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財務決算 清理債權債務年度財務決算,是企業(yè)全年經營成果的匯總和反映,更是摸清“家底”為來年做規(guī)劃編預算的基礎。
所以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或外企,年度財務決算都是必須要做的,每個人都必須要重視哦!那么年度決算要做些什么呢?年度財務決算的內容主要包括盤點資產(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清理債權和債務、夯實收入和成本費用、編制會計報表和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等。1.資產盤點年末,企業(yè)要組織專門的人員,對貨幣資金、存貨和固定資產等實物資產和專利權等無形資產進行全面清查、盤點和核實(一般先由實物管理部門自行預盤,再由財務人員配合監(jiān)盤,無形資產需進行相關評估),確保賬實、賬證相符,對于盤點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資產丟失或毀損等事項,要及時報告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2.清理債權和債務年末,企業(yè)要對應收和應付款項(包括備用金等)等債權債務進行清理,對于應收款項需主動向債務方發(fā)對賬函進行書面確認,對于應付款項則在收到債權方對賬函時謹慎核實。大型集團化公司,還要對集團內單位之間的往來和交易進行核對和確認。
對于應收款項,還要進行收回可能性的評估,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3.夯實收入和成本費用收入和成本費用是企業(yè)經營情況的兩個主要決定因素,需逐一梳理并進一步夯實。
一是清理對外開具發(fā)票情況,對于達到收入確認條件的及時確認收入(不一定開發(fā)票);二是及時催討相關發(fā)票(如采購發(fā)票等),及時確認成本費用(對于那些付款時間久遠卻未進行核銷的事項要進行專項清理);三是全面梳理費用報銷情況并按要求報銷(嚴格遵守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盡可能避免發(fā)票跨年報銷)。4.編制會計報表當前面三項需相關業(yè)務部門配合完成的事項基本完成后,編制會計報表就成了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除了編制對外報稅或審計需要的三張主表以外,許多企業(yè)還有諸多內部管理要求的會計報表,如部門績效考核表、業(yè)務單元成本費用明細表等。
會計報表如何“編”?考驗的不僅是專業(yè)水平,更是業(yè)界良心。5.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如果說年度財務決算是企業(yè)年末工作的重頭戲,那么,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有的企業(yè)直接以財務分析代替)則是年度財務決算工作的重頭戲。
財務情況說明書編寫的情況,最能全面反映一個會計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因為這絕不是做做賬、編編表那么簡單,需要會計人員深入了解企業(yè)業(yè)務(非財務事項),發(fā)掘會計數(shù)據(jù)背后的“故事”。簡而言之,通過對會計報表數(shù)據(jù)分析的表面形式,洞察企業(yè)經營管理優(yōu)劣的內在實質。
其實做好年度決算只有兩點關鍵:財務和業(yè)務的溝通和協(xié)調,業(yè)務能按照財務的要求,及時和準確地提供年度財務決算所需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基礎工作要做好,許多來自業(yè)務部門的資料,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核實,盡量避免失誤和偏差,否則,導致的結果對企業(yè)而言,極有可能是毀滅性的。二、檢查稅費繳納 整理分析總結對企業(yè)當年的各項稅費做一個總的分析,再計算一下當年的稅負情況,與當?shù)囟悇諜C關規(guī)定的稅負作一個比較,根據(jù)稅務機關規(guī)定的稅務進行適當調整。
這是因為稅務機關的稽查選案,往往從年度稅負率異常的企業(yè)中甄選,所以企業(yè)要在年終總體計算一下自己的稅務情況。內銷企業(yè)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當期各月"應納稅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shù)。
1月"應納稅額"即為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應納稅額合計數(shù)。2月"應稅銷售額"=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按適用稅率征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按簡易征收辦法征稅貨物銷售額。
附: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當期各月應納稅額合計累計數(shù)÷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shù);={當期各月[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累計數(shù)+當期簡易征收辦法應納稅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納稅額減征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shù);={當期[銷項稅額累計數(shù)-(進項稅額累計數(shù)-進項稅額轉出累計數(shù))-期初留抵稅額+期末留抵稅額]+當期簡易征收辦法應納稅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納稅額減征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shù)。注:上面[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0(無負數(shù),負數(shù)實為期末留抵稅額),即與《申報表》中"按適用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計算口徑一致。
