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
兩處怎比陽朔好,碧蓮峰里住人家。 --沈彬(唐)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吳邁(1935年作) 桂林山水世爭夸,陽朔奇峰另一家。
我坐扁舟隨意看,果然千朵碧蓮花。 --劉名譽(清) 桂林陽朔不可分,妄為甲乙近愚庸。
朝辭桂林霧蒙蒙,暮別陽朔滿天紅。 --陳毅名山愛陽朔,平陸遍峰巒。
郡境尖中拆,人家缺處安。穿青入梧峽,載影下昭灘。
--陶弼(宋)獨起獨高雄入漢,相耀相映翠成堆。 若非群玉昆西至,即是三峰海上來。
疑有洞天通日月,絕無樵路到塵埃。 如何得似巨靈手,擘向天家對鳳臺。
--宋咸(宋)瀧水天際來,鼻山地中坼。 盤渦幾十處,疊溜皆千尺。
直寫卷沈沙,驚翻沖絕壁。 淙淙振崖谷,洶洶竟朝夕。
人語不自聞,日光亂相射。 艤舟始搖漾,舉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辔幢M,后險何其迫。
倏閃疾風(fēng)雷,蒼皇蕩魂魄。 因隨伏流出,忽與跳波隔。
遠(yuǎn)想欲回軒,豈茲還泛鹢.云涯多候館,努力勤登歷。--戴叔倫(唐代)“陽朔”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陽朔即陽朔縣[1],隸屬于廣西桂林市,面積有1428平方千米。這里有傳說的壯族歌仙劉三姐拋繡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國內(nèi)外游客嘆為觀止的月洞奇觀,還有被譽為“小漓江”之稱的遇龍河。
連綿數(shù)十里的山峰,如筍拔地,山圍水,水繞山,有“中國旅游名縣”的美譽。參考資料新浪博客:。
王昌齡【送譚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館復(fù)臨湘。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
李頻【贈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
王昌齡【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李渤【桂林嘆雁】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復(fù)皆愁萬里程。爾解分飛卻回去,我方從此向南行。 陳叔達(dá)【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
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朱樓云似蓋,丹桂雪如花。水岸銜階轉(zhuǎn),風(fēng)條出柳斜。輕輿臨太液,湛露酌流霞。
上官儀【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風(fēng)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ǖ麃砦匆?,山光暖將夕。
王昌齡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
李商隱【桂林】
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殊鄉(xiāng)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李商隱【桂林路中作】
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这畔s嘒嘒,猶向客依依。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
義凈【玄逵律師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愴然自述贈懷】
標(biāo)心之梵宇,運想入仙洲。嬰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葉落乍難聚,情離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詳觀演法流。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甲阋巡粚W(xué),既學(xué)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實大華亦榮。王官不可闕,未宜后諸生。嗟我擯南海,無由助飛鳴。
許渾【送杜秀才歸桂林】
桂州南去與誰同,處處山連水自通。兩岸曉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風(fēng)。瘴雨欲來楓樹黑,火云初起荔枝紅。愁君路遠(yuǎn)銷年月,莫滯三湘五嶺中。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骨肉未免然,又況四海人。嶷嶷桂林伯,矯矯義勇身。生平所未識,待我逾交親。遺我數(shù)幅書,繼以藥物珍。藥物防瘴癘,書勸養(yǎng)形神。不知四罪地,豈有再起辰。窮途致感激,肝膽還輪囷。
1、詩名:《漓江雜詠》清·康有為 錦石奇峰次第開,清江碧溜萬千回。
問余半月行何事,日讀天然畫本來。 2、詩名:《漓江畫山九馬》清·林克武 漓江飲馬欲何之,不盡芒山煙雨迷。
曾逐秦兵臨桂海,也隨漢戟過邊陲。 雄風(fēng)鞭策行千里,壯志凌云勝昔時。
仰首崖頭觀宇宙,一聲長嘯九天披。 3、詩名:《送譚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館復(fù)臨湘。
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詩人為:王昌齡) 4、詩名:《漓江》明·唐暄 桂陽江上石凌空,誰作丹青畫本工。
澗樹參差清磴影,巖花磊落碧云叢。神仙洞府無凡近,城市山林自郁蔥。
倚棹中流更回望,居然海上看瀛蓬。 5、詩名:《贈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詩人為:李頻) 6、詩名:《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詩人為: 王昌齡 ) 7、詩名:《桂林嘆雁》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復(fù)皆愁萬里程。
爾解分飛卻回去,我方從此向南行。(詩人為: 李渤 ) 8、詩名:《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 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
朱樓云似蓋,丹桂雪如花。水岸銜階轉(zhuǎn),風(fēng)條出柳斜。
輕輿臨太液,湛露酌流霞。(詩人為: 陳叔達(dá) ) 9、詩名:《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上官儀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
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風(fēng)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
