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篇名。屈原的代表作。 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王逸《楚辭章句》題作 《離騷經》,宋代洪興祖在《楚辭 米芾手書《離騷》補注》中指出:“蓋后 世之士祖述其詞,尊之為經耳?!币灿腥朔Q之為《離騷 賦》,或簡稱《騷》。自漢迄南北朝,《離騷》又常被 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 括《楚辭》?!峨x騷》中詩人用了許多比喻,無情地揭露了統(tǒng)治集團的丑惡,抨擊了他們的奸邪、縱欲、貪婪、淫蕩和強暴。同時,他也塑造了堅持正義、追求真理、不避艱難、不怕迫害、熱愛鄉(xiāng)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離騷》是一部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繪,詩人都大量采用夸張的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強了《離騷》的浪漫主義氣韻。比、興手法的運用,在《離騷》中是非常多見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詩人品質的高潔,以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以駕車馬比喻治理國家等。
《離騷》的形式來源于楚國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詩人又將之加以改造,構成長篇,使之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國的不少方言,造句頗有特色。 《楚辭》收集戰(zhàn)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詩歌,西漢劉向輯,東漢王逸作章句。這些詩歌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
《離騷》是屈原被貶后寫出來的。本詩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定地位,因此詩人也稱“騷人”。
風:《詩經》,《國風》的現(xiàn)實主義源頭
騷:浪漫主義源頭《離騷》
【詩人簡介】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國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
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lián)合,共同抗衡秦國。
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
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后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
以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為:《九歌》、《招魂》、《天問》、《離騷》、《九章》、《卜居》、《漁父》。 藝術特色及地位 《楚辭》篇名。
屈原的代表作。 370多句,2400多 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王逸《楚辭章句》題作 《離騷經》,宋代洪興祖在《楚辭補注》中指出:“蓋后 世之士祖述其詞,尊之為經耳?!币灿腥朔Q之為《離騷 賦》,或簡稱《騷》。
自漢迄南北朝,《離騷》又常被 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 括《楚辭》。
《離騷》中詩人用了許多比喻,無情地揭露了統(tǒng)治集團的丑惡,抨擊了他們的奸邪、縱欲、貪婪、淫蕩和強暴。同時,他也塑造了堅持正義、追求真理、不避艱難、不怕迫害、熱愛鄉(xiāng)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離騷》是一部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繪,詩人都大量采用夸張的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強了《離騷》的浪漫主義氣韻。
比、興手法的運用,在《離騷》中是非常多見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詩人品質的高潔,以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以駕車馬比喻治理國家等。 《離騷》的形式來源于楚國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詩人又將之加以改造,構成長篇,使之包含了豐富的內容。
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國的不少方言,造句頗有特色。 《楚辭》收集戰(zhàn)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詩歌,西漢劉向輯,東漢王逸作章句。
這些詩歌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 寫作年代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 公自序》中說:“屈原放逐,著《離騷》?!?/p>
則當作于 放逐以后。今人對此說法不一,有說作于懷王世被疏以 后,有說作于頃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說作于懷王末頃襄 王初,有說始作于懷王時而作成于頃襄王初,迄無定論。
創(chuàng)作緣由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 列傳》中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 幽思而作《離騷》”;又說:“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 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 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p>
