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攤費用是指企業(yè)已經支出,但應當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1年以內(含1年)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裝物的攤銷、預付財產保險費、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租金、預付報刊訂閱費、待攤固定資產修理費用、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繳納稅額較多且需要分月攤銷的稅金等。
待攤費用的特點是支付在前,受益、攤銷在后。賬戶按經濟內容分類中,“待攤費用”屬于資產類賬戶。
因為它是先支付后分攤,占用了企業(yè)的資金。該賬戶借方記錄企業(yè)各項資產的增加額,貸方記錄減少額,余額一般出現(xiàn)在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時點企業(yè)實際擁有的資產數(shù)額。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企業(yè)在籌建期發(fā)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I建期,是指從企業(yè)被批準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yè))之日的期間。
開辦費是指企業(yè)在籌建期發(fā)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于新成立公司,除購建固定資產以外,在籌建期一定會涉及到許多的開辦費用,主要包括:一部分是裝修維修費、原材料等金額較大的費用支出,如果直接將其余額轉入當期損益對企業(yè)的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的,并且能使以后會計期間受益的,我們可以將該筆支出轉入到“長期待攤費用”科目,可以在不超過5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具體的會計處理如下:1)支付開辦費用時,以實際支付費用入賬: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貸:原材料現(xiàn)金銀行存款等2)每月攤銷費用借:管理費用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一部分是籌建期的電話費、交通費、辦公費用等金額較小的費用支出。
如果我們直接將其余額轉入當期損益對企業(yè)的利潤無重大影響的,待企業(yè)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可將其余額直接一次性轉入當期損益。具體的會計處理如下:1)支付開辦費用時,以實際支付費用入賬: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貸:銀行存款2)2002年1月一次性轉入當期損益借:管理費用開辦費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但是需要說明的是,1。
開辦費不包括:①應由投資者負擔的費用支出②不屬于各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購建所發(fā)生的支出③籌建期內應當計入資產價值的匯總損溢、利息支出。2。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yè)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或者簡單點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企業(yè)在籌建期發(fā)生的開辦費,應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 前款所說的籌建期,是指從企業(yè)被批準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yè))之日的期間;開辦費是指企業(yè)在籌建期發(fā)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企業(yè)會計制度》(財會[2000]25號)第五十條規(guī)定,除購建固定資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所發(fā)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yè)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暫行條例》第九條規(guī)定,納稅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其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同國家有關稅收的規(guī)定有抵觸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稅收的規(guī)定計算納稅。
綜上所述,對于開辦費,納稅人在會計處理時可在開始生產經營當月一次性攤銷,但在當年的所得稅納稅申報時,應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在以后年度的申報時,應相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專利權屬于無形資產會計科目。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xiàn)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征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yè),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yè),就不能確認為企業(yè)的資產。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chuàng)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yè),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并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jù)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yè)自創(chuàng)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1、如果你單位產品專利權和公司的商標權,在研發(fā)過程中已經發(fā)生了成本費用支出,最好在“研發(fā)支出”科目中進行統(tǒng)計,把專利權和商標權發(fā)生的實際費用金額進行計算,來確認它們的價值。
不能以自估價值入賬。 2、價值確認后再做帳。
(1)如果研發(fā)支出科目還沒有結轉,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 借:無形資產--商標權 貸:研發(fā)支出 (2)如果研發(fā)支出已經結轉損益了,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 借:無形資產--商標權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等相關科目 3、申請產生的費用也要記入無形資產中。
無形資產(IntangibleAssets)是指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新準則中的無形資產只包括了舊準則定義中無形資產的可辨認部分,而對于不可辨認的商譽,則不再確認其為無形資產。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fā)明創(chuàng)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fā)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4)著作權:制作者對其創(chuàng)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