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詩人為:李頻) 10、詩名:《送任五之桂林》王昌齡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
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詩人為:李頻) 11、詩名:《桂林》李商隱 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
殊鄉(xiāng)竟何禱,簫鼓不曾休。(詩人為:李頻) 12、詩名:《桂林路中作》李商隱 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
空馀蟬嘒嘒,猶向客依依。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
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詩人為:李頻) 13、詩名:《玄逵律師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愴然自述贈懷》義凈 標(biāo)心之梵宇,運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葉落乍難聚,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詳觀演法流。 14、詩名:《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韓愈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已不學(xué),既學(xué)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實大華亦榮。
王官不可闕,未宜后諸生。嗟我擯南海,無由助飛鳴。
15、詩名: 《 送杜秀才歸桂林 》 許渾 桂州南去與誰同,處處山連水自通。兩岸曉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風(fēng)。
瘴雨欲來楓樹黑,火云初起荔枝紅。愁君路遠(yuǎn)銷年月,莫滯三湘五嶺中。
16、詩名:《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韓愈 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骨肉未免然,又況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矯矯義勇身。生平所未識,待我逾交親。
遺我數(shù)幅書,繼以藥物珍。藥物防瘴癘,書勸養(yǎng)形神。
不知四罪地,豈有再起辰。窮途致感激,肝膽還輪囷。
17、詩名:《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韓愈 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遠(yuǎn)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屢紆直。風(fēng)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子行誠艱難,我去未窮極。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
18、詩名:《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韓愈 吾友柳子厚,其人藝且賢。吾未識子時,已覽贈子篇。
寤寐想風(fēng)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竄路,旬日同食眠。
所聞昔已多,所得今過前。如何又須別,使我抱悁悁。
1.《桂林》年代:唐作者:李商隱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
殊鄉(xiāng)竟何禱,簫鼓不曾休。2.《桂林》年代:宋作者:陶弼青羅江水碧連山,城在山光水色間。
盡道宜人惟桂郡,驂鸞客至只思還。3.《獨秀峰》年代:清作者: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4.《桂林路中作》 年代:唐代作者:李商隱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这畔s嘒嘒,猶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
5.《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年代: 唐代作者:陳叔達(dá)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朱樓云似蓋,丹桂雪如花。
水岸銜階轉(zhuǎn),風(fēng)條出柳斜。輕輿臨太液,湛露酌流霞。
參考資料詩詞名句網(wǎng):。
1、興坪山似畫,陽朔水如晶。
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聽。金秋漁火夜,百里盡蟬鳴。
——朱詩 《漓江山水》 2、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陳毅 《游桂林》 3、渡遠(yuǎn)千峰外,輕舟八桂臨。
象山浮水月,蘆笛逸清音。——解培潤 《渡遠(yuǎn)千峰外,輕舟八桂臨》 4、標(biāo)心之梵宇,運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葉落乍難聚,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詳觀演法流?!x凈 《玄逵律師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愴然自述贈懷》 5、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
——韓愈 《送桂州嚴(yán)大夫》 6、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愐?《游陽朔》 7、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铑l 《贈桂林友人》 8、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吳邁 《桂林山水》 9、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
風(fēng)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
——上官儀 《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 10、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靄青。——朱詩 《漓江山水》 11、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
空馀蟬嘒嘒,猶向客依依。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
