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簞dan一聲,食:讀音為sì。
2、出自戰(zhàn)國孟子《魚我所欲也》,原文選段: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3、譯文: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所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
簞讀音及組詞
簞拼音
[dān]
[釋義]:古代盛飯的圓竹器。
簞竹、一簞一瓢
簞刀、簞豆
簞食瓢飲、缊褐瓢簞
瓢簞、簞食豆羹
蠶簞、簞豆見色
簞瓢、簞醪投川
簞瓢屢空
拼音:dān,具體解釋如下:
部首:竹 四角碼:88506 倉頡:hcwj
86五筆:tujf 98五筆:tujf 鄭碼:MUKE
統(tǒng)一碼:7BAA 總筆畫數(shù):14 筆順:31431443251112
釋義:古代用竹子等編成的盛飯 用的器具。
擴展資料
一、筆畫
二、部分詞語解釋
1、簞瓢:[dān piáo]
盛飯食的簞和盛飲料的瓢。亦借指飲食。
2、蠶簞:[cán dān]
養(yǎng)幼蠶用的糊紙小竹匾。
3、簞刀:[dān dāo]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4、簞竹:[dān zhú]
竹名。
5、簞食:[dān sì]
裝在簞笥里的飯食。
簞基本解釋:
古代盛飯的圓竹器:簞食(sì)壺漿(形容勞軍)。簞食(sì)瓢飲(喻生活貧苦;亦指安貧樂道)。
基本信息:
拼音:dān
部首:竹,四角碼:88506,倉頡:hcwj
86五筆:tujf,98五筆:tujf,鄭碼:MUKE
統(tǒng)一碼:7BAA,總筆畫數(shù):14
擴展資料:
相關(guān)組詞:
1、蠶簞[cán dān]
養(yǎng)幼蠶用的糊紙小竹匾。
2、簞食[dān sì]
裝在簞笥里的飯食。
3、簞豆[dān dòu]
猶言簞食豆羹。
4、簞刀[dān dāo]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5、簞竹[dān zhú]
竹名。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簞的讀音,一簞食中的食怎么讀的全部內(nèi)容,以及甍怎么讀 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