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雪的詩句
1、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啤っ虾迫弧冻褂袘选?/p>
2、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巍り懹巍冻寡?/p>
4、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唐·李世民《守歲》
5、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啤だ钍烂瘛妒貧q》。
這是一組關于雪的詩句(詞),細讀起來可以理解作者是通過不同的視野和角度去描寫雪的。
不僅描寫的手法不同,而且抒發(fā)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在描寫上,有的作者對雪的性格進行了深刻的刻畫;有的作者對雪的狀態(tài)進行了細致形象的描寫;有的作者通過比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則將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與雪之中。
這些詩句千古流傳,我們在日常的積累過程中,一定要全方位,盡可能更加豐富的積累,才能運用自如,不然引用起來必然要出現(xiàn)牽強附會的現(xiàn)象,造成引用不得體。今天來老師把這一組詩句奉獻給你,希望你能收錄在自己的文件夾中。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這三句詩句,是巧妙地運用了雪與梅花在顏色、季節(jié)以及她們給人以春天來臨的希望上,進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寫。
我們也可以借鑒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關的事物,通過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寫具體逼真)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云。(元?。?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 (這兩句詩的前半部分,描寫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足不出戶的惡劣天氣。
但是,詩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自然景色抒發(fā)的情感,卻是積極向上的,作者通過'千株玉、萬朵云、瓊枝',把北國的冬天變得溫情脈脈,不在因雪而凌厲肅殺。作者把自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激情表達的具體貼切。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必須與自己豐富的心理世界結(jié)合起來,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這兩句詩是作者運用雪去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
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手法是借助對自然景色渲染,讓讀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fā)江邊二月晴(歐陽修) 雪與春天,這是我們對諸多寫雪的詩句最熟悉的。
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飽滿的熱情和樂觀的人生觀。作者利用詩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畫卷,提示我們聯(lián)想春天的美麗,正是文學作品對人思想的啟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這是李白直接描寫大片雪花的詩句,我們可以直接引用來描寫雪。
我們要學習詩人通過細致觀察、進行形象刻畫的創(chuàng)作品質(zhì)。 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張元作) 這是作者經(jīng)過大膽的想象,把雪寫成是天上一場激戰(zhàn)而飄下的龍鱗,賦予雪以俠客的性格。
在環(huán)境氛圍和心理感覺與之相適應時,可引用這比較獨特詩句。 柳絮因風起(謝道蘊)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沈佩) 這是雪與人的靜思之情的很好結(jié)合,是封建社會才女的寂寥,窗內(nèi)窗外人與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會背景,這是文學作品與一定的社會背景有聯(lián)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吳潛 作品:暗香 內(nèi)容: 雪來比色。對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廣平,鐵石心腸為伊折。偏是三花兩蕊,消萬古、才人騷筆。
尚記得,醉臥東園,天幕地為席。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霧昏,萬種愁積。錦江路悄,媒聘音沈兩空憶。
終是茅檐竹戶,難指望、凌煙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誰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無名氏 作品:八聲甘州 內(nèi)容: 一團春雪,拋在玉爐中煎。炎炎進火不住添。
要曉得通紅無焰煙。須管莫虧折,斤兩依然。
如此三千。鍛煉待不搖不動,方可為禪。
全真養(yǎng)命,只在恁么之間。家園自有甘露泉。
要澆灌黃芽長瑞蓮。 ------------------- 年代:唐 作者:朱灣 作品:長安喜雪 內(nèi)容: 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
全似玉塵消更積, 半成冰片結(jié)還流。光含曉色清天苑,輕逐微風繞御樓。
平地已沾盈尺潤,年豐須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盧綸 作品:出山逢耿湋 內(nèi)容: 云雪離披山萬里,別來曾住最高峰。
暫到人間歸不得,長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內(nèi)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殘照影,何處斷鴻聲。 繚繞先經(jīng)塞,霏微近過城。
因風低未斂,帶雨重還輕。 干呂知時泰,如膏候歲成。
小儒同品物,無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1、唐代韋應物的《詠春雪》:裴回輕雪意,似惜艷陽時。
不悟風花冷,翻令梅柳遲。2、唐代焦郁的《春雪》: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3、宋代張鎡的《南鄉(xiāng)子·春雪》:翠袖怯春寒。
對雪偏宜傍彩闌。弱骨豐肌無限韻,憑肩。
共看南窗玉數(shù)竿。羔酒莫留殘。
更覺嬌隨飲量寬。小立妖嬌何所似,風前。
柳絮飛時見牡丹。4、宋代史達祖的《東風第一枝·詠春雪》: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欲障新暖。
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松纖軟。
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青未了,柳回白眼。
紅欲斷,杏開素面。舊游憶著山陰,厚盟遂妨上苑。