三、檢查賬務處理 發(fā)票使用情況新會計準則頒布后,對很多會計事項進行了調整,比如存貨的核算、固定資產的管理與認定、生物資產的處理、收入的確認與計量等等,企業(yè)會計同行針對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重點檢查一下自身的會計處理情況,是否有不符合會計準則規(guī)定的處理事項。沒有發(fā)票,稅局檢查時難免大眼瞪小眼,誰讓稅法上寫著沒有發(fā)票費用不能列支呢,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發(fā)票有不能及時到位,時間長了就忘了,所以發(fā)票的問題雖老生常談,但年底的時候大家還是要檢查一下,有沒有當期應發(fā)生的費用還沒有取得發(fā)票的情況。
1.基于行政管理活動收付款項的收付款憑證。主要有行政性收費收款收據(jù),如執(zhí)法機關的罰沒款項、司法機關的訴訟費用、某些行政機關頒發(fā)執(zhí)照、許可證等收取的登記費、許可費等。
2.基于單位內部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的需要,劃分單位內部和個人經濟責任的收。
首先你要明白a、b調整分錄的含義,你才能更好地理解c分錄?;卮饐栴}1中介紹。
1、c分錄表示結轉a、b分錄的損益。類似于月末結轉收入成本,原因:a、b是單位聘請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事務所審計的審計調整事項是按照單位審計期間的業(yè)務進行調整,使用于審計截止日前;若單位已經結帳,則單位不用a、b調整分錄(這時ab只是審計調整分錄,不是單位需要調整入帳的分錄)。A、b調整分錄中涉及損益,而單位上期已經結帳的話,則不能將上期的損益計入下期損益中,所以就出現(xiàn)了c分錄,即將其涉及的損益直接計入未分配利潤中,這樣對下期的損益不會產生影響。
2、未分配利潤貸方-〉調增利潤
3、從你給出的條件,可以看出,
(1)調整事項a是因為中國與美國的結帳日不一致所致,需要調整成一致,在審計時需要做截止日測試即可找出需要調整的a分錄
(2)調整事項b是因為單位為進行匯兌損益調整或由于采取的截止日不一致產生的匯兌損益。
4、不是很明白,調整分錄最后可以為一筆分錄。就針對你提出的abc分錄,最終需要調整的是該三比分錄的合并分錄,即去掉其中的收入成本費用等損益科目。
一、年度財務決算 清理債權債務 年度財務決算,是企業(yè)全年經營成果的匯總和反映,更是摸清“家底”為來年做規(guī)劃編預算的基礎。
所以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或外企,年度財務決算都是必須要做的,每個人都必須要重視哦!那么年度決算要做些什么呢?年度財務決算的內容主要包括盤點資產(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清理債權和債務、夯實收入和成本費用、編制會計報表和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等。1.資產盤點 年末,企業(yè)要組織專門的人員,對貨幣資金、存貨和固定資產等實物資產和專利權等無形資產進行全面清查、盤點和核實(一般先由實物管理部門自行預盤,再由財務人員配合監(jiān)盤,無形資產需進行相關評估),確保賬實、賬證相符,對于盤點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資產丟失或毀損等事項,要及時報告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2.清理債權和債務 年末,企業(yè)要對應收和應付款項(包括備用金等)等債權債務進行清理,對于應收款項需主動向債務方發(fā)對賬函進行書面確認,對于應付款項則在收到債權方對賬函時謹慎核實。大型集團化公司,還要對集團內單位之間的往來和交易進行核對和確認。
對于應收款項,還要進行收回可能性的評估,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3.夯實收入和成本費用 收入和成本費用是企業(yè)經營情況的兩個主要決定因素,需逐一梳理并進一步夯實。
一是清理對外開具發(fā)票情況,對于達到收入確認條件的及時確認收入(不一定開發(fā)票);二是及時催討相關發(fā)票(如采購發(fā)票等),及時確認成本費用(對于那些付款時間久遠卻未進行核銷的事項要進行專項清理);三是全面梳理費用報銷情況并按要求報銷(嚴格遵守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盡可能避免發(fā)票跨年報銷)。4.編制會計報表 當前面三項需相關業(yè)務部門配合完成的事項基本完成后,編制會計報表就成了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除了編制對外報稅或審計需要的三張主表以外,許多企業(yè)還有諸多內部管理要求的會計報表,如部門績效考核表、業(yè)務單元成本費用明細表等。
會計報表如何“編”?考驗的不僅是專業(yè)水平,更是業(yè)界良心。5.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 如果說年度財務決算是企業(yè)年末工作的重頭戲,那么,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有的企業(yè)直接以財務分析代替)則是年度財務決算工作的重頭戲。
財務情況說明書編寫的情況,最能全面反映一個會計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因為這絕不是做做賬、編編表那么簡單,需要會計人員深入了解企業(yè)業(yè)務(非財務事項),發(fā)掘會計數(shù)據(jù)背后的“故事”。簡而言之,通過對會計報表數(shù)據(jù)分析的表面形式,洞察企業(yè)經營管理優(yōu)劣的內在實質。
其實做好年度決算只有兩點關鍵:財務和業(yè)務的溝通和協(xié)調,業(yè)務能按照財務的要求,及時和準確地提供年度財務決算所需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 基礎工作要做好,許多來自業(yè)務部門的資料,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核實,盡量避免失誤和偏差,否則,導致的結果對企業(yè)而言,極有可能是毀滅性的。二、檢查稅費繳納 整理分析總結 對企業(yè)當年的各項稅費做一個總的分析,再計算一下當年的稅負情況,與當?shù)囟悇諜C關規(guī)定的稅負作一個比較,根據(jù)稅務機關規(guī)定的稅務進行適當調整。
這是因為稅務機關的稽查選案,往往從年度稅負率異常的企業(yè)中甄選,所以企業(yè)要在年終總體計算一下自己的稅務情況。內銷企業(yè)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當期各月"應納稅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shù)。