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李商隱 《桂林路中作》 12、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王昌齡 《送高三之桂林》 13、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
——王昌齡 《送任五之桂林》 14、客心仍在楚,江館復(fù)臨湘。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
——王昌齡 《送譚八之桂林》 15、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朱樓云似蓋,丹桂雪如花。
水岸銜階轉(zhuǎn),風(fēng)條出柳斜。輕輿臨太液,湛露酌流霞。
——陳叔達(dá) 《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
桂林山水的詩句相當(dāng)多,著名的有:王昌齡【送譚八之桂林】客心仍在楚,江館復(fù)臨湘。
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李頻【贈桂林友人】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王昌齡【送高三之桂林】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李渤【桂林嘆雁】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復(fù)皆愁萬里程。
爾解分飛卻回去,我方從此向南行。 陳叔達(dá)【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
朱樓云似蓋,丹桂雪如花。水岸銜階轉(zhuǎn),風(fēng)條出柳斜。
輕輿臨太液,湛露酌流霞。上官儀【早春桂林殿應(yīng)詔】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
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風(fēng)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
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王昌齡 【送任五之桂林】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
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李商隱【桂林】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
殊鄉(xiāng)竟何禱,簫鼓不曾休。李商隱【桂林路中作】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
空馀蟬嘒嘒,猶向客依依。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
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義凈【玄逵律師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愴然自述贈懷】標(biāo)心之梵宇,運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葉落乍難聚,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詳觀演法流。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已不學(xué),既學(xué)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實大華亦榮。
王官不可闕,未宜后諸生。嗟我擯南海,無由助飛鳴。
許渾【送杜秀才歸桂林】桂州南去與誰同,處處山連水自通。兩岸曉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風(fēng)。
瘴雨欲來楓樹黑,火云初起荔枝紅。愁君路遠(yuǎn)銷年月,莫滯三湘五嶺中。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骨肉未免然,又況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矯矯義勇身。生平所未識,待我逾交親。
遺我數(shù)幅書,繼以藥物珍。藥物防瘴癘,書勸養(yǎng)形神。
不知四罪地,豈有再起辰。窮途致感激,肝膽還輪囷。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遠(yuǎn)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屢紆直。風(fēng)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子行誠艱難,我去未窮極。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吾友柳子厚,其人藝且賢。吾未識子時,已覽贈子篇。
寤寐想風(fēng)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竄路,旬日同食眠。
所聞昔已多,所得今過前。如何又須別,使我抱悁悁。
楊衡【送公孫器自桂林歸蜀】桂林淺復(fù)碧,潺湲半露石。將乘觸物舟,暫駐飛空錫。
蜀鄉(xiāng)異青眼,蓬戶高朱戟。風(fēng)度杳難尋,云飄詎留跡。
舊戶閑花草,馴鴿傍檐隙。揮手共忘懷,日墮千山夕。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寄書龍城守,君驥何時秣。峽山逢颶風(fēng),雷電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發(fā)。兩巖雖云牢,水石互飛發(fā)。
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浪沒。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為不忍別,感謝情至骨。李商隱【謝往桂林至彤庭竊詠】辰象森羅正,句陳翊衛(wèi)寬。
魚龍排百戲,劍佩儼千官。城禁將開晚,宮深欲曙難。
月輪移枍詣,仙路下欄干。共賀高禖應(yīng),將陳壽酒歡。
金星壓芒角,銀漢轉(zhuǎn)波瀾。王母來空闊,羲和上屈盤。
鳳凰傳詔旨,獬廌冠朝端。造化中臺座,威風(fēng)上將壇。
甘泉猶望幸,早晚冠呼韓。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知識久去眼,吾行其既遠(yuǎn)。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寢飯。子兮何為者,冠佩立憲憲。
何氏之從學(xué),蘭蕙已滿畹。于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
治惟尚和同,無俟于謇謇。或師絕學(xué)賢,不以藝自挽。
子兮獨如何,能自媚婉娩。金石出聲音,宮室發(fā)關(guān)楗。
何人識章甫,而知駿蹄踠。惜乎吾無居,不得留息偃。
臨當(dāng)背面時,裁詩示繾綣。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0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