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作為時代驕子,當代大學生肩負著歷史的重任,然而生命的困惑、成長的煩惱、失敗的苦痛卻時刻困擾著一顆顆年輕的心靈。增強心理健康意識,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大學生走向成熟、承擔社會責任的前提。
激情四溢的五月,我們迎來了自己的節(jié)日——“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在節(jié)日到來之際,院團委、醫(yī)學系、學生處心理教育指導中心聯合舉辦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發(fā)放心理健康資料宣傳、心理測試、心理電影展播、關注心理健康簽名活動等形式廣泛宣傳,讓更多的大學生正確認識心理指導,重視自身心理健康。系列活動受到學生們的熱切關注,宣傳資料發(fā)放現場,同時進行的現場心理測試吸引了眾多好奇的同學,前來簽名、咨詢的同學熱情高漲、絡繹不絕。
據了解,“5·25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是由北京師范大學于2000年拉開帷幕。健康節(jié)取“5·25”的諧音“我愛我”之意,活動主題是大學生人際交往和互助問題,口號為“我愛我——走出心靈的孤島”。此后,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辦公室向全國大學生發(fā)出倡議,把每年的5月25日確定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歷屆主題
1991年:營養(yǎng)、健康、好學、向上
1992年:營養(yǎng)、健康、好學、向上
1993年:營養(yǎng)主要來自日常膳食
1994年:營養(yǎng)貴在全面、均衡、適量
1995年:營養(yǎng)給你健康、智慧和力量
1996年:大家來學營養(yǎng)知識,人人學會自我保健
1997年:大家來學營養(yǎng)知識,人人學會自我保健
1998年:營養(yǎng)給你健康、智慧和力量
1999年:建設護苗系統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陽
2000年:營養(yǎng)午餐配合素質教育,為國育英才
2001年:喝牛奶,保健康
2002年:保證食品安全,促進學生營養(yǎng)餐發(fā)展
2003年:營養(yǎng)、食品安全與健康
2004年:營養(yǎng)、食品安全與健康
2005年:均衡營養(yǎng)、適量運動
2006年:均衡營養(yǎng)、適量運動——預防慢性病,從青少年抓起
2007年:均衡營養(yǎng)、適量運動——營養(yǎng)、健康,和諧同行
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是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
2000年首屆北京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圍繞主題,提出了自己的口號:“我愛我——給心理一片晴空!”。
2001年第二屆活動的主題確定為改善人際溝通能力,口號是:“我愛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空間”。
2002年的第三屆活動主要圍繞“自我”方面展開,口號為:“我愛我——了解我自己”。
2003年的第四屆活動主題針對“非典”,以危機干預為主題,口號為:“我愛我——危機?理性?成長”。
2004年,活動主題為大學生的社會化和人際關系問題,口號為:“我愛我——走出心靈孤島”。這一年的5月2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團中央和教育部將這一天定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并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了“首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的開幕式。
2005年,第六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題為“我愛我——放飛理想·規(guī)劃人生”。并舉行了“首都大學生關注心理健康社團聯盟”成立儀式。
2006年,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題是“我愛我——和諧校園,陽光心情”,其目的在于讓大學生更進一步地走進心理學,更深刻地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健康,從而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溫馨的校園環(huán)境。
2007年,第八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以“生命教育”為主題,提出了“我愛我----構建和諧校園,讓心靈撒滿陽光!”的口號。
2008年,第九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題是“我愛我、祝福、成長、共進”,口號是“珍惜擁有、共建和諧”。
2009年,第十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題是“信心通向未來”,密切結合當前實際,如世界經濟危機的風暴已波及校園,大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加之大學生普遍存在著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情感交流、學業(yè)負擔等問題。