1月"應納稅額"即為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應納稅額合計數(shù)。2月"應稅銷售額"=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按適用稅率征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按簡易征收辦法征稅貨物銷售額。
附: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當期各月應納稅額合計累計數(shù)÷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shù);={當期各月[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累計數(shù)+當期簡易征收辦法應納稅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納稅額減征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shù);={當期[銷項稅額累計數(shù)-(進項稅額累計數(shù)-進項稅額轉出累計數(shù))-期初留抵稅額+期末留抵稅額]+當期簡易征收辦法應納稅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納稅額減征額累計數(shù)}÷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shù)。注:上面[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0(無負數(shù),負數(shù)實為期末留抵稅額),即與《申報表》中"按適用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計算口徑一致。
三、檢查賬務處理 發(fā)票使用情況 新會計準則頒布后,對很多會計事項進行了調整,比如存貨的核算、固定資產的管理與認定、生物資產的處理、收入的確認與計量等等,企業(yè)會計同行針對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重點檢查一下自身的會計處理情況,是否有不符合會計準則規(guī)定的處理事項。沒有發(fā)票,稅局檢查時難免大眼瞪小眼,誰讓稅法上寫著沒有發(fā)票費用不能列支呢,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發(fā)票有不能及時到位,時間長了就忘了,所以發(fā)票的問題雖老生常談,但年底的時候大家還是要檢查一下,有沒有當期應發(fā)生的費用還沒有取得發(fā)票的情況。
1.基于行政管理活動收付款項的收付款憑證。主要有行政性收費收款收據(jù),如執(zhí)法機關的罰沒款項、司法機關的訴訟費用、某些行政機關頒發(fā)執(zhí)照、許可證等收取的登記費、許可費等。
2.基于單位內部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的需要,劃分單位內部和個人經濟責任。
一、會計上的調整是針對會計差錯的調整,沒有差錯不需要調整。
二、年末的調整,一般是對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項目的調整。而匯算清繳,是對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調整,不是對會計帳的調整。
只有調整后,出現(xiàn)了補交的所得稅,才做會計調整分錄。 三、會計年終工作內容 (一)年底需要做的工作 1、清理債權債務,做好應收應付的核對和催收工作。
2、對庫存材料、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工作,做到帳實相符。 3、做好全年財務分析工作。
4、會計憑證、明細帳、報表裝訂,進行會計檔案歸檔整理工作。 5、年終所得稅匯算清繳準備工作。
6、下一年度建賬準備工作。 (二)會計結轉 1、除了損益結轉和其他月份一樣外,還要對本年利潤進行結轉。
2、利潤結轉 (1)利潤虧損的結轉憑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2)利潤盈利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三)年終結賬 年度終了,要將各賬戶的余額結轉到下一會計年度,并在摘要欄注明“結轉下年”字樣;在下年會計年度建新賬簿第一行余額欄內填寫上年結轉的余額、并在摘要欄注明“上年結轉”字樣。 對于怎樣把有余額的賬戶余額結轉至下年,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年度終了時,有余額的賬戶的余額,直接記人新賬余額欄內即可,不需要編制記賬憑證,也不必將余額再記人本年賬戶的借方或貸方(收方或付方),使本年有余額賬戶變?yōu)榱恪?/p>
因此,既然年末有余額的賬戶,余額就應當如實地在賬戶中加以反映,這樣更顯得清晰、明了。 否則就混淆了有余額的賬戶和無余額賬戶的區(qū)別。
(四)更換新賬 對于新會計年度建賬,一般說來,總賬、日記賬和多數(shù)明細賬應更換一次,但有些財產物資明細賬和債權債務明細賬,由于品種規(guī)格和往來單位較多,更換新賬時重抄一遍,工作量很大,因此,可以跨年使用,不必每年更換一次。 各種備查簿也可連續(xù)使用。
首先你要明白a、b調整分錄的含義,你才能更好地理解c分錄。
回答問題1中介紹。1、c分錄表示結轉a、b分錄的損益。
類似于月末結轉收入成本,原因:a、b是單位聘請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事務所審計的審計調整事項是按照單位審計期間的業(yè)務進行調整,使用于審計截止日前;若單位已經結帳,則單位不用a、b調整分錄(這時ab只是審計調整分錄,不是單位需要調整入帳的分錄)。A、b調整分錄中涉及損益,而單位上期已經結帳的話,則不能將上期的損益計入下期損益中,所以就出現(xiàn)了c分錄,即將其涉及的損益直接計入未分配利潤中,這樣對下期的損益不會產生影響。
2、未分配利潤貸方-〉調增利潤3、從你給出的條件,可以看出,(1)調整事項a是因為中國與美國的結帳日不一致所致,需要調整成一致,在審計時需要做截止日測試即可找出需要調整的a分錄(2)調整事項b是因為單位為進行匯兌損益調整或由于采取的截止日不一致產生的匯兌損益。4、不是很明白,調整分錄最后可以為一筆分錄。
就針對你提出的abc分錄,最終需要調整的是該三比分錄的合并分錄,即去掉其中的收入成本費用等損益科目。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