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蓮花山門票50元 預定價46元
門票說明:
預訂門票包含景區(qū)參觀票。另外收費:登蓮花塔、飛鷹巖隧道、景區(qū)游覽車、商品及餐飲。
優(yōu)惠政策:
A、免費對象:
1)身高1.2米以下(不含1.2米)兒童,且須一名購票成人陪同
2)65歲以上(含65歲)老人(有自理能力,憑相應有效證件)
3)現(xiàn)役軍人、榮譽軍人、殘疾軍人、殘疾人(憑相應有效證件)
B、優(yōu)惠(半價)對象:
1)兒童身高1.2米~1.5米的兒童,且須一名購票成人陪同
2)60歲~64歲老人(憑相關有效證件)
3)大學、中專及中小學生(成人教育除外)憑學校蓋章及有效日期內(nèi)的學生證。每證限購門票一張
有10條鄉(xiāng)村旅游精品線路,滿足市民“一條龍式”旅游需求。包括了五花山色游、農(nóng)業(yè)觀光游、紅色旅游、豐收采摘、溫泉度假游及住宿、餐飲等秋季旅游所有產(chǎn)品。
精品線路中,不僅包括雙陽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蓮花山花海、凈月慢山里營地等市民熟知的旅游目的地,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后還首次推出了玫瑰山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雙青湖旅游度假風景區(qū)等公主嶺旅游線路、特色景區(qū),為市民欣賞長春市美麗秋天風景提供新去處。
萊蕪蓮花山游覽線路:
放生池→洗心池→碧蓮潭→玉蓮潭→老虎洞→玉女池→愛情門、財富門→龍?zhí)丁t蓮潭→壺口→蓮花飛瀑→天池→觀音圣境
蓮花廣場乘車→萬年堆停車場→逍遙嶺→仙人棋→甘露池→官運石→妙峰山→蓮花尖→宮山→普照山→快活林
游覽整個景區(qū)大約需要1天時間。
景區(qū)等級:AAAA級;
門票價格:50元(預訂優(yōu)惠價:45元);
開放時間:6:00-18:00;
景區(qū)電話:0634-6080766;
景區(qū)地址: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qū)高莊街道辦事處劉家林村。
蓮花山門票價格: 80元/人 景區(qū)開放時間: 7:00—17:00 。
蓮花山位于東莞市長安鎮(zhèn)。
蓮花山風景區(qū),連綿十余公里,其主峰海拔 513 米,四峰列峙,如蓮花半開。如果是休閑娛樂,慢悠悠爬上山頂,約需一個多小時。
蓮花山風景區(qū)凸現(xiàn)蓮文化與佛教文化,有蓮花湖、蓮花溪、蓮花圣寺、蓮花峰、鷺鳥天堂五大景觀區(qū),景點四十余處。其中“鷺鳥天堂”,有廣東省目前最大的鷺鳥群,數(shù)量近萬只,傍晚時分,千鳥齊飛,蔚為壯觀。
金秀蓮花山公園國家4A級景區(qū)。金秀蓮花山旅游景區(qū)集“華山之峻峭,衡岳之煙云,雁蕩之巧石,張家界之靈秀,峨嵋之清涼,黃山之蒼莽”于一體,是罕見的自然生態(tài)體系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山中溝壑幽深,石壁陡峭,奇峰聳立,萬古崢嶸,山與原始森林、山溪、山谷、云海、日出、幻霧等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云霧瞬息變幻、時聚時散。聚時,把座座山峰覆蓋,顯示出一種朦朧的嬌美;散時,像一件件輕紗在山間流蕩,山峰露出美麗的面目;若山風輕輕吹來,云煙飛舞升騰,人在其中游,有移步換形之妙。
蓮花山另一大特色便是瑤族民俗,這里有整個金秀唯一一座紀念瑤族祖先盤王的寺廟,廟中持牛角的盤王像在整個中國也是十分罕見的。加之歡快的瑤族歌舞,神秘的瑤族絕技,美味的瑤族佳肴美酒,令前來的游客流連忘返。
