怎能盼來初春的希望”一句反問更是無法接近話題。 例2《心靈互動》:“大樹從不譏笑小草的弱小,小草雖然弱小,卻增添了草原的蒼綠;牡丹從不譏笑野花的樸素,野花雖然樸素,卻帶給大地?zé)o限生機。
大樹與小草,牡丹與野花之所以能夠和諧共處,是因為它們之間有共同的語言,有了互相的溝通,有了心靈互動。”這個開頭在往話題上靠攏的時候,同樣沒有找準相似點,顯得牽強附會。
例3《語言與溝通》:“語言是一棵小草,溝通則是一片綠陰;語言是一朵白云,溝通則是一片云彩;語言是一朵鮮花,溝通則是一片花海。”這個開頭將“語言”與“溝通”處理成個體與整體的關(guān)系,同樣是沒有理解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
以上三例都是為了增加文采而通過比喻的方式切入話題的寫法,這也是許多考生的慣常寫法。如果考生對于話題題意沒有準確的把握,一開篇就上了岔道,就會嚴重影響得分。
下面這個例子就比較準確、形象地說明了語言的作用。 例4《溝通從語言開始》:“語言是橋梁,溝通此岸與彼岸;語言是瀑布,溝通溪流與深潭;語言是彩虹,溝通天空與大地。
只有語言得到準確的表達,溝通才能成功。如果語言失誤,那就可能造成無法預(yù)料的后果。
那怎樣才能使語言得到準確的表達,促進溝通成功呢?” 所以,開篇寫得好不好,核心問題還是在審題;審好題意破題時,先求準確,再求形象。以下介紹開篇的諸多方法。
1、引用名言名句 ①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好問的確好問,也很會問。
他這一問可謂一問問千古。多少年來,有多少人在這個問題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價后作出了人生最終的答案。
但各家之言卻如每個人的臉一樣,各不相同。 西施說:“愛情是工具。
……” (《問世間情為何物》) ②在中世紀的一個教堂里,一位圣者開始了他的演講:“我之所以成為圣者,是因為我看破了錢財,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歲月,彈指一揮。
在跨世紀時的一所監(jiān)獄里,一個小偷開始了他的人生獨白:“我之所以會成為小偷,是因為我看破了錢財,大家的就是我的。” (《圣者與小偷》) ③美學(xué)大師羅丹曾經(jīng)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
今天,受這位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xué)者啟發(fā),我想說:“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對于我們的腦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許多時候,我們都迷惑于問題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選擇路口,怎樣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團,往往舉棋不定,左右亂傾,這時,就有換個角度考慮的必要,這樣會給你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
(《旋轉(zhuǎn)這只萬花筒》) 2、巧用書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爺爺: 你好!我是你的一個普通子孫,相隔數(shù)千年后斗膽寫信打擾你,不僅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問候,而且懷著幾個難解的問題急待你的指教。(《給孔子的一封信》) ②可惡的標準答案: 看到你,我實在是義憤填膺。
所以,在憤怒火焰的驅(qū)使下,我寫了這封信來聲討你。答案本是豐富多彩的,可是你卻偏偏要戴上“標準”這頂帽子。
要知道,就因為“標準”二字,發(fā)生了無數(shù)的悲劇。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狀:……(《給“標準答案”的一封信》) 3、借用章回小說筆法 ①“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當(dāng)初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代已不復(fù)存在,大江東去,浪花淘盡了往昔的英雄們。而曾經(jīng)的蜀國的繼承人阿斗也變得“樂不思蜀”了,天下已成為“司馬氏”的天下。
