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揚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文化!
歡迎你到紅色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參觀旅游!
沿著毛主席開辟的井岡山道路繼續(xù)前進!
(一)敵進我退:……保存實力,待機轉移攻勢。
(二)敵退我進:……打擊其士氣,積小勝為大勝。
(三)敵駐我擾:……以疲憊敵人,造成對我有利之形勢。
(四)敵疲我打:……應即集中兵力,主動進攻,以殲滅敵人。
井岡山茅坪鎮(zhèn)。
“打土豪分田地”,這條標語在井岡山茅坪鎮(zhèn)的這面墻上已經(jīng)存在了將近100年的時間,這里也是《井岡山土地法》開展最初實踐的地方,它的立法原則和土地分配原則,為今后各個時期的土地法起到了示范。
1928年12月形成了《井岡山土地法》,第一次從法律形式上肯定了農(nóng)民獲得土地的權利。這部法律頒行以后,農(nóng)民歡天喜地,因為他們夢寐以求的就是能夠獲得自己的土地,這種夢想得以實現(xiàn),真正實現(xiàn)了耕者有其田,他們才會支援紅軍,參軍參戰(zhàn),送鞋送糧。
歷史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nóng)紅軍來到井岡山,創(chuàng)建以寧岡縣為中心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開辟了“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的斗爭,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中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岡山斗爭革命舊址遺跡達100多處,其中21處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被列為市級文明保護單位。
因此,井岡山作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課堂。江澤民、胡錦濤、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到井岡山緬懷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文化藝術
這里保留了大量的革命人文景觀,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國工農(nóng)紅軍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居舊址有幾十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 井岡山的自然景觀同樣令人嘆為觀止。景區(qū)內(nèi)峰巒疊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
主要景觀的類型有:峰巒、山石、瀑布、溶洞、氣象、高山田園風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動植物、溫泉等八類。具有雄、險、秀、幽、奇的特色。尤以雄險的山勢、奇特的飛瀑、磅礴的云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花而蜚聲中外。井岡山上的杜鵑種類繁多,有云錦杜鵑、鹿角杜鵑、猴頭杜鵑等約30個名貴品種,而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這里獨有的珍稀樹種“井岡山杜鵑”。它不僅有清新?lián)浔堑幕ㄏ?,而且還擁有獨具一格的“漸變”色,被譽為“杜鵑山”的筆架山是井岡山杜鵑花的最佳觀賞點。
每年四、五月間,各色杜鵑花沿著筆架山山脊兩側競相開放,在山崖間形成了一道亮麗的十里杜鵑長廊,仿如仙境一般。
革命文化
革命歷史“紅”,一直是井岡山文化資源的優(yōu)勢。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如今巍巍五百里井岡山,成為了一座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井岡山紅色旅游的靈魂在于它獨特的紅色革命文化資源,即它的歷史文化和革命文化以及井岡山精神。它包括無形的和有形的兩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類:
第一,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培育的一種偉大革命精神,江澤民同志將井岡山精神高度概括為24個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它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培育出來的革命的民族精神。
第二,革命歌舞、文藝。紅色革命歌舞、文藝作品是革命年代革命者和人民大眾精神風貌的反映,它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人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奮斗不息。
第三,革命故事、傳說。我們黨和紅軍在井岡山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如毛澤東、朱德等領導同志艱苦奮斗,帶頭參加勞動,如今“毛委員背糧過黃洋界”和“朱德的扁擔”等動人的故事仍被人們傳誦著。
第四,革命標語、口號。革命標語、口號如“紅軍是工人農(nóng)民的軍隊”、“要革命的,跟我走”、“只有經(jīng)過失敗考驗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要做失敗時的英雄?!钡仍奈枇巳嗣駷榱烁锩聵I(yè)前赴后繼。
第五,革命偉人、英雄。在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偉大斗爭中,井岡山上匯聚了一大批中國革命的杰出領導人和革命英雄。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膝代遠等等。
第六,革命詩詞、歌賦。鐫刻在巖石和墻壁之上革命詩詞成為了井岡山的一道獨特的風景,如毛澤東的《西江月?井岡山》、《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等詩詞尤其深入人心。
第七,革命遺址、文物。迄今仍保存完好的革命遺址、舊址有100多處,其中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朱毛會師地、龍江書院等21處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井岡山豆皮(豆?jié){依)有六大優(yōu)勢,成就百年品牌:
1、百年錘煉,工藝卓著,品質(zhì)優(yōu)良;
2、風味獨特,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被譽為“豆皮之王”;
3、傳統(tǒng)純手工藝制作;
4、中國最大的井岡山豆皮生產(chǎn)基地——遂川;
5、紅軍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著名特產(chǎn);
6、干鍋豆皮指定專用品.