金秀蓮花山坐落在縣西北部16公里處大瑤山區(qū),面積約23平方公里。景區(qū)內(nèi)山峰有能多山峰、蓮花山峰及棋盤山峰,沿游覽步道可觀石林仙都、盤王遺韻、醉仙石、將軍巖、觀音坐蓮花、鴕鳥戀月、金雞報曉、一線天、會仙門、神雕護寶等奇峰奇石和大片杜鵑花林和盤瓠廟一座。
蓮花山風景區(qū)位于海豐縣四季如春的蓮花山脈,海豐八景的“蓮峰疊翠”和“銀瓶飛瀑”之間。游人來此遠足登高,便可見層林疊嶂,連綿不盡,俯仰之間恍如身臨人間仙境,其中海拔1336米的蓮花山脈主峰,是登高賞景的最佳地點。
蓮花山風景區(qū)以雞鳴寺為主體建筑,該寺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1633年,因海豐連續(xù)發(fā)生5次地震,來此化緣的印真和尚在蓮花山建造庵寺,為海豐辟邪聚福,如今已歷近400年。游人來到蓮花山,不妨選購一些山上特產(chǎn)的蓮花山茶,泡以蓮花山泉水,格外沁人心脾。
夏天來到蓮花山,遠遠聞到一股荷花淡淡的清香。走過高高的拱橋,漫步在滿池的蓮花中,低頭可看到快活嬉戲的紅鯉魚時時探出頭來。
蓮花山三面環(huán)湖,山巒疊翠,煙波浩渺。吸引歷代文人墨客留連駐足,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相傳,吳王孫權曾在此設立觀星臺,東吳大都督周瑜曾在這里督練水軍。 蓮花山既有江南園林的靈秀端雅,又融北方園林的宏偉瑰麗。
主要景點有元明塔、六合園、碑林等。 我最喜歡的卻是站在拱橋上向下眺望一池的蓮花。這里曾經(jīng)是某教派的發(fā)源地,鼎盛時期據(jù)說有人家賣房賣地全家來此仙人洞府朝圣。政府制止后,這里便成為鄂州人休閑放松的好去處。蓮花池里蓮花開發(fā)之時,仿佛為這美麗獨特的古典美景蒙上了一層神秘圣潔的面紗。
十渡蓮花山漂流的門票價格為140元每人,1.2米以下兒童門票半價。十渡蓮花山漂流河道整體落差168米,清涼刺激、浪漫愜意;漂流河道兩岸原始峭壁與森林,民俗村落;漂流河道以休閑漂為開發(fā)理念,前半段以適度的驚險刺激為主,后半段休閑體驗加景觀打造為主,并適度穿插愛情元素的景觀小品。
從上游往下以此設置激情速滑、時空隧道、激流勇進、三泉影月、水上CS、峰回路轉、水車險灘、銀河星空、竹林暢游、核桃果園、竹林人家、柳暗花香、瓜果長廊、茶閣遠眺等景觀節(jié)點。
1地質(zhì)2歷史3南越王劈山取石4暴利驅(qū)動采石興盛5開禁之爭曠日持久6石場遺址 地質(zhì) 蓮花山在古時候是一個石礦場,經(jīng)幾百年的采礦,蓮花山上或懸崖峭壁,或奇巖異洞,或嵯峨幽邃,或雄偉挺拔,形成了天然與人工相結合的獨特景觀,堪稱嶺南一秀。主要景點有:寬敞而酷似蓮花瓣的蓮花石;氣勢軒昂的燕子巖;洞內(nèi)怪石遍布的八仙巖;凌空壯觀、酷似人工石林的飛鷹巖以及落蓮洞天、三棕疊嶂、南天門、云梯、石廊、石峰、無底洞、白蓮池、觀音巖、神仙橋等。 建于明朝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的蓮花塔,則是蓮花塔景區(qū)的代表。蓮花塔又名文昌塔,該塔由于雄踞在珠江入口處,是給往來的船只測定方位和指點航向的坐標,故有“省會華表”的美譽。蓮花塔是八角形的樓閣式磚塔,高50米,外觀9層,內(nèi)分11層,紅色的墻,綠色的琉璃瓦,八角攢尖頂。游人登塔遠眺,可飽覽浩瀚壯麗的珠江景色,觀晨曦夕陽、潮起潮落。 歷史 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蓮花城,面積番禺蓮花山約1萬平方米。原為清政府在珠江口設防之用。歷史的滄桑點點凝結在古意十足的城池之間,令人回首百余年前的那段往事; 蓮花山有“廣東長城”之稱,是重要的軍事要地。