(《三國英雄開會》) ②梁山泊的聚義廳里,現(xiàn)在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一百單八位好漢都齊聚在這里,大伙兒都在爭吵不休。
他們在爭吵什么呢?原來梁山泊最近要評選打虎英雄。這個榮譽稱號評上就了不得,誰評上了就可以坐上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
所以惹得眾好漢齊聚在此,爭論。
萬事開頭難,作文也是如此。
起好頭,能為順利地展開文章打下基礎(chǔ)。古人寫文章把好的開頭比作“鳳頭”,是很有道理的。
一個能讓人“一見鐘情”,引發(fā)別人無窮遐思的開頭,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特別是在應(yīng)試作文中,“鳳頭”更能牽引閱卷者的目光,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
好的作文開頭應(yīng)做到:一簡、二新、三美。 所謂簡,就是開頭力求簡潔、明了,不羅嗦重復(fù)。
如: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有的家幸福美滿,有的家快樂溫馨,有的家團結(jié)和睦,有的家冷清寂寞。同樣,我也有一個家,但我的家卻不同于別的家,我的家講究民主、熱愛科學(xué)。
《我有這樣一個家》 本來只需用一句話就能寫清楚的內(nèi)容,偏偏要在前面加上這么多啰啰嗦嗦的敘述,使開頭顯得拖泥帶水。不妨修改如下: 若要問我有怎樣一個家,我可以用一句話回答你,我有一個講究民主、熱愛科學(xué)的家。
把廢話盡數(shù)刪去,顯得直截了當(dāng)、干凈利落。 所謂新,就是開頭不落俗套,新穎別致。
如: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一只被剪斷翅膀的小小鳥,我撲騰在凄迷的風(fēng)雨中,卻不想因此迷失方向。 一個聲音在心底呼喚:我要飛,要高飛……——題記 我是一個中學(xué)生,整天奔波于“題海”之中。
《我要高飛》 作者以“題記”的形式,寫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喚。“要高飛”,要當(dāng)學(xué)習(xí)的主人,從不堪重負的作業(yè)堆里尋回丟失的個性。
這樣的開頭令人眼前一亮。 所謂美,就是開頭能給人以美感。
首先,我們可以運用形象的描寫,如: 1.透過窗口,我看到槐樹花又開了。開得依然那樣潔白,晶瑩,清香。
《槐樹花》 2.終于,在茫茫一片昏黃妁路燈光里,出現(xiàn)了51路公共汽車那臃腫的身軀。在夜幕里等了一個多小時的人們開始活躍起來。
《擠車》 其次,我們可以借助恰當(dāng)?shù)男揶o及引用詩文。如: 1.母愛像長河一樣源遠流長,像洌泉一樣清新甘甜。
我也是一個沐浴著母愛陽光的幸運兒。《無盡的愛》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每當(dāng)我想起這句詩,眼前就不禁會浮現(xiàn)起那圃圃的臉,那筆下流動的圃,耳邊又想起那錢氏英語。 《良師》 總之,只要內(nèi)容鮮活、形式新穎、語言亮麗,這樣的開頭便會給人以美感。
常見的文章開頭的方法很多有以下幾種: 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開頭不繞圈子,直接點題,用托爾斯泰的話說,就是“一開始就走向目的”。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肖像、對話、行動等方面的描寫,直接人題;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開頭就可以點明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guān)背景。
如: 1.日子淡了又淡,天空高了又高。夏日來了…… 《夏日》 寥寥數(shù)十字,將夏日的特點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直奔主題,引人入勝。
2.窗外,雨打芭蕉;簾內(nèi),一燈如豆。掬一杯清茶,捧一本好書,獨守一次靜謐的夜。
《雨夜話茶》 開頭僅用兩句話,簡明扼要而又韻致無窮。 3.她叫王婧婧,我讀初二時的班長,盡管我倆分別一年多了,但班長的軼事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有這樣一位好班長》 4.父親掄起鋤頭,畫了個滿圓,“嘭”,一個土塊碎了。 “爸,我回來幫你吧!”憋在心里的話終于吐了出來。
