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國(含舊中國)參與奧運會的幾個第一次
1,首次出現(xiàn)在奧運會的賽場上。
1924年5月,法國巴黎第八界奧運會
中國有3名自行去參賽的網(wǎng)球選手,參加了這屆奧運會的網(wǎng)球表演比賽,盡管他們在預賽時即被淘汰。但這卻是中國人首次出現(xiàn)在奧運會的賽場上。
2,中國首次正式派人參與奧運會。
1928年5月,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九界奧運會
中國這次派了觀察員宋如海出席。當時正在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學院留學的宋如海受中華體育協(xié)進會的指派,由美國乘船前往荷蘭,出席了賽會。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派人參與奧運會。
3,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比賽
1932年7月,美國洛杉磯第十界奧運會
中國代表團共6人,分別為劉長春、沈嗣良、宋君復、劉雪松、申國權(quán)、托平,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劉長春原擬參加3個短跑項目,因旅途勞頓,放棄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預賽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參賽開創(chuàng)了中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歷史,對中國體育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4,新中國成立之后首次參加奧運會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第十五屆奧運會
新中國成立之后,原中華全國體育協(xié)進會改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并行使中國奧委會的權(quán)利。但在本屆奧運會之前,新的中國奧委會未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由于已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guān)系的芬蘭政府及其他友好國家的努力,新中國在本屆奧運會開幕前的國際奧委會第48屆年會上終于取得了參加本屆奧運會的資格。新中國代表團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大會已進行了10天,故而只趕上男子游泳的1項比賽和最后的閉幕式。當時大概沒有人意識到,這支遲到的隊伍日后將會成為奧運舞臺上的勁旅。
5,恢復中國在奧運會合法席位,首次重返奧運賽場
1984年7月,美國洛杉磯第二十三屆奧運會
中國奧委會派出了一個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這次盛會。52年前,舊中國首次參加的第十屆奧運會,地點也是在洛杉磯。當時運動員僅劉長春孑然一身。而這次運動員達225人,參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擊、馬術(shù)、現(xiàn)代五項以外的其余16個大項的比賽。中國臺北奧委會也派出6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等項的比賽,這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首次在夏季奧運會上相逢。
重返奧運賽場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興世界體育強國的風采。許海峰在男子手槍慢射比賽中所獲的金牌不僅是本屆奧運會決出的第一塊金牌,更實現(xiàn)了炎黃子孫在奧運會上金牌及獎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此后,中國體育健兒再接再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共獲15 金牌、8銀牌、9銅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以上資料參見
***/oblog/user1/yjp0739/archives/2007/431.html
時間:
2001年北京時間7月13日22:10,北京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獲得第29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quán)。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順利開幕。
2010年2月10日,國際奧委會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第122次全會,投票選出南京作為2014年第2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承辦城市。
2014年8月16日20時,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國南京開幕。南京青奧會是繼北京奧運會后中國的又一個重大奧運賽事,是中國首次舉辦的青奧會,也是中國第二次舉辦的奧運賽事。
2015年7月31日(北京時間),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國際奧委會第128次會議上正式宣布北京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quán)。
參賽歷史
1924年5月,法國巴黎第八屆奧運會
中國有3名自行去參賽的網(wǎng)球選手,參加了這屆奧運會的網(wǎng)球表演比賽,盡管他們在預賽時即被淘汰。但這卻是中國人首次出現(xiàn)奧運會的賽場上。
1928年5月,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奧運會
中國這次派了觀察員宋如海出席。當時正在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學院留學的宋如海受中華體育協(xié)進會的指派,由美國乘船前往荷蘭,出席了賽會。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派人參與奧運會。
1932年7月,美國洛杉磯第十屆奧運會
中國代表團共6人,分別為劉長春、沈嗣良、宋君復、劉雪松、申國權(quán)、托平,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劉長春原擬參加3個短跑項目,因旅途勞頓,放棄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預賽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參賽開創(chuàng)了中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歷史,對中國體育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中國派出了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其中運動員69人,參加籃球、足球、游泳、田徑、舉重、拳擊、自行車等7個項目的比賽。另外,還有11人的武術(shù)表演隊和34人組成的體育考察團。其中籃球比賽勝過法國隊,撐桿跳選手符寶盧取得復賽權(quán)。中國武術(shù)隊的多次表演轟動了歐洲。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的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廷體育家袁敦禮、董宋義等人提出請求第15屆奧運會(1952年)在中國舉行,引起了國人的興奮。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中國派出了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游泳和自行車等5個項目的比賽,但沒有一人進入決賽。奧運會結(jié)束后,代表團在當?shù)厝A僑總會的幫助下,解決了路費,運動員才得以返回祖國。
1924年5月,法國巴黎第八界奧運會
中國有3名自行去參賽的網(wǎng)球選手,參加了這屆奧運會的網(wǎng)球表演比賽,盡管他們在預賽時即被淘汰。但這卻是中國人首次出現(xiàn)在奧運會的賽場上。
1928年5月,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九界奧運會
中國這次派了觀察員宋如海出席。當時正在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學院留學的宋如海受中華體育協(xié)進會的指派,由美國乘船前往荷蘭,出席了賽會。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派人參與奧運會。
1932年7月,美國洛杉磯第十界奧運會
中國代表團共6人,分別為劉長春、沈嗣良、宋君復、劉雪松、申國權(quán)、托平,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劉長春原擬參加3個短跑項目,因旅途勞頓,放棄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預賽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參賽開創(chuàng)了中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歷史,對中國體育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32年7月31日—8月14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十屆奧運會。
詳情如下
1932年第10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十屆奧運會,國民黨政府以"時間倉促,準備不足"為名拒絕參加。而"滿洲國"宣布派劉長春、于希渭參加,這一舉動引起國內(nèi)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劉長春在報紙上發(fā)明聲明決不代表"滿洲國"參加。國民黨政府被迫決定派劉長春等人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在張學良將軍的資助下,劉長春參加了奧運會的100米、200米比賽(在預賽中被淘汰),成為中國首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中國人首次出現(xiàn)在奧運賽場上是哪一年的法國巴黎第八屆奧運會 ,中國是哪一年開始參加奧運會的呢的全部內(nèi)容,以及中國人首次出現(xiàn)在奧運賽場上是哪一年的法國巴黎第八屆奧運會 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83秒