鴉片戰(zhàn)爭時,林則徐率兵在城內(nèi)駐防,設立了防止英軍入侵 的第二道防線?,F(xiàn)在的蓮花山興建了一座仿清兵營,游人在這里可以體會清代兵營的況味,追憶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歷歷往事。 觀音勝境之內(nèi),蓮花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再配以金身的望海觀音像,果然氣魄非凡,令人如入“凈土”,頓生敬畏之感。 南越王劈山取石 秦末漢初,趙佗在嶺南割據(jù)稱王,派人找尋適合建造宮殿的建筑材料。南越國人在獅子洋畔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一片連綿千米的紅色砂巖,它質(zhì)地堅硬、均勻,密度高,色澤鮮艷,是建造氣勢恢弘的宮殿的最佳選擇。自此,一場開山劈石的人與自然之戰(zhàn)拉開序幕。 至今,我們看到那高幾十米、與地面垂直的赤壁丹崖,依然無法想象它是如何在一鑿一錘中誕生。從蓮花山南的蓮花巖起,折而向北伸延,偏東至蓮花山漁港地基,形成一條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50~200米、開采深度30~40 米的采石帶,開采面積達33萬平方米,番禺蓮花山大約一共取石料300多萬立方米。 當時,蓮花山不與陸地相接,只是南海中的一個孤島。南越人去采石,必須航海。自古善作舟的南越人,當時造船技術已經(jīng)很高,采石后,他們行海道抵達當時廣州江岸,將石運至南越國宮署。 除了南越國宮署,1983年廣州象崗山發(fā)現(xiàn)的南越王墓,經(jīng)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研究所新技術研究室鑒定,其建筑墓室所用的石料,與蓮花山的砂巖石相似,兩者的石質(zhì)組織、硬度等完全相同,可以基本確定,該墓石材主要采自蓮花山。 暴利驅(qū)動采石興盛 “蓮花山古采石場應是國家所為,因為需要很大財力、人力和技術手段才能辦得到,并且是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期內(nèi)采石的。這里采石歷史之古老、開采之規(guī)范、技術工藝之高超、規(guī)模之宏大、遺留面之美觀,在我國甚至世界范圍內(nèi)都具有典型意義。”劉金山說。 西漢以后,蓮花山的采石,在宋代至明末清初之間,繼續(xù)進行著。當時,紅色砂巖是使用得最廣泛的建筑石料,用于城基、官衙、祠堂、寺廟、民宅等建筑。 屈大均所著的《廣東新語》中寫道,當時一些“亡命奸徒”,在蓮花山“蜂屯蟻聚”,鑿石綱利,牟取暴利,“歲致金以十萬計”,可見當時在利益驅(qū)動下,蓮花山的采石業(yè)進行得如火如荼。根據(jù)番禺博物館提供的資料顯示,宋、明之間,在蓮花山的大量采石工,聚居于“石墟”,即今天石樓鎮(zhèn)田步頭一帶。 幾個世紀過去了,當年的亭臺樓閣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中。遺留至今的古城墻卻見證了這段興盛歷史。廣州越華路發(fā)現(xiàn)的宋代城基遺址,其城基的紅砂巖石塊,石料規(guī)格與蓮花山開采的相似,有的城磚側印有“番禺縣”三字。明代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舊城,修葺了12000多米長、6米多高的城墻。今天在越秀山還留有明代古城墻遺址,修筑城基的紅色砂巖,大部分來自蓮花山古采石場。 開禁之爭曠日持久 私人開采石料,遭到視蓮花山為風水寶地的當?shù)厝说膹娏曳磳?,一場曠日持久的開采與禁采之戰(zhàn),自明代以來不斷進行著。明代萬歷七年,即1579年,因為陳言達私采石料,被“邑侯沈思孝封禁”,這是第一次見于史料的禁封。然而,在利益驅(qū)動下,明里暗里,禁、開之間的斗爭根本無法平息。 