漂亮的弧只畫了一半,鋤頭遵循著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飛向前了。 《父親的愛》 5.唐老師病了。
快放晚學(xué)時,同學(xué)們都難過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里如同死水一般寂靜.《真情》 二、寫景狀物,渲染氣氛 開頭從寫景狀物人手,渲染氣氛,以此烘托人物,展開故事。
如: 6.花開的季節(jié),到處芬芳飄香,而我卻無心觀賞,因為此時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強。 《同窗好友》 7.朝陽出來了,湖水為它梳妝;新月上來了,群星為它做伴;春花開了,綠葉為它映襯;鳥兒鳴唱,蟋蟀為它拉琴……天地萬物都在向我們講述著關(guān)愛的故事。
《關(guān)愛永遠》 8.夏日的夜晚,很深。偶爾傳來水中的蛙聲和樹上的蟬聲,微風(fēng)吹過,送來絲絲涼意。
我沉思著,久久不能入睡。剛讀高一,很偶然,我的處女作登報了。
那時我高興極了,甚至忘乎一切。我竟飄飄然地虛度光陰起來。
直到今晚,才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缺少了什么。 《愛,在無形中》 三、抒情議論,確定基調(diào) 用幾句簡要的議論、飽含深情的筆墨來作文章的開頭,或感染讀者,或點明主旨,領(lǐng)起下文。
如: 9.翻開沉重的歷史書頁,耳畔似乎又響起了八十多年前北京青年學(xué)生聲震云霄的吶喊,眼前似乎又映現(xiàn)出焚燒趙家樓的熊熊火焰。 《“五四”旗幟永遠》 作者用深情的筆調(diào)把我們引進“五四”的浪潮中,讓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思默想。
10.每當(dāng)夜幕降臨的時候,西天的浮云就會牽動我心靈的翅膀,引著我紛亂的思緒飛翔到那浩渺遙遠的地方,去尋找爸爸…… 爸,您能看見我嗎?您孑然一身,飄蕩在天國,能照顧好自己嗎?姐姐、哥哥和我現(xiàn)在都好,家中只是難為了媽媽。 《爸爸,我對您說……》 作者真情的傾訴,把讀者帶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為文章營造了一種凄婉悲涼的氣氛。
讓讀者跟著作者的思緒去品味失去爸爸后媽媽的艱辛、媽媽的堅強、媽媽的孤獨,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11.終于放暑假了,我像一只期待很久的小鳥,一下予沖出了“鳥籠”,飛到鄉(xiāng);下姥姥家去舒涪舒活筋骨,呼吸。
整理記敘文的開頭技法 常言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萬事開頭難”。
做事情如此,寫文章也是這樣。不少同學(xué)盡管有習(xí)作的材料,可往往被文章的第一句話難住,有的冥思苦想無從下筆,有的七改八改耽誤時間。
恰當(dāng)、新穎的開頭,不僅能使你筆下生花,而且能增加文采,吸引讀者。 下面提供幾種常見的開頭方法。
1、交待要素開頭法(或開門見山開頭法):即開頭簡單交代時間、地占、人物和事件,直接入題。 如:放學(xué)的鈴聲早已在凄風(fēng)冷雨中飄遠,校園里空蕩蕩的,我孤獨地在校大路上徘徊。
突然,院墻邊一株瘦弱卻開著花的小桃樹鎖住了我的目光。——《就這樣被打動》 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2、描寫景物開頭法:即文章的開頭先描寫人、物、景,渲染氣氛,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為烘托人物,觸景生情作了鋪墊。
如: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fēng)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墻上,“嚓、嚓”地響。教室里,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心中筑起一堵墻》) 運用時要注意幾點:1、不能為寫景而寫景,描寫的目的是為了襯托人物思想,渲染氣氛,感染讀者,引起共鳴。 2、描寫要抓住特征,遣詞用句要準確,要適合文章內(nèi)容的展開和人物情感的抒發(fā)。
3、倒敘開頭法:即文章開頭先寫出事情的結(jié)果,再寫出事情的原因和經(jīng)過,以造成懸念,增強文章吸引力。 如:站在這充滿榮譽的領(lǐng)獎臺上,望著臺下一張張羨慕的笑臉,聽著他們真誠的掌聲,我忽然想起了兩年前,他們——我的同學(xué)將我從孤寂的暗夜引向光明的經(jīng)歷。