寒爐重暖,便放慢春衫針線。
1. 《詠春雪》
韋應物
裴回輕雪意,
似惜艷陽時。
不悟風花冷,
翻令梅柳遲。
2. 《對春雪》
韋應物
蕭屑杉松聲,寂寥寒夜慮。
州貧人束稀,雪滿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棲禽愁未去。
開闈正亂流,寧辨花枝處。
3. 《春雪題興善寺廣宣上人竹院》
楊巨源
皎潔青蓮客,焚香對雪朝。
竹風催淅瀝,花雨讓飄颻。
觸石和云積,縈池拂水消。
只應將日月,顏色不相饒。
4.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
皮日休
威仰噤死不敢語,瓊花云魄清珊珊。
溪光冷射觸鸀鳿,柳帶凍脆攢欄桿。
竹根乍燒玉節(jié)快,酒面新潑金膏寒。
全吳縹瓦十萬戶,惟君與我如袁安。
5. 《春雪》
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
裴回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
偏在洛陽東。
《詠春雪》 韋應物裴回輕雪意,似惜艷陽時。
不悟風花冷,翻令梅柳遲?!秾Υ貉?韋應物 蕭屑杉松聲,寂寥寒夜慮。
州貧人束稀,雪滿山城曙。春塘看幽谷,棲禽愁未去。
開闈正亂流,寧辨花枝處?!洞貉╊}興善寺廣宣上人竹院》 楊巨源皎潔青蓮客,焚香對雪朝。
竹風催淅瀝,花雨讓飄颻。觸石和云積,縈池拂水消。
只應將日月,顏色不相饒?!斗詈汪斖绱貉┲凶鲄求w見寄》 皮日休威仰噤死不敢語,瓊花云魄清珊珊。
溪光冷射觸鸀鳿,柳帶凍脆攢欄桿。竹根乍燒玉節(jié)快,酒面新潑金膏寒。
全吳縹瓦十萬戶,惟君與我如袁安。《春雪》 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裴回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陽東。
《春雪》是韓愈的一首很富有特色的詠雪詩,詩歌構思新巧,立意獨特,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全詩如下: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白話譯文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第一句“新年都未有芳華”?!靶履辍奔搓帤v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芳華”即發(fā)出香氣的花兒,這里泛指花。這一句的意思是,新年都來了,卻還沒有芬芳的鮮花。這里表明了北方的春天來得遲,冬天去得晚。這是詩人初到北方的感受。一個“都”字,流露出詩人那種盼望春天到來的焦急心情。這一句不但表現(xiàn)出盼春的心理,而且落腳在春的表征物——花上。
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承上句而來,說二月雖然無花,但有草芽生出了?!绑@”即驚訝、驚喜。詩句中一個“驚”字,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突然見到“春色”時所產(chǎn)生的驚喜?!?初”字,即開始。在詩人的心中,北方二月開始才有草芽,南方也許這就是春色滿園了。這里自然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之感?!安菅俊辈坏赋龃旱男畔?,也暗示詩人盼春時的喜悅。這一句重點寫了初春的又一表征物——草芽上。
第三句“白雪卻嫌春色晚”。這一句一轉(zhuǎn),不去寫草芽,而進入寫白雪。白雪是全詩所要表現(xiàn)的對象,是全詩的重點。而白雪是在“新年都未有芳華”和“二月初驚見草芽”的背景下引出的,也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活動?!跋印奔床粷M意的意思。“春色晚”說明了這一年比較寒冷。聯(lián)系上句來看,二月還在降雪。這里,詩人轉(zhuǎn)換了視角,不是從人的角度來寫,而是從雪的角度入手,借說白雪嫌春天來得晚了來表明自己對春的盼望心情。同時,詩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白雪以人的意識和情感,這樣很自然地把人與物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借物抒情的審美效果。特別要注意詩中“卻”字的妙處,雖然是一個副詞,但具有極為重要的詩意,它說明北方的春并非來得晚,好像是雪“嫌”春來晚了,這樣強化了白雪對春的渴望之情。
第四句“故穿庭樹作飛花”。這一句是全詩的收束,是詩人情感的最集中表現(xiàn)?!肮省奔垂室獾囊馑肌_@里賦予白雪以人的意識和情感?!白鳌奔椿?,當成。詩句中一個“故”字,一個“作”字,把春雪表現(xiàn)得靈性十足。白雪“嫌春色晚”,自己也就按捺不住了,自己穿過庭院中的樹,化作漫天飄灑的飛花,把初春的美麗景色妝扮出來。這里,詩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雪喻花,形象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盼春的急切心情。
總之,這首詠雪詩是很有特色的,在借物抒情中把雪擬人化,賦予其生命力和人的意識情感,再通過其行為動作表現(xiàn)了對春的渴望之情。這樣,物與人合,從而表現(xiàn)出詩人對美好春天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雪
唐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這首詩構思新穎,聯(lián)想奇妙。首句寫人們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
第二句中,“驚”字最宜玩味,它寫出了人們在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萌芽而新奇、驚訝、欣喜的神情,十分傳神,詩句表達了這樣一種感情:雖然春色姍姍來遲,但畢竟就要來了。
三、四句表面是說有雪無花,實際是說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樹飛花作春色,這實際是詩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還沒有春色時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擴展資料:
藝術特色空幻、浪漫的想象翻新:
詩人調(diào)轉(zhuǎn)筆鋒,撇置“芳華”,偏寫“白雪”,從春寒飛雪的視角,展現(xiàn)春色來臨的景象,翻春寒飛雪為春色飛花。
翻人情為物意,期盼春意,怨春色來遲,本是人的情感,詩人卻以移情手法將人的情感賦予了無情之物,讓白雪嫌怨春色來得太遲,于是白雪頗解人情,有意地“故穿庭樹”化作飛花裝點春色。
翻春寒冷落,心情悵惘,為飛花送春,平添歡鬧,白雪飛花,穿庭綴樹,化春寒料峭為春意欣然,化情懷冷漠為意趣歡鬧。
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作者:(唐)韓愈
譯文: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賞析:
新年即陰歷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
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cè)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單純的嘆惜、遺憾?!绑@”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詩人為二月剛見草芽而吃驚、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的萌芽而驚喜。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悵惘、遺憾,而是欣喜。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