至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蓮花城和番禺學宮(今農(nóng)講所)分別立碑,永遠禁止開采。兩塊碑至今都已經(jīng)消失,在當年,這標志著開禁之爭的結束。 蓮花山古采石場在清代的停采,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建筑材料的更替。隨著生產(chǎn)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清代開采花崗巖的技術日益成熟,與紅色砂巖相比,花崗巖更堅硬、更不易被風化,清代的城墻墻基已經(jīng)開始使用花崗巖。就這樣,漸漸地,蓮花山古采石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留下鑿痕累累的陡壁峭崖,供后人憑吊。 石場遺址人工無意奪天工 初夏的一個清早,沐浴在燦爛陽光中,我們來到了蓮花山旅游區(qū)。據(jù)蓮花山旅游區(qū)辦公室副主任張發(fā)俊介紹,整個蓮花山本身就是一個采石場,不少地方都可以找到當年采石留下的痕跡。其中獅子洋畔集中分布著15個石場,分別是:燕子巖石場、劍門石場、獅子巖—觀音洞石場、百福圖石場、蓮花山—南天門石場、飛鷹巖石場、海仙池石場、八仙巖石場、無底洞石場、順景巖石場、樹抱石石場、大佛洞石場、碧蓮池石場、四方池石場和洞天波月石場。 南天門邊“蓮花”開 從波光瀲滟的蓮花湖出發(fā),往東南方走約數(shù)十米,看到一處古石場留下的坑谷,谷中有水,谷口巖壁最窄處,有一條長約8米、寬約1.5米的石拱橋,美其名曰“神仙橋”。從坑谷邊經(jīng)過,可以到達一處平地。映入眼簾的是大約10米高、狀如蓮花的巨石,上面刻著“蓮花石”三個大字。只見這里赤壁丹崖,歷經(jīng)滄桑,斷面卻如斧砍刀削般平整,垂直而下一條條因流水溶蝕而留下的灰白色水痕。 蓮花山,因蓮花石而得名。蓮花石旁邊便是“南天門”,人們認為,穿過這里便進入一個如詩如畫的南國仙境。事實上,那是在厚層砂巖里鑿開的寬約10米、門墻厚近10米的城堡式大門。以前,這里是石工們把石頭運往蓮花山海邊的通道。走在“南天門”里,兩側整齊有序的釬痕痕跡依然清晰可見,撫摸上面斑駁的砂巖,耳畔仿佛響起鑿石的丁當聲,先民們艱辛勞作的景象仿若在眼前。 張發(fā)俊介紹,從蓮花石、南天門一帶,可以眺望到高聳在山端、被喻為“省會華表”的蓮花塔。大約在1785年,英國畫家托馬斯·丹尼爾到訪這里,被這里美麗而獨特的景致所吸引,專門畫了一幅《蓮花塔和蓮花山城》。這幅畫現(xiàn)在被珍藏在香港藝術館,有助于我們了解當時這一帶的風物。 穿過南天門,經(jīng)過順景巖,還有一個以蓮花命名的巖洞:蓮花巖。那是兩座內(nèi)門相通的巨大巖洞。蓮花巖以前的面貌與今天截然不同,巖洞中間似一個盆地,周圍由九個巖洞組成,因為九個巖洞狀似九瓣蓮花而得名。 雄奇峻險燕子巖 從蓮花巖出來,朝著海邊往下走,不用多久便可以到達古采石場最壯觀的地方之一:燕子崖。腳下是崖頂?shù)挠^光亭,憑欄俯瞰,只見比肩而立的三四十米高赤壁紅崖,成大直角,插入谷底由采石坑積水形成的湖泊中,蔚為壯觀。有一段懸崖,中間橫空出現(xiàn)一個長方形的洞,里面還擺放著一些條石。張發(fā)俊告訴我們,那是以前沒運走的石料。然而,那里上不著天、下不挨地,古人們又是如何開采那里的石頭?百思不得其解。 沿著小路走到巖底,從巖腳抬頭仰望,只見奇峰屹立,有的斷面十分齊整,像被刀削的一樣,巍巍絕壁直插青天,好像隨時都要下墜,令人目眩;有的深陷下去,像個巨大神龕;有的孤柱矗立,直指蒼天。這正合了那壁上的題詞:“開物天工劈巨巖,嵯峨削立倚天南。呢喃燕子安居處,有客長呤意興酣。” 巖底的一塊石壁上,刻著“蓮花山古采石場遺址”九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這個題字出自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之手。