(《走出黑夜》) 4、抒發(fā)感情開頭法:即文章一開頭就將作者的親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發(fā)出來。 如:有一個身影時常在我腦海浮現(xiàn),有一種聲音總是在我耳邊回響,有一份思念和祝福長久地駐在我的心里。
你還好嗎,我的鳥兒?——(《那一次,我曾與你邂逅》) 5、揭示中心開頭法:有的文章一開頭就概括全文的內(nèi)容并直接點明文章的中心。 如:愛勞動,其樂無窮!——《勞動的滋味》 又如:做一個大寫的“人”,兩腳永遠踏踏實實踩在地上,不要輕浮、自大…… 這個道理讓我終生難忘。
——《現(xiàn)實改變了我》 6、對比映襯,烘云托月:這種開頭通過對比或鋪陳,能使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顯得更加突出、醒目,從而給人十分鮮明和深刻的印象。 如:窗外陽光明媚,幾只小鳥在樹上歡快地叫著,但我卻無論如何也打不起精神來,因為爸爸媽媽分居了,而且正在鬧離婚,這對我是個莫大的打擊。
我要盡最大的努力使爸媽和好,因為我想有個完整的家。——《我想有個完整的家》 7、運用修辭方法開頭(生動形象或增強氣勢): 如:風(fēng)雪,折斷了大樹的枝葉,卻折不斷大樹的精神;暴雨,淋濕了蒼鷹的翅膀,卻淋不濕蒼鷹的勇氣;苦難,遮擋了我前進的視線,卻擋不住我前進的信念。
《生活因迎戰(zhàn)苦難而精彩》 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懂得寬容,你便擁有了一份心靈的晴空,你的生活將春暖花開。
《我懂得了寬容》 8、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歌詞俗語、名篇美句等開頭: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幫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如:拿破倫說:“不想當(dāng)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說:“不想登上領(lǐng)獎臺的學(xué)生不是好學(xué)生。”——《我終于站到了領(lǐng)獎臺上》 又如:盼望著,盼望著,鈴聲響了,本周的班會課到了。
這節(jié)課的不計名投票活動將會評出我們班最受歡迎的十大人物…… ——《那一課讓我低下了頭》 作文開頭的技巧有許多,還如“巧用題記”、“開篇設(shè)問”、“巧設(shè)懸念”、“妙用哲理句”、“再現(xiàn)場景”、“對話引出”、“奇句突起”等。 無論哪種方式,都應(yīng)力避矯情、堆砌、言之無物。
總之,好的作文開頭應(yīng)做到:一簡、二新,三美。“簡”就是開頭力求簡潔、明了,不啰嗦重復(fù)。
“新”就是開頭不落俗套,新穎別致。“美”就是開頭能給人以美感,如用生動形象的描寫,或借助修辭,或引用詩文。
記敘文的結(jié)尾技法 俗話說:“織衣織褲,貴在開頭,編筐編簍,重在收口。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勝的開頭,還應(yīng)該有耐人尋味的結(jié)尾。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結(jié)尾技法: 1、自然結(jié)尾法: 即用事情的結(jié)果作為文章的結(jié)尾,事物敘述完了,文章隨之結(jié)尾。 如:兄妹倆被美妙的陶醉了。
等他們蘇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下來。
—— 《月光曲》 2、點題結(jié)尾法:這是一種常見的結(jié)尾方法,即在文章結(jié)尾或直接或間接巧妙點題。(例略) 3、首尾呼應(yīng)式: 如:《雪夜》的結(jié)尾中這樣寫道:"誰也沒有再說話。
屋里也很靜,屋外也很靜。那白色的小精靈依然悠悠然然地飛落下來……"與開頭"雪花像無數(shù)白色的小精靈,悠悠然從夜空中飛落到地球的脊背上……"形成照應(yīng) ,既渲染了氣氛,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又使文章首尾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完整,一舉兩得。
4、卒章顯旨法:即在文章的結(jié)尾巧妙揭示文章的主旨。 如:《蝴蝶的金翅膀》的結(jié)尾:"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沒查找到。
但我想:即使世間沒有,老師心里也。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