重溫崢嶸歲月,傳承紅色精神
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萬洋山(為羅霄山脈中段)的北支,據(jù)傳在東漢年間就已經(jīng)有人在井岡山居住了。秦朝設郡縣制時,井岡山為九江郡廬陵縣屬地。井岡山距井岡山市新城區(qū)(紅星街道)35公里,距吉安市吉州區(qū)約130公里處。
井岡山森林覆蓋率為81.2%,年平均氣溫14.2度,至今仍保留眾多人跡未至的大片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代表性的植物有紅豆杉、銀杏、半楓荷、白豆杉、伯株樹等上千種。井岡山瓷土礦、稀土礦儲量豐富,為兩大優(yōu)勢礦種。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重溫崢嶸歲月,傳承紅色精神
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萬洋山(為羅霄山脈中段)的北支,據(jù)傳在東漢年間就已經(jīng)有人在井岡山居住了。秦朝設郡縣制時,井岡山為九江郡廬陵縣屬地。井岡山距井岡山市新城區(qū)(紅星街道)35公里,距吉安市吉州區(qū)約130公里處。
井岡山森林覆蓋率為81.2%,年平均氣溫14.2度,至今仍保留眾多人跡未至的大片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代表性的植物有紅豆杉、銀杏、半楓荷、白豆杉、伯株樹等上千種。井岡山瓷土礦、稀土礦儲量豐富,為兩大優(yōu)勢礦種。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根據(jù)地建立以后得到當?shù)厝罕娭С值脑蛟谟冢杭t軍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始終代表群眾利益。忠實代表群眾利益,是由我們黨的性質(zhì)決定的。代表群眾利益就要時刻裝著群眾的冷暖溫飽,認真落實群眾的愿望期盼,真心實意為群眾謀福祉。
我們黨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力量那么弱小、條件那么艱苦,在開展軍事斗爭、建立和鞏固革命根據(jù)地的同時,仍然不忘關心群眾,努力幫助根據(jù)地群眾解決生產(chǎn)生活問題。毛澤東同志率領部隊到達井岡山后,提出的最響亮的口號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在毛澤東等我黨早期領導人的倡導影響和具體實踐下,蘇維埃政府和紅軍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并緊緊依靠井岡山和蘇區(qū)群眾,贏得了一個又一個革命斗爭的勝利。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學習的條幅:黃土第一原,紅色延安革命區(qū)。 一步跨過兩千年,一眼望去長征萬里。井岡山老區(qū)是紅色的搖籃,革命的搖籃。 紅旗渠紅色旅游,紅動大中國。 桐柏英雄紅色教育,大別山精神紅動中原。 英雄永遠在我心,革命老區(qū)永不忘。黨是太陽,永遠跟黨走。
受益匪淺,紅色之旅。
萬山紅遍·重上井岡意義是發(fā)展紅色旅游,賡續(xù)紅色血脈。
井岡山紅色教育培訓以井岡山精神為主線,圍繞“走一段紅軍小路、聽一堂傳統(tǒng)教育課、向革命先烈獻一束花、吃一頓紅軍套餐、看一場紅色歌舞、學唱一首紅軍歌謠”等“六個一”培訓活動,形成了“現(xiàn)場教學、體驗教學、情景教學、訪談教學、紅歌教學、專題教學”等六大教學模式。豐富多樣的培訓課程,新穎獨特的教學形式,讓厚重的紅色文化活起來、傳開來,讓弘揚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有了更生動的解讀。
碑園惠存
bēi yuán huì cún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