1983年,當時蓮花山古采石場的價值還沒有被充分認識,它存在的年代也無法確知。夏老來到這里,在驚嘆它的雄奇壯觀之余,推斷它“不遲于宋”。夏老的這一看法,引起人們對這個古采石場的廣泛關注。 在這些巖石上,除了整齊的釬痕痕跡,還可以發(fā)現(xiàn)整齊排列著的碗口粗的洞,這是當時采石搭腳手架插桿洞眼。橫向的洞眼一般為圓形,縱向的為方形,這樣在采石面搭上腳手架工作臺,便于工作。這與中國古代的棧道技術有點類似,當時采石的主要工具僅僅是錘子和鑿子。這些洞眼后來一度成為燕子們棲息的好地方。 山明水秀八仙巖 離開燕子巖,沿著曲折小徑,在石山穿行,一處一景,常常會給你帶來驚喜。這邊還是連環(huán)對峙的四面崖壁,天空被縮成一方天井,轉過一個彎,眼前可能會出現(xiàn)一池碧水,睡蓮點點,令你豁然開朗。即使同是峭巖,也各有風景:有的爬滿古藤,生機勃勃;有的看起來普通,但一棵松樹不屈不撓地從巖縫中站出來,讓一切都變得生動起來。 經(jīng)過劍門、一線天、碧蓮池等景點,我們來到浴仙池。以前在采石后,水平的厚砂巖,有許多垂直節(jié)理的裂縫,清泉從裂隙中流出,匯流到一堵峭壁前跌下,如一條雪白的絲絹,水流不大,但跌入這池中卻像珍珠落玉盤,泉瀑之水清澈,傳說是神仙沐浴之地,因此也被稱為“浴仙池”。浴仙池旁邊便是蓮花山最大的巖洞:八仙巖。信步走進去,只見這里最寬處23米,最深20米,是古代石工由表及里釬鑿而成的人間洞天。 關于八仙巖的來由,又有一個傳說:據(jù)說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等眾仙,到增城探訪何仙姑回程時,途經(jīng)蓮花山,見此地峰奇峭陡,便駕祥云而下,來到這個大巖洞。眾仙見洞內(nèi)泉水潺潺,涼風習習,且有石桌石椅,別有一番景致,于是在此休息,圍坐在洞內(nèi)高談闊論。大佛巖,前面是一雙手正用鑿子采石的雕塑。 守望滄海獅子石 離八仙巖不遠便是獅子石。只見青蔥山林中,矗立著一塊巨石,像一頭威武的雄獅,傲然屹立于山崖,雙目圓瞪,似在遠眺獅子洋萬里碧波,白帆點點,又微微張開嘴,似在吼叫。由于獅子石形象逼真,歷代先民把它神化,每當漂洋船過,都要頂禮膜拜,祈求保佑。 獅子石的形成年代久遠。原來,這里地勢低,蓮花山不過是海面上的一個島,千萬年過去,地勢逐漸抬升,水位下降。獅子石原來是小島邊上一座巖石,千萬年來受海浪和海風的不斷拍擊、侵蝕而成今天的形狀。它是蓮花山最忠實的衛(wèi)士,見證著這里滄海桑田的變遷。蓮花山,以前叫“獅子山”,就是以它命名,“獅子洋”這個名字也是由它而起的。 旅游小貼士景點旅游門票 門票:40元/人;登蓮花塔2元/人,進蓮花城3元/人。 最佳旅游時間 春季前往,能夠欣賞桃花盛開,爭妍斗麗的美景;6月至8月前往蓮花山,不僅能夠欣賞到綠樹蔥郁的蓮花山美景,還能夠在水上樂園內(nèi)戲水、游玩,同時還能領略到“蓮花節(jié)”上,萬朵蓮花競相綻放的盛世美景。 飲食 蓮花山旅游區(qū)擁有較好的餐廳,能夠嘗到粵式風味菜肴、番禺小吃以及其他著名菜式,并且備有齋堂,七色拼盤素菜等色香味俱全。 住宿 蓮花山景區(qū)內(nèi)開設有多個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度假賓館,方便游客住宿休息。 