屈 原的“憂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 系在一起的?!峨x騷》就是他根據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和自 己的不平遭遇,“發(fā)憤以抒情”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政治抒情 詩。
由于其中曲折盡情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 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稱 它為詩人的自敘傳。 內容層次 《離騷》作為長篇巨制,所表現(xiàn)的思想內容是極其 豐富的。
關于它的內容層次,歷來也有各種各樣的分法。 大致說來,詩的前面部分是從自己的世系、品質、修養(yǎng) 和抱負寫起,回溯了自己輔佐楚王所進行的改革弊政的 斗爭及受讒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政 治態(tài)度與“九死未悔”的堅定信念;中間部分是借女□ 勸告、陳詞重華,總結歷史上興亡盛衰的經驗教訓,闡 述了“舉賢授能”的政治主張,并從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現(xiàn)了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最 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轉而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 詢問出路,從中反映了去國自疏和懷戀故土的思想矛盾, 而在升騰遠游之中,“忽臨睨夫舊鄉(xiāng)”,終于不忍心離開 自己的祖國,最后決心以死來殉自己的理想。
前一部分 作為對往事的追憶,偏重于敘寫現(xiàn)實;后兩部分作為對未 來的探求,偏重于馳騁想象,最后則以回到現(xiàn)實結,束全 篇。詩中通過這樣的抒寫,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 主人公形象,反映了詩人實施“美政”、振興楚國的政 治理想和愛國感情,表現(xiàn)了詩人修身潔行的高尚節(jié)操和 嫉惡如仇的斗爭精神,并對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 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斥責。
司馬遷評論《離騷》說:“。
后悔當初把路看得不仔細,引頸遠望我要馬上回返.調轉我的車頭折向舊路,趁著迷失方向還不太遠.解轡放我的馬在蘭皋散步,又在椒丘奔馳后休息一陣.想邁進難以前行反而獲罪,只有重理我當初衣服而退隱.裁剪荷葉制成綠色的上衣,縫綴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沒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內心情感確實芬芳.讓我的切云冠高高聳起,讓我的佩飾長長垂地.內在芳香與外表光澤糅合,只有我光明的品質沒有毀棄.忽然回過頭來縱目眺望,決定去四方荒遠之地探察.佩飾五彩繽紛花樣繁多,香氣更新鮮濃烈向周圍散發(fā).人生各有所喜好的事情,我只是愛好修潔習以為常.即使肢體分解也不會更改,難道我的心會因受打擊而變樣!第四段.承上文說,既然理想不能實現(xiàn),則退隱可以獨善其身;為個人計,又何嘗不心安理得?可是這種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的逃避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和屈原的個性是絕不相容的.這使他暫時寧靜下來的情感又掀起無限的波瀾;在波瀾起伏中,一層一層地展開了內心深處的矛盾、彷徨、苦悶與追求,以及在這種心情中的斗爭過程.從這段起,所寫的都只是一種思想意識的反映,并非事實的敘述。
鯀: 相傳為夏禹之父。居于有崇,稱有崇氏,又稱崇伯。堯時洪水泛濫,受四岳推薦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遂去偷竊天帝的神土息壤來堵塞洪水。天帝惱怒,便叫火神祝融把鯀殺死在羽山。見于“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p>
羿:有稱夷羿、后羿、有窮后羿。為多重身份的神話英雄形象,與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古巴比倫神話中的英雄吉爾伽美什十分相似。他是弓箭的化身,是神奇的射手。原為天神,曾射落九個太陽,降到人間后當了夏代有窮國君主,曾起兵推翻夏啟之子太康,荒淫殘暴、不修民事,被寒浞推翻政權后,脫胎換骨、洗心革面,成為一位殺妖滅怪為民除害的英雄,后為尋求長生不老藥而悲壯死亡。
虬:傳說中的一種龍。文中的玉虬指白色神駿。見“駟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風余上征?!?/p>
縣圃:神話中的地名,意即“懸在空中的花園”,在昆侖山上,猶如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見“朝發(fā)軔于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p>
羲和:神話中太陽神的駕車者。見“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p>
崦嵫:神話中的日落之山。見同上句引。
咸池:神話中太陽出來時洗澡的天池。見“飲余馬于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p>
扶桑:神話中長在東方太陽升起地方的神樹。見于上句引。
若木:神話中長在西方太陽落山處的神樹。見“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望舒:即月御纖阿,神話中為月神駕車的人?!扒巴媸瓜闰屬?,后飛廉使奔屬?!?/p>
飛廉:神話中的風神。
擴展資料
《離騷》是一部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繪,詩人都大量采用夸張的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
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強了《離騷》的浪漫主義氣韻。比、興手法的運用,在《離騷》中是非常多見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詩人品質的高潔,以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以駕車馬比喻治理國家等。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