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其中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學幫助與指導的重要方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
團體心理輔導為參加者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活動場所,創(chuàng)造了一種信任的、溫暖的、支持的團體氣氛,使成員可以以他人為鏡,反省自己,深化認識,同時也成為他人的社會支持力量。團體心理輔導可以互相支持,集思廣益,特別適于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人。
團體心理輔導結合一定的心理訓練和輔導,對于提升人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心理團體活動方案 活動一:我的優(yōu)點你來說游戲 目的: 1、學習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并加以欣賞,促進相互肯定與接納; 2、增加個人自信心; 3、認識他人; 時間:50分鐘 過程: 1、7人一組圍圈坐 2、請一位成員做或站在團體中央,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姓名、個性、愛好等; 3、其他人輪流根據自己對他(她)的了解及觀察說出他(她)的優(yōu)點及欣賞之處(如性格、相貌、待人接物……)然后被欣賞的成員說出那些優(yōu)點是自己以前察覺的,那些是不察覺的。
每個成員到中央帶一次高帽。 規(guī)則: 1、必須說優(yōu)點; 2、夸別人的優(yōu)點時態(tài)度要真誠,不能毫無根據的吹捧,這樣反而會傷害別人; 3、參加者要注意體驗被人稱贊時的感受如何;怎樣用心去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怎樣做一個樂于欣賞他人的人; 活動設計二:贊美 目的:鞏固活動一的情緒體驗 時間:15分鐘 過程: 1、發(fā)給每個成員一張性格形容詞表,每位學員需從36個形容詞中找出最能形容自己性格的10個形容詞,并把它們貼在自己胸前的白紙上; 2、分組:9人一組; 3、每人發(fā)給8張標簽紙,組員需向另外8位成員派發(fā)最能形容他們的標簽(最多8個、最少5個),挑選后,貼在他們背上的大白紙上。
4、每人從身上摘下白紙,比較自己與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5、核對完資料后,在小組中分享自己的感受: 1)你同意別人給你的形容詞嗎? 2)當你看到自我評價與別人對你的評價有差異時,感受如何? 3)你的同學是怎樣評價你的? 4)你怎樣看待彼此的肯定與支持? 主題活動:蓋章契約 方式:分享、記錄 參加人數:10~25人 時間:30分鐘 目的: 1、形成團體規(guī)范,讓所有成員自愿投入團體的歷程 2、澄清成員對團體的期待 準備:海報紙、彩色筆 過程: 1、領導者先說明活動規(guī)則; 2、領導者首先示范,提出對團體活動的要求,如希望大家不要隱藏心中想說的話; 3、言畢,以手杖碰地(也磕碰自己的大腿或膝蓋),狀似蓋章動作,代表自己愿意遵守此諾言; 4、其他成員認為自己可以遵守者,亦以手掌碰地(或大腿、膝蓋),狀似蓋章動作,代表自己愿意遵守此諾言。 5、自領導者順時針方向,每位成員輪流表達個人對團體的期待,方式同前2、3、4。
(期待內容包括:不希望有人早退或中途離席、希望老師準時結束團體、希望大家尊重(傾聽)別人的發(fā)言、不愿意看到有人在團體內惡意攻擊、共同守密、不把團體中發(fā)生的事告訴他人……。 6、最后,由領導者統一整理歸納成員的諾言,形成團體公約(規(guī)范)。
可與當次團體結束后,寫在海報紙上,以后每次團體進行前,張貼于團輔室。 注意:如遇到成員無法遵守難以蓋章者,領導者宜鼓勵其他成員以尊重、關懷的態(tài)度,共同協助該成員探討其困境。
活動二:雨點變奏曲 目的:幫助隊員釋放壓抑情緒,提高參加活動的興趣。 做法: 1、起風:快速搓手,鼓嘴吹氣。
2、下小雨:變搓手為右手食指和中指輕輕拍左手手心,嘴里發(fā)出“滴答滴答”的聲音。 3、中雨:用右手四個指頭慢拍左手手心,嘴里發(fā)出“嗒、嗒”的聲音。
4、下大雨:雙手快速拍,嘴里發(fā)出“啪、啪”的聲音。 5、暴雨:雙手快速拍,跺腳。
6、雷陣雨:雙手快速拍,跺腳,同時吼叫(“轟隆隆”)。 活動三:齊眉桿 目的:齊心協力攻難關,感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材料:長棍子(與參與者組數相同) 活動說明: 1、分組:每組五人-------十人。 2、小組成員站成相對的兩列,每人伸出右手的食指(高度胸口)。
齊眉桿必須放在每個人的指尖上。 3、每個人的指尖必須挨著桿,指導者發(fā)出口令時小組成員必須下蹲,而且每個人的指尖必須挨著桿,并且桿不能掉下,完全水平的下移,一旦有人離開齊眉桿或齊眉桿沒有水平的下移,任務就算失敗。
感受:當團隊在完成同一目標時,需要齊心協力,并且試著調整自己的方式方法,協商、達成與同伴的共識,尋找最有效的途徑才能完成。體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解決困難。
體會團隊支持對個人的意義和重要性。 活動四:松鼠和大樹 目的:通過尋找來調動身體的積極性,活躍氣氛,打破彼此之間的陌生感,訓練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活動說明:所有人圍成一圈站好,每三個人一組。三個人中,兩個同學面對面站著,伸出雙手搭成一個圓圈,扮演大樹;另一個扮演松鼠,站在圓圈中間;站在圈外的人是迷路的小猴子,想找一個松鼠的窩避避雨。
當組織者喊“松鼠”時,。
健康知識主題班會
每周星期一的第一節(jié)課是我校固定的班會課,班會課主要要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9月14日早晨,按照學校德育處的安排,每個班組織一次關于健康知識的主題班會。