近年來,蓮花山風景區(qū)又新建了蓮花山望海觀音、度假村、蓮花樓餐廳、舞廳、咖啡廳、燒烤場、帳篷露營區(qū)、跑馬場、釣魚臺、水上樂園、射擊區(qū)、商場等旅游服務設施 推薦游玩路線 游覽時間:3-4小時 適合人群:朋友 到達方式:公交,自駕車 途中景點:西門 > 蓮花飛瀑 > 蓮花仙子 > 鷺鳥自然保護區(qū) > 花苑 > 睡蓮池 > 半山亭 > 睡蓮湖 > 薰衣草園 > 百花園 > 開心樂園 > 甲骨文園 > 桃花園 > 北門 > 蓮花城 > 蓮花塔 > 觀音圣境牌坊 > 念慈亭 > 觀音閣 > 放生池 > 朝圣亭 > 嶺南亭 > 觀音巖 > 獅子石 > 八仙巖 > 浴仙池 > 碧蓮池 > 百福圖 > 燕子巖 > 蓮花石 > 南天門 > 甜蜜樂園 > 無底洞 > 蓮花巖 > 觀音殿 > 東門 交通指南公共交通指南 1、汽車: 起始站點:廣州東圃汽車客運站 中轉站點:番禺市橋汽車站 目的地站點: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qū) 票價:廣州東圃汽車客運站--番禺市橋10元/人 番禺市橋--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qū)是4元/人 班次:廣州東圃汽車客運站--番禺市橋 15分鐘/班 番禺市橋--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qū) 3-5分鐘/班 首/末班車時間:廣州東圃汽車客運站--番禺市橋 7:00/20:00; 禺市橋--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qū):7:00/18:00 下車后如何到景區(qū):到站后往前走100米然后在十字路口向左走,你就會看到蓮花山旅游區(qū)歡迎您的牌子。 起始站點:廣州汽車客運站 中轉站點:番禺市橋汽車站 目的地站點: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qū) 票價:廣州汽車客運站--番禺市橋10元/人 番禺市橋--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qū)是4元/人 班次:廣州汽車客運站--番禺市橋 20分鐘/班 番禺市橋--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qū) 3-5分鐘/班 首/末班車時間:廣州汽車客運站--番禺市橋 5:50-22:30; 禺市橋--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qū):7:00/18:00 下車后如何到景區(qū):到站后往前走100米然后在十字路口向左走,你就會看到蓮花山旅游區(qū)歡迎您的牌子。 2. 地鐵: 目的地站(3號線):番禺市橋站 目的站點出口:市橋站B出口 班次:3號線 5分鐘/班 下車后如何到景區(qū):到市橋汽車站,里面隨時都有到蓮花山的公交車,一般三到五分鐘一趟,在車上買票4元/人,到站后往前走100米然后在十字路口向左走,你就會看到蓮花山旅游區(qū)歡迎您的牌子。 目的地站(4號線): 目的站點出口:石碁站 班次:4號線 5分鐘/班 下車后如何到景區(qū):到市橋汽車站,里面隨時都有到蓮花山的公交車,一般三到五分鐘一趟,在車上買票4元/人,到站后往前走100米然后在十字路口向左走,你就會看到蓮花山旅游區(qū)歡迎您的牌子。 自駕車交通指南 自駕游路線: (1)途徑:廣州市區(qū)—科韻路入口—南沙港快速路清河出口站下,沿清河東路往東行駛約10公里,到達蓮花山。 需時:1小時 ?。?)廣州市區(qū)—華南快線入口—番禺大橋,走迎賓路,轉市蓮路或清河東路,往東行駛約10公里,到達蓮花山。 需時:1小時
福建蓮花國家森林公園蓮花山景區(qū)位于蓮花鎮(zhèn)后埔村境內(nèi),系蓮花國家森林公園主景區(qū)。從同集路過同安城南大街,在建行路口順蓮花、長泰的指示方向一直前行約12公里就來到后埔村路口。對聯(lián)是:千朵蓮花山滴翠二宮六觀紅墻綠瓦清幽地風光無限
萬株古柏樹生嵐五寺七庵暮鼓晨鐘世外天仙客有緣??!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