走進每個教室都能看見黑板上醒目的班會主題——《衛(wèi)生與健康》。低年級的老師正在教育孩子要養(yǎng)成勤洗手、勤刷牙、勤剪指甲、勤理發(fā)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還一邊講解一邊示范,教孩子們正確洗手,正確刷牙的方法。中年級的老師正在教育孩子要養(yǎng)成多鍛煉、多飲水、不挑食、室內常通風的良好習慣。高年級的老師正在告訴學生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告訴學生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突變,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挫折。
課后,我們隨機采訪了部分低年級的學生:“你在這節(jié)主題班會上學到了什么?”學生們樂呵呵地告訴我,我學會了正確洗手,說著他們便做起示范來了。
2000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社、心理健康者協會倡議,十多所高校響應,并經北京市團委、學聯批準,確定每年的5月25日為北京大學生心理健康日。“525”與“我愛我”諧音,表明了心理健康節(jié)珍愛自我的主題,也充分體現了該活動的宗旨和目的。
2000年首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圍繞主題,提出了自己的口號:“我愛我,給心理一片晴空!”
2001年第二屆活動的主題確定為改善人際溝通能力,口號是:“我愛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空間。”
2002年的第三屆活動主題圍繞“自我”方面展開,口號是:“我愛我,了解我自己。”
2003年的第四屆活動針對“非典”,以危機干預為主題,口號是:“我愛我,危機、理性、成長。”
2004年的活動主題為大學生的社會化、和人際關系問題,口號是:“我愛我,走出心靈孤島。”這意念的5.25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團中央和教育部將這一天定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
2005年第六屆525心理健康節(jié)圍繞大學生生涯規(guī)劃的問題,主題是:“我愛我,放飛理想、規(guī)劃人生。”
2006年的主題是:“我愛我,快樂自在我心,健康、自信的心理。”讓我們盡情體驗快樂的感覺!
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是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
2000年首屆北京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圍繞主題,提出了自己的口號:“我愛我——給心理一片晴空!”。2001年第二屆活動的主題確定為改善人際溝通能力,口號是:“我愛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空間”。
2002年的第三屆活動主要圍繞“自我”方面展開,口號為:“我愛我——了解我自己”。2003年的第四屆活動主題針對“非典”,以危機干預為主題,口號為:“我愛我——危機?理性?成長”。
2004年,活動主題為大學生的社會化和人際關系問題,口號為:“我愛我——走出心靈孤島”。這一年的5月2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團中央和教育部將這一天定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并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了“首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的開幕式。2005年,第六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題為“我愛我——放飛理想·規(guī)劃人生”。
并舉行了“首都大學生關注心理健康社團聯盟”成立儀式。2006年,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題是“我愛我——和諧校園,陽光心情”,其目的在于讓大學生更進一步地走進心理學,更深刻地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健康,從而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溫馨的校園環(huán)境。
2007年,第八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以“生命教育”為主題,提出了“我愛我----構建和諧校園,讓心靈撒滿陽光!”的口號。2008年,第九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題是“我愛我、祝福、成長、共進”,口號是“珍惜擁有、共建和諧”。
2009年,第十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題是“信心通向未來”,密切結合當前實際,如世界經濟危機的風暴已波及校園,大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加之大學生普遍存在著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情感交流、學業(